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湖北省 > 天門旅游

天門旅游景區

陸羽紀念館
   陸羽紀念館位于天門市竟陵城區西湖之濱,是為紀念1260多年前的“茶圣”陸羽而興建的,是一座以歷史文化名人陸羽生平業績為主題內容的具有古典園林特色的紀念博物館。館址在陸羽故里——西塔寺原址重建.占地面積9,900平方米,館舍由前殿(即陸公祠)、后殿(即大雄寶殿)、涵碧堂、東岡草堂、服務設施等四個部分建筑群組成。1988年10月8日前殿山門、古雁橋竣工并對外開放;1992年12月后殿、服務設施等相繼完工,接待游客。陸羽紀念館內的主體建筑前殿(即陸公祠)位于竟陵城西寺路西端,殿宇為歇山頂式,結構精巧,……[詳細]
天門白龍寺
   白龍寺位于天門市城區北34千米的皂市鎮五華山上,據文獻記載,該寺為南北朝齊武帝蕭賾的次子竟陵王蕭子良所建,唐重建,明清增修擴建,現存為明代建筑。寺坐北朝南,沿軸線依次是天王殿、大雄寶殿。整體布局東西寬約22米,南北長約58米,總占地面積約1276平方米。前殿為重檐歇山頂式建筑,面闊三間,進深三間。建筑高約10米。梁架屬穿斗式體系,采用抬梁式柱網布局。上檐為六鋪作重栱計心造,屋面用小青瓦。前檐明間置牌樓門,作為白龍寺的入口,所以前殿有山門和天王殿的雙重功能。牌樓屋面為廡殿式,檐下用如意斗栱。后殿為……[詳細]
天門山
   在一馬平川的江漢平原,天門山拔地而起。天門山位于湖北省天門市竟陵城區西北22公里處。山群由佛子山、金杯山、團山、樸船山、龍尾山五峰組成,面積931.9公頃,海拔192米。整個山體呈東西走向,坐北向南,五山首尾相倚,狀如玉如意,山體俊秀,樹林蔥郁,氣候宜人,交通便利。佛子山下陸羽塘面積約兩公頃,水質清澈,碧波蕩漾,魚蝦遨游。佛子山頂有佛祖廟遺跡,存有佛祖釋迦牟尼寶座與腳踏墨玉,山腰有古戰壕,東南坡有元帥臺,金杯山上有景點陸子讀書處、陸羽泉、陸羽亭、陸羽祠,四個景點(茶圣陸羽青年時在天門山求學于鄒夫……[詳細]
石家河文化遺址
   新石器時代遺址。位于湖北省天門市石河鎮北部,大洪山南坡與江漢平原的交接地帶。中心地理坐標:東經113�03′35″,北緯30�46′12″。面積約800萬平方米!笆液游幕泵z址,是長江中游地區史前文化發展的重要編年標尺和聚落形成與發展的代表。1954年文物普查時發現,由分布在三房灣、譚家嶺、鄧家灣等數十處的古文化遺址構成一個原始社會大型聚落群體。文化遺存從大溪文化階段開始,經屈家嶺文化至石家河文化,形成一個基本連續發展的過程。經多年發掘發現,遺址群中部為石家河……[詳細]
譚元春墓
   譚元春墓位于天門市黃潭鎮白龍村南200米。譚元春,字友夏,明天啟丁卯年舉人,明代著名散文學家,竟陵文學派創始人之一。墓封土底徑約4米,殘高1.2米左有。墓前有1985年天門縣政府立“明竟陵派創始人譚元春之墓”碑。(第三批)……[詳細]
文學泉、陸羽亭
   位于竟陵城區北部官池旁(今陸羽村),均為唐代茶圣陸羽品茶真跡。據傳,佛子山上亦有文學泉井。文學泉又名陸子井、三眼井,因陸羽被朝廷以文學征而不就,故名。曾因水災屢遭淹沒。清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夏,天旱,居民掘荷池取水時發現此井。知縣馬士偉主持砌井構亭,即陸羽亭,后毀于戰亂,新中國成立后得以重建![詳細]
胡家花園
   胡家花園(又稱胡巡按官廳),位于天門市竟陵雁叫街孝子里,始建于1899年,為清代山西巡撫胡聘之故居。據有關專家認定,胡家花園是湖北省僅有的一座巡撫官廳,是保存最為完整,規模最大的晚清官邸。據《天門縣志》記載。胡聘之(1840—1912),字蘄生,又字萃臣,號景伊,竟陵人。1864年(清同治三年)中舉,次年中進士,選為庶吉士。1868年,授翰林院編修。1874年(同治十三年)起,歷任會試同考官、四川鄉試主考官,內閣侍讀學士,太仆寺少卿、順天府知府。1891年(清光緒十七年)12月,任山西布政使。1……[詳細]
陸羽公園(陸羽故園)
   陸羽是享譽世界的茶文化鼻祖,他所著《茶經》三卷,是世界上第一部論茶專著,先后被譯為多種文字,在英、美、法、俄、日以及東南亞一些國家和地區影響很大。陸羽公園是以陸羽命名的休閑娛樂公園,位于竟陵西湖上。占地43萬平方米,其中水面28萬平方米,水鄉園林特色,功能齊全,公園內設雕像、陸羽紀念館等,并陳列多件有關珍品。陸羽故園原名西湖公園、陸羽公園,2008年改造過后,建設為陸羽故園。園內有“三湖三島”,島上有興建茶經樓(又名“天下第一茶樓”)以及連接三島的夫子橋、古雁橋、司子橋及青塘別業、雁橋廣場、茶圣……[詳細]
徐家場遺址
   徐家場遺址位于天門市石河鎮徐家場村東50米,西周遺址。面積約2萬平方米,文化層厚1.5米左右。暴露出紅燒土。采集陶片以泥質灰陶為主,夾砂紅陶次之,紋飾有繩紋,器形有罐、鬲等。(第一批)……[詳細]
長壽山自然風景旅游區
   位于皂市鎮,區內山水相繞,輝相交映,是江漢平原難得的休閑去處![詳細]
彭家垴
   位于盧市鎮盧家口西南2公里處,為0天門縣第一個黨小組誕生地![詳細]
文家墩
   位于皂市鎮,南距竟陵城22公里,是歷史上的重要戰場。清咸豐三年(1853年),太平軍將領陳玉成率部與滿清兵鏖戰于此,大敗清兵。1932年,賀龍率紅三軍與-軍第十軍徐源泉部在此激戰,生俘敵旅長韓昌俊及所部2000余人![詳細]
石家河殉難烈士紀念碑、亭
   位于石家河西側,1942年11月,新四軍第五師四十三團為新四軍抗日烈士樹石碑一尊,額鐫名震豫鄂四字,碑刻156名烈士姓名、職務等。1963年,縣人民政府在石碑處修建烈士紀念亭。1975年,又在此處建起烈士陵園![詳細]
鐘惺墓
   鐘惺墓位于天門市李場鄉魯新村辛家灣南30米。鐘惺,字伯敬,明萬歷庚午年進士,明代著名散文學家,竟陵文學派創始人之一。墓封土底徑約3米,殘高2米左右,墓前有其弟鐘快書“明福建學憲鐘公伯敬之墓”碑。(第三批)……[詳細]
龔家大灣遺址
   龔家大灣遺址位于天門市佛子山鄉龔巷村東南400米,新石器時代遺址。面積約5800平方米,文化層厚1.5米左右。采集有少量石家河文化泥質灰陶殘片。(第一批)……[詳細]
天門張家湖國家濕地公園
   張家湖國家濕地公園位于湖北省天門市九真鎮東部,,距天門城區10公里、滬蓉高速公路天門北出口3公里。張家大湖湖區版圖總面積9.28平方公里,水域面積6.53平方公里,水體容積16325立方米,是天門市最大的原生態湖泊,也是湖北省保持原始生態最好的湖泊之一,具有豐富的野生植物資源,為聯合國開發署、農業部野菱保護地,其水質優良,現有本地魚類76種,先后有十個品種被國家農業部授予綠色水產品證書,2014年3月成為省級濕地公園,現為國家濕地公園![詳細]
土城遺址
   土城遺址位于天門市石河鎮土城村土城灣,西周遺址。面積約4.2萬平方米。城垣平面形狀略似鞋底狀,南北長約510米,東西最寬處約280米。城垣外有壕溝遺跡,寬80-100米。夯筑城垣殘高約4-6米,頂寬4-6米,底部10-20米。1982年、1989年兩次試掘,發現整個城垣體構筑在石家河晚期文化層之上,城垣包含物中時代最晚的可見西周陶鬲殘片。城內有大面積西周文化堆積和遺物。(第一批)……[詳細]
陸羽文學泉井
   陸羽文學泉井位于天門市竟陵鎮陸羽村官池北畔。又名陸子井,俗稱三眼井。始建于唐代,因陸羽在此向隱士鄒夫子求學煮茗而得名,清代重修。井口蓋六角形青石板,上鑿直徑35厘米圓孔三個,呈“品”字排列,深2.5米。磚砌井壁。清乾隆壬寅(1782)安襄鄖兵備使陳大文于井側立石碑1通,高1.8米,寬0.8米,厚0.18米。碑陽刻“文學泉”3字,碑陰刻“品茶真跡”4字,均為楷書。(第三批)……[詳細]
殉國烈士紀念碑
   殉國烈士紀念碑位于天門市石河鎮西200米。1944年為紀念抗日戰爭石河西橋之戰,新四軍五師十五旅四十三團全體指戰員立此“名震豫鄂”碑,上刻155位烈士英名。碑高1·8米,寬0·6米。1963年遷于現址。(第三批)……[詳細]
笑城城址
   笑城城址新石器時代遺址,位于天門市皂市鎮笑城村,面積約4萬平方米,四周有明顯的城垣遺跡,城外有護城河,城內有烽火臺性質的高臺,曾經發掘。該城址對于研究文明起源及這一地區的歷史文化具有很高價值。(第五批)……[詳細]
丹臺井
   丹臺井位于天門市竟陵街道辦事處鴻漸路。鑿于唐代,井口略呈矩形,長0.75米,寬0.62米,深12米。青磚砌壁。傳為唐代處士劉梓煉丹處。該井是湖北現存時代最早的古井之一。(第五批)……[詳細]
全部天門景區>>>

丰满妇女做a级毛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