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臺南孔廟在臺南人的用心經營下,不只是臺南的地標,更是臺南人的文化精神所在?讖R建筑莊嚴宏偉,氣氛肅穆,格局完整,列屬國家一級古跡。廟旁蒼郁的古樹,越發引人思古之幽情!∨_南孔廟又稱文廟,建于明永歷年間,是全臺最早的文廟,也是清末之前最高的官辦學府,故有“全臺首學”之稱,今已列屬一級古跡,孔廟廟堂文物眾多、殿宇恢宏,不愧為文廟之宗。 這座孔廟是由鄭成功部將陳永華倡議修建,歷經數次修葺,廟門以一“全臺首學”金字橫匾作為登堂之階,雄渾醒目的筆力,益增莊嚴肅穆。建筑以主祀至圣先師孔子的大成殿為主體……[詳細] |
![]() | 位于臺南縣龍崎鄉的巖晃寺是一座很年輕的道場,又位臺南縣偏郊,知道的人并不多,但由于住持悟乘法師及和妙法師的諸多傳奇故事,卻為人所津津樂道。巖晃寺塬本是悟乘法師結茅修持的地方,建成宮殿式的式樣是民國七十九年的事。悟乘法師,臺南縣人氏,早年俗家時經營臺灣名牌球鞋牛頭牌運動鞋,就在生意蒸蒸日上時出家為僧,那年悟乘法師時年五十四歲,出家皈依師為現任中國佛教會理事長凈心法師! ∥虺朔◣煹母赣H和妙法師也是一介僧侶。和妙法師,俗名王利成,民前十四年元月六日生,民國七十四年農歷八月二十一日往生。和妙法師少時務……[詳細] |
![]() | 導 游 延平郡王祠建于清同治年間,俗稱鄭成功廟或開山圣王廟,位于臺南市開山路,奉祀臺灣開山始祖鄭成功及其部將,為臺灣的重要古跡。建筑分為照壁、供奉鄭成功的正殿、崇祀太妃與寧靖王的后殿,以及東西廡。庭園修筑精美,厚重的琉璃綠瓦,襯著低矮的紅色墻身,配合祠外延平公園的池榭垂柳,整體風格莊嚴典雅,是臺灣唯一福州式廟宇建筑。介 紹 延平郡王祠是全臺最早,也最著名的鄭成功祠。鄭成功從荷蘭人手里收復臺灣,并以臺灣為反清復明的基地,建設臺灣不遺余力,深得民心,死后人民設廟奉祀,但為避免清廷找麻煩,故稱鄭……[詳細] |
![]() | 安平古堡位于臺南市安平區國勝路、古堡街之間,乃荷蘭人據臺時期,為拓展遠東貿易所辟建,故又名“紅毛城”或“番仔城”,為臺灣最早的一座城堡。歷經荷據、明鄭、清領、日據,臺灣第一座城堡——安平古堡,見證了臺灣三百多年來的一頁滄桑史。古堡現存遺跡,包含右方內城殘缺的半圓堡及古井遺址;而外城則有北、南西南棱堡遺跡,其中高3丈馀、長約30公尺的南城壁遺跡,已規劃成古壁史跡公園,墻上古榕氣根盤踞,老髯長須,古意盎然;園區內史跡浮雕十景。斑斑史跡如扇面迂回曲折羅列眼際。今日所見之安平古堡紀念館,登上紅磚石階,首……[詳細] |
![]() | 介 紹 二鯤身炮臺,舊稱安平大炮臺,是對應于不遠的安平小炮臺而得名;又因入口城門上方有沈葆禎題額:“億載金城”,故俗稱億載金城。 二鯤身炮臺清同治十三年甲戌(公元1874年)九月開工,至清光緒二年丙子(公元1876年)八月竣工,歷時只計一年又十一個月即建造完成。 同治十年辛未(公元1871年)琉球籍漁民因風漂流到臺灣南部,大部分被牡丹社先住民殺害,幸免于難的漁民經由鳳山縣送到府城,再轉往福州經督撫從優撫恤后,遣回琉球。居心不軌的日本,妄稱琉球為它的保護國,以剿番為由進犯臺灣。當時清廷政府一面……[詳細] |
![]() | 從制造到創造,從工廠到市場,在臺南創立走過五十多年歷史的永興家具,為了讓更多人了解臺灣家具產業,率先成立全臺首座家具產業博物館,為臺灣家具演變史留下見證。處在臺南仁德的臺南家具產業博物館,是一處占地三千多平米的家具廠房,前身是1958年創立的永興家具,廠房后因產業外移而閑置,創辦人之一的葉泰欽先生于2005年催生成立了臺南家具產業博物館,2008年獲經濟部評選為“觀光工廠”,為臺灣家具史留下珍貴的文化資產。臺南家具產業館內目前規劃為典藏展覽館、植栽生態區、永興故事館、教育館、臺灣家具館、故事屋、……[詳細] |
![]() | 十鼓文化村位于臺南市郊處,藉由幽靜的森林小徑與喧鬧的市區隔離,鄰近臺南市的地理位置,更提供了民眾一座親近文化藝術的新天地。十鼓文化村占地約5 公頃,共有16 座日據時代所建筑之舊倉庫,2005年由十鼓接手重新規劃,以活化閑置空間的概念,在國際知名設計劉國滄先生精心規劃下,將昔日臺灣糖業公司仁德車路墘糖廠風華重現,融入十鼓獨創之臺灣特色鼓樂,化身為亞洲第一座鼓樂主題國際藝術村。十鼓擊樂團多次獲選為臺灣扶植藝文團隊,并且于2009年12月以“鼓之島”專輯入圍第52屆格萊美獎,秉持著傳承及創作傳統音樂……[詳細] |
![]() | 位于臺灣臺南縣仁德鄉的保安車站身為車路墘驛,原本位置在現今的南方1.5公里處,于民國前13年11月建站,并以當地村莊名稱“車路墘”為名。后來因運糖需要,在民國三年10月遷建到現址至今,民國51年12月“車路墘村”改名為“保安村”,車站也隨之改為保安車站至今。保安車站一直都是臺灣鐵路管理局縱貫線的一個小車站,使用者多為當地居民與附近兩所大學學生,僅有區間車?。后來經鐵道迷無意中發現,由永康到保安的車票,票面文字剛好為“永保安康”,一時之間游客大量擁入,在當時帶來大量觀光人潮。保安車站同時也是臺鐵……[詳細] |
![]() | 竹溪寺位于臺南市南區,因鄰近竹溪而取名竹溪寺。它屬于禪門臨濟宗寺廟,正殿供奉著釋迦牟尼佛、藥師佛與阿彌陀佛三寶佛,為臺灣府城七寺八廟之一,也是臺南四大古剎之一,終年香客不斷。竹溪寺的創建年代一說是1664、1665年時所建,當時稱為“小西天寺”;或說是于1684年由臺灣府知府蔣毓英所建,也有人認為是1692年修建的。但官方依照臺灣史學家盧嘉興以沈光文有詩提及該寺而認定其為明永歷十八、十九年間(即1664、1665年)所建,并將其定為臺灣最早建立的佛寺。該寺創建之后,曾數次整修,其中在臺灣日治時期……[詳細] |
![]() | 安平城隍廟位于臺灣臺南市安平區,昔日為水師官兵所祭祀的廟宇,現與安平觀音亭、安平天后宮同為安平地區三大公廟,也是臺南最著名的城隍廟之一。據《續修臺灣縣志》記載,安平城隍廟為水師協鎮沈廷耀于乾隆十四年(1749年)所建,而后協鎮丁朝雄(1785年)、守備陳景星(1801年)與游擊詹勝、守備陳廷梅和李文瀾(1804年)曾對廟宇進行修葺。而同治二年(1863年)時的整修得到當地漁戶、地方-與水師的響應,其姓名與捐款金額都留在三支梁簽上。廟宇最終于第二年修葺完成,并留下當時臺灣水師中協副總府游紹芳所贈之……[詳細] |
![]() | 永安高爾夫鄉村渡假俱樂部位于臺灣臺南市東山區東原里,是南臺灣少見的高爾夫渡假中心,除了27洞球道之外,還附設有多樣化休閑娛樂與住宿設施,成為遠近聞名的渡假景區。永安高爾夫鄉村渡假俱樂部創設于民國八十二年(1993年),占地108公頃,是美國知名設計師佩特•戴伊與其長子裴瑞•戴伊在臺灣的唯一作品。球場共有27洞,分成青山、綠水與黃金三區各9洞,其中青山與綠水兩區為標準的國際錦標賽球場,黃金區則球道距離較短,較適合一般業余球友。各球道蜿蜒在山谷林地間,隨地形起伏而富于變化,每……[詳細] |
![]() | 臺南彌陀寺位于臺南市東區,建于明鄭(指中國南明至清初期間,由鄭成功家族領導、并以恢復明朝舊有領土為志的政權)鄭經時期,為臺南四大古剎之一,F在的彌陀寺是民國六十年(1971年)動工改建后的結果,已經沒有了昔日的閩南風貌。彌陀寺最初創建時因規模不大,原稱“彌陀室”,主祀阿彌陀佛,后來在清康熙年間逐漸擴建,遂改名為“彌陀寺”;清乾隆年間,該寺被列為臺灣府城七寺八廟之一。二戰時期,彌陀寺被盟軍轟炸,雖然在戰爭結束后曾予以整修,但最后還是在民國六十年(1971年)將原本建筑全部拆毀,于民國六十九年(19……[詳細] |
![]() | 臺南開元寺坐落在臺南市北區,始建于清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是臺灣最著名的寺院之一。它位于柴頭港溪入海之處,所以最早被命名為“海會寺”,但又因為該寺為臺灣第一座官建佛寺,便循唐玄宗所開之例,改稱為“開元寺”。臺南開元寺對近代臺灣佛教的發展影響頗深,于民國七十四年(1985年)8月19日被公告為二級古跡,亦是臺灣府城七寺八廟之一。它坐西朝東,在蔣元樞整修之后為四殿兩廂房的建筑群,為典型的伽藍七堂寺院。游客從北園街上的山門進入后,便是寬廣的廟埕,廟埕北邊立有碑亭。而過了廟埕之后,便是三川門,其中……[詳細] |
![]() | 臺南都會公園位于臺灣臺南市仁德區,其開發是由臺南縣政府與臺糖于2003年簽訂合作開發協議書,由臺糖公司提供100公頃為合作開發區內,由臺南縣府集中取得回饋捐贈40公頃土地。公園全面積為66公頃,為臺灣面積第三大的都市公園;第一期為40公頃,其余的26公頃為第二期,第一期于2009年1月3日開放。臺南都會公園位于仁德往高雄一號省道上,是一處休閑、生態、藝文展演的多功能園區,一眼望去就是一片大草原,種滿了許多樹及園藝造景。遼闊的臺南水都公園入口處的造橋與城墻樣式仿佛讓人進去城堡一般,戶外區包括人行景……[詳細] |
![]() | 奇美博物館位于臺灣臺南市仁德區,為企業家許文龍所創辦的奇美實業所轄之私人博物館、美術館,以典藏西洋藝術品為主,館于1992年正式開放,利用奇美實業大樓5至8樓供民眾免費參觀,參觀前不論是個人或團體皆要進行預約。許文龍不但是大企業家,對拉小提琴也很有興趣,他由收藏名琴開始,逐漸擴展收藏藝術品的領域,終于有計劃有規模的成立博物館。1977年成立奇美文化基金會,1989年2月成立奇美藝術資料館籌備處,1992年成立奇美博物館,同年4月1日免費對外開放。2001年又在臺南科學園區成立南科奇美博物館,專門……[詳細] |
![]() | 全臺首邑縣城隍廟為臺灣清治時期所設的對應臺灣縣的官祀城隍廟,當時稱為“臺灣縣城隍廟”,位于臺南市中西區。雖然其歷史可追溯到清康熙年間,但現在的廟宇建筑是二戰后于1980年1月重建而成的,為臺灣最主要的城隍廟之一。全臺首邑縣城隍廟由臺灣縣知縣張宏捐俸興建,最初位置是在東安坊的縣署旁邊,后來到了乾隆十五年(1750年)知府方邦基、知縣魯鼎梅將廟移到了鎮北坊赤崁樓右邊,但隔年又移到了縣署北邊,之后屢次修建并擴大了廟宇規模。二次大戰后,該廟在民國五十五年(1966年)4月重修落成且舉行祈安建醮法會,兩年……[詳細] |
![]() | 風神廟是一座位于臺南市中西區的三級古跡,也是全臺灣唯一一間主祀風神的廟宇,位列臺灣府城七寺八廟之中。它是由臺灣道巡道鄂善在清乾隆四年(1739年)建立的,就設在臺灣府大西門外面南河港的河道右側、安瀾橋的旁邊。風神廟最初是一棟四進的建筑,其第一進是大門,第二進是官廳,第三進便是風神殿,而第四進是大士殿,其中第四進是在把原設在赤崁街大井頭的接官亭移到此處后而興建的,用以保佑往來舟楫的行旅安全。日治時期的大正七年(1918年)進行市區改正計劃,風神廟原有的殿社都遭到拆毀;大正十三年(1924年)時,當……[詳細] |
![]() | 臺南運河為圍繞臺南市五期重劃區,連接臺南市區與安平港間的運河。19世紀初期所辟之古運河于日治時期淤塞,1999年臺南市運河整治,整治完成后,水質變得清澈。臺南運河長3.782公里,河面寬37米、河底寬27.3米,退潮水深1.8米,于1922年日本人松本虎太所設計,是全臺灣最長的人工運河。運河在安平及臺南市區各設有船渠,以容納舟船?,市區者俗稱為運河盲段,今已填作商業建筑中國城。然而安平港日漸淤積,港務功能又奪于高雄港,運河遂轉型為觀光用途,端午節亦在此地舉行龍舟競賽。臺南市政府規劃興建河底步道……[詳細] |
![]() | 臺南法華寺位于臺南市中西區的竹溪北岸,為中華民國三級古跡,亦為臺灣府城七寺八廟之一。它的前身是明朝末年隨鄭經來臺灣的逸士李茂春的住所,因其無心名位,遂于此栽梅種竹,建園修行念佛,人稱李菩薩。李茂春去世后,其僧友將其故居改建為“準提庵”,供奉準提菩薩。進入清朝后,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臺灣知府蔣毓英集資在此建佛寺,供奉如來佛,并將寺名改為法華寺,此后一直沿用至今。法華寺坐北朝南,共五條軸線。主體第一進為天王殿,中央前面供奉彌勒佛,后方供奉韋馱,兩側則為四大天王;第二進為大雄寶殿,供奉三寶佛,兩……[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