![]() | 漢武文化生態園AAAA 樅陽漢武文化生態園景區位于長江北岸的樅陽縣城,是皖江城市集群的核心區域,由旗山、蓮花湖、黃鎮圖書館、烈士陵園等景區景點組成,現為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旗山,又名幕旗山。南臨長江,遙望九華,東接羹膾寨湖,北距浮山風景名勝區30公里。旗山扼長江險要,覽江渚勝景,西周為宗子國所在地,戰國時期即為長江水道著名關津、商貿重地。據史料載,秦始皇南巡曾游經此地觀“籍柯”。漢武帝元封五年行南巡狩,親射蛟江上,薄此而出,并作《盛唐樅陽之歌》,同年置樅陽縣。三國時期,東吳名將呂蒙曾在旗山南麓筑城駐防,抵抗曹操80……[詳細] |
![]() | 浮山景區AAAA ![]() ![]() 浮山俗稱浮巢山,位于安徽省樅陽縣境內,是國家地質公園、國家森林公園、安徽省風景名勝區。在合肥黃山高速公路出口處,面積19.1平方公里。浮山風景優美,三面環水的地理特點,構造了山浮水面水浮山的獨特奇觀。浮山在佛教禪宗史上地位顯赫。在東南亞等華人圈中影響深遠,浮山既是千年佛教圣地,又是我國道教的三十六洞天之一。浮山還是文化名山,歷代騷人墨客留下近500塊極其珍貴的摩崖石刻。浮山南臨白蕩湖,西鄰菜子湖,北靠長江,山水渾然一體,猶如一葉輕舟漂于水面,有海上蓬萊之美譽。山色蒼秀,巖嶂壁立,關口險隘,河湖環……[詳細] |
![]() | 天井湖景區AAAA 安徽省銅陵市的天井湖位于五松山腳下,湖面闊八十公頃,有山巒環之,湖光山色,相映成趣。兩條曲曲折折的長堤將湖分為東湖、南湖、北湖等三湖,所缺古湖,古人戲稱移至杭州。此湖上有水源灌入,下與長江貫通,故水質清澈。南湖湖心有一島,島上有一口井,井水終年高于湖面兩米多,湖水漲則井水漲,湖水落則井水落,為一奇觀,人稱可詮“井水不犯河水”之說。相傳井水由天而來,供過往神仙小憩品茶之用,故名“天井”。后人于井上筑閣以護之,名為“通天閣”。天井湖位于市區主干道長江西路北側,以堤山自然分割為東湖、南湖和北湖,三湖水……[詳細] |
![]() | 永泉旅游度假區AAAA 1、投資情況:銅陵永泉農莊是一家集餐飲、客房、會議、高爾夫、垂釣、網球、品茗和大型私家園林等于一體的休閑娛樂度假場所。農莊占地650畝,總投資逾8000萬元。2、地理位置:銅陵永泉農莊位于銅陵鐘鳴葉山腳下,地處蕪銅公路和銅南公路交匯處,距沿江高速公路下口500米。農莊距銅陵市區25公里,到合肥、馬鞍山、蕪湖、宣城、池州車程僅30-90分鐘左右,是江、浙、滬客人入皖到達黃山、九華旅游景區的重要通道。農莊自然環境優雅,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利。3、生態環境:永泉農莊依山傍水,毗鄰葉山林場;500畝山林……[詳細] |
![]() | 銅陵市博物館AAAA ![]() ![]() 銅陵市博物館位于主城區學院路477號,與市一中相鄰,占地處6畝,建筑面積3100平方米。2007年5月被省委、省政府命名為愛教基地。同年6月被旅游部門評為國家AAAA級旅游景點。博物館環境幽雅,交通便捷,文化氛圍濃厚。博物館系地方性青銅文化專題博物館,主要內容為全面展示了銅陵地方特色的青銅文化,分《蜚廉折金》、《銅地初曦》、《礦冶遺韻》、《青銅遺珍》、《吳楚爭雄》、《當代銅工藝》等6個部分。陳列展覽采用現代高科技展示方式,模擬采冶鑄場景,史料詳實,人物逼真。文物展示部分精選的260余件具有濃郁地……[詳細] |
![]() | 銅陵鳳凰山AAAA ![]() 安徽銅陵鳳凰山風景區位于銅陵的東南方向,是銅陵最具特色的景區。鳳凰山景區是鳳凰落腳的地方,是美好吉祥、圣潔高貴的寶地,有著許多奇妙動人的傳說。鳳凰山形勝鳳凰,由橫山、面山、靈風山、潭山、金山等構成。境內山清水秀,風景如畫,是銅陵家喻戶曉的旅游勝地。早在明朝“景泰”年間,詩人周鐸就書寫“廬外山高插半天,石邊孤井聚甘泉,鳳凰一飲千年后,尚有遺蹤萬古傳”等十六首“鳳凰八景”組詩贊美過鳳凰山。鳳凰山景區1998年被確定為省級風景名勝區,現為國家AAAA級風景區。2000年被國家林業局和中國花卉協會命名為……[詳細] |
![]() | 大通古鎮AAAA 大通,是一座具有千年歷史的江南名鎮,位于安徽省銅陵市西南,地處長江下游南岸,西北與樅陽隔江相望,南以青通河與貴池、青陽交界,距“世界公園”黃山僅有180公里,與中國四大佛山之一九華山相隔90公里,銅青公路、銅貴公路、沿江快速通道和合銅黃高速穿境而過,是進出皖南旅游區的樞紐和重要通道,是安徽“兩山一湖”(九華山、黃山、太平湖)的北大門,是九華山頭天門的所在地。安徽銅陵市大通古鎮歷史上曾與安慶、蕪湖、蚌埠并稱為安徽四大商埠,至今仍留有大量的徽式建筑和古街道,為研究中國古代水運史提供了詳實的依據。近年……[詳細] |
![]() | 石屋寺座落在樅陽鎮郭橋村,相距縣城10公里的青山北麓,因其有一橢圓形巨石,兀立而起,形如屋而得名。晉代清供禪師在此建廟。元代裴仙道在此煉丹,明正德年間,西蜀圓態和尚重修石屋寺,寺前建有香亭!拔母铩逼陂g,佛像被毀,殿宇改作青山林場職工宿舍,1984年該寺主持僧真達維修石屋寺,有殿宇二進,禪房6間,現釋修德任該寺住持。大青山位于樅陽縣城東16公里處的樅陽鎮郭橋村,一峰挺立,山色如黛,因名青山。它北接浮山,南望九華,山青水秀,如詩如畫。這里芳草連綿,雜花滿徑,澗水潺潺,霧靄裊裊,金雞洞、老虎洞,洞壑……[詳細] |
![]() | 銅陵市科技館AA ![]() ![]() 銅陵市科學技術館是政府投資建設的公益性設施,是實施科教興市戰略和提高公眾科學文化素養的基礎性科普教育重要陣地。是國家AA級旅游景點、省級科普教育基地、市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市青年文明號單位! °~陵市科技館展教面積為2495.76平方米,一期工程于2004年12月20日建成開放,F有各類展品70件,主要展出內容包括:主樓一層為視覺、智 力、機械展廳。主要有“磁懸浮地球儀”、“模擬駕駛”、“歡樂塢”等展品。附樓一層為力學和聲光展廳。主要有“自己拉自己”、“騰空而起”、“無皮鼓”等 展品。附樓二層為……[詳細] |
![]() | 介紹 金牛洞古采礦遺址位于銅陵縣新橋鄉鳳凰村,距市區30作公里。早先此處為一小山,山腰有一古洞。民間傳說天上神牛私下凡間,因迷戀鳳凰山風景而不思返。天帝屢屢喚之,神牛鉆入此山中,化為金銀銅。金牛洞由是得名。 自八十年代以來,當地群眾在此露采鐵礦,久而久之,山被挖平了,人們繼續掘而采之,形成一個數十米深的露天采場,并在邊坡上暴露出古代采礦井巷和采掘遺物。從清理出的古代采礦井巷結構和采掘工具、陶制生活用具來判斷,金牛洞遺址的年代始于春秋。 1992年銅陵市政府下令停止這里的鐵礦挖采,并對金牛洞進……[詳細] |
![]() | 白云崖在距浮山十公里的七家山中,樅陽縣白梅鄉境內,與浮渡山隔水相望。該山奇峻,有“小黃山”、“亞浮山”之稱。據《傳燈錄》載:宋高僧守端住山白云寺,以白云山西巖為內院,為白云寺所有,故以“白云”名之。白云崖有八巖、三洞、十一奇峰、八怪石、二泉、二池,古有五庵、二寺,今白云巖寺尚存。天隱巖,俗名燕子巖,在山巔石叢之中,又名一線天,抬頭可見日月天光。蛾眉巖,在青障峰之半,壁削萬仞,深廣半里,中橫一坼。明末吳差強疏鑿,工部主事吳道新隱居于此,兩石仁交復前后,云氣出沒其間,阮自華題刻“函云洞”,趙凡夫題曰……[詳細] |
![]() | 介紹銅陵白鰭豚養護場,是世界上首座利用半自然條件對白鰭豚進行易地養護的場所。它位于安徽銅陵市大通鎮和悅洲與鐵板洲之間的夾江上。夾江長1620米,寬220米,洲上楊柳依依,云淡風高;江上水鳥逐波戲浪,江岸樹影婆娑起舞,水色秀麗,風景宜人,是養殖白鰭豚的理想水域。 銅陵白暨豚養護場始建于1985年9月,占地面積409畝,保護區自樅陽縣三江口至繁昌縣荻港鎮,全長110公里江域。該保護區主要保護長江流域國家一、二類重點保護動物,如白暨豚、中華鱘、江豚、胭脂魚等。 2003年6月24日,國家環?偩峙[詳細] |
![]() | 介紹 銅陵長江公路大橋位于銅陵市羊山磯下游600米處,是徐州至屯溪南北貫通線跨長江天塹的特大橋梁。大橋全長2592米,其中主橋長1152米,引橋長1440米,橋面寬23米,作為預應力鋼筋混凝土雙塔雙索面斜拉橋,其綜合性能屬國內一流,國際先進。大橋橋身輕盈美觀,體現了當代橋梁建設的美學思想。 一橋飛架,全盤皆活,銅陵大橋的建成對于貫通淮北、江淮和皖南之間的交通聯系,緩解大江南北交通運輸緊張狀況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加速了銅陵市的經濟發展,從而奠定了銅陵市作為安徽腹地一個中心城市的基礎。 此外,其橋南……[詳細] |
![]() | 銅陵市地處長江三角洲經濟開發區腹地,北倚長江,南連黃山、九華山,東接蕪湖,西接古城安慶,自然地理條件得天獨厚。銅陵市東湖休閑娛樂中心地處銅陵市沿江快車公路北側,離市區12公里,交通十分便利。東湖休閑娛樂中心由銅陵有色金屬(集團)公司投資。該“中心”整個區域占地120.8公頃,其中休閑娛樂為23.4公頃,花卉苗圃9.9公頃,養殖基地為43.5公頃,“新、特”產品種植面積為25.1公頃。對外營業的項目已有卡丁車娛樂場、跑馬場、野外射箭場、碰碰船、水上餐廳、網球場、垂釣中心和擁有30間客房的“東湖賓館……[詳細] |
![]() | 介紹 螺絲山景區地理位置優越,旅游資源豐富,且已列入銅都森林公園規劃。 開發建設螺絲山景區,既能滿足市民生活娛樂的要求,又能體現城市特色,同時也為創建省和國家園林城市、文明城市做出貢獻。螺絲山景區開發建設也是環境保護的重要措施,可以美化銅陵環境,提高居民的生活質量。安徽銅陵市……[詳細] |
![]() | 安徽浮山國家地質公園位于安徽省安慶市樅陽縣境內,距樅陽縣城36公里,距桐城40公里,其水路可直達長江,總面積76.69平方公里。地質公園屬于火山地貌類型。公園為具有一定規模的古火山噴發中心區,古火山形態保存良好,環形山脈、環狀斷裂、放射狀斷裂、塌陷火山洼地和復合穹丘等火山構造諸要素均清晰可見。浮山奇特的火山地貌景觀,處于浮山破火山機構之中。尤其浮山破火山,其火山地貌保存完整,形態典型,平面近似圓形,直徑約4平方公里,面積約14平方公里,地面形態為一邊緣高、中間低的盆形凹地,屬典型的塌陷火山洼地,……[詳細] |
![]() | 銅文化廣場以“銅文化”為核心,“山林文化”與“水文化”為基調,是充分表達銅陵城市形象、具有鮮明銅文化特色的生態型廣場。銅文化園分為中部市政-區、南部文化娛樂活動區、北部休閑區和西部濱湖綠化休閑帶等四個功能區。其景點由主景、次景、輔景組成! ∥挥谑行姓行恼胺降你~文化廣場,占地面積11萬平方米。銅文化園面積大,為增強廣場的圍合感,設計人員保留了北部與東南角丘陵崗地,并在各功能區之間移植了高大喬木,使之起圍合作用,給人一種密林尋幽的感覺。同時在亮化上,綜合采用庭院燈、草坪燈、泛光燈、禮光燈等多種……[詳細] |
![]() | 銅陵長江公路大橋位于銅陵市羊山磯下游600米處,是徐州至屯溪南北貫通線跨長江天塹的特大橋梁。大橋全長2592米,其中主橋長1152米,引橋長1440米,橋面寬23米,作為預應力鋼筋混凝土雙塔雙索面斜拉橋,其綜合性能屬國內一流,國際先進。大橋橋身輕盈美觀,體現了當代橋梁建設的美學思想。一橋飛架,全盤皆活,銅陵大橋的建成對于貫通淮北、江淮和皖南之間的交通聯系,緩解大江南北交通運輸緊張狀況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加速了銅陵市的經濟發展,從而奠定了銅陵市作為安徽腹地一個中心城市的基礎。此外,其橋南公園建成了……[詳細] |
![]() | 義安園座落在風景秀麗的市區義安北路,這里原是一片荒野洼地,2000年,銅陵市政府實施建設義安園工程,為群眾辦成的實事。建成后的義安園因其地勢較低,又被人們稱之為“眼皮底下的袖珍公園”。義安園占地面積不大,約有三千平米,沿著路邊階梯下去,放眼望去,有一個碧綠湖面,恰似一面鏡子,城市的高樓大廈的倒影盡收在湖面上。湖面被一座棲凰石拱橋隔開,湖邊簇擁著成片的郁蔥樹木,有的高達十多米。特別引人注目的是那亭亭玉立的柳樹,恰似美女,柳枝倒掛下來與湖面親切地接吻,一陣微風吹來,亭子的倒映在湖面上蕩漾開來,若隱若……[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