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寧夏自治區 > 吳忠旅游

吳忠旅游景區

青銅峽大峽谷
   青銅峽大峽谷黃河青銅峽大峽谷地處寧夏平原中部,是黃河上游最后一個峽谷,長約十公里。峽谷山高水深,兩岸懸崖峭壁。傳說大禹治水來到這里,劈山成峽,黃河水一瀉千里,此時正值夕陽西下,晚霞與河水互映在峭壁上,呈現出一片青銅色,青銅峽由此而得名![詳細]
青銅峽水庫
   青銅峽水庫自然風景區位于青銅峽水庫上端,由青銅峽水電站攔河大壩逆水穿過十里長峽,有一片開闊的高峽平湖,平湖內山光水色秀麗宜人,庫區內有2萬多畝次森林,5萬畝灘地。灘地綠草如茵,島上林木參天。淺水灘上,黑白相間,色澤分明,布滿了飛鳥。密林深處,蒲葦叢生,飛鳥起落,穿梭往返,千姿百態,成為多種鳥類的棲息、繁衍的理想場所,被人稱為“黃河鳥島”。每年三四月間,幾萬只候鳥從溫暖的南方來到春醒泛綠的黃河河心島。據動物學家考察,黃河鳥島共有鳥類180多種,以雁、鴨為最多,還有鸕鶿、豆雁、灰雁、赤麻鴨、綠頭鴨、……[詳細]
青銅峽108塔
   一百零八塔位于寧夏自治區青銅峽市峽口山黃河西岸的一個向東的山坡上。一百零八塔是一處塔群建筑,塔群的始建年代不詳,《大明一統志》記載:“峽山口……兩山相夾,黃河流經其中,一名青銅峽,上有古塔一百八座”!洞竺饕唤y志》是明英宗時修撰的,可見十五世紀中期塔群就已經存在了,并且當時稱其為“古塔”,可以推測塔的修建年代則更為久遠。塔的形制屬于元代新出現于內地的-教式塔,因此可以推測塔群應當是始建于元代的。塔坐落在十分陡峭的山坡上,坐西朝東,背山面水,依就山勢鑿石分階建造,自上而下,按一、三、五、七的奇數排……[詳細]
吳忠黃河國家濕地公園
   寧夏吳忠黃河國家濕地公園位于吳忠市西北,利通區與青銅峽交界處,呈狹長帶狀,北起清水溝,南至利通區與青銅峽市分界線,東西大致以濱河大道外側100米綠化帶為界,同時包括梅家灣濕地、樹木園、景觀水道、怡養園等濕地和綠地,總面積約為28.76平方公里。2009年底,國家林業局批準設立寧夏吳忠黃河國家濕地公園試點。2013年10月,國家林業局正式授予國家濕地公園稱號。濕地公園周邊用地類型主要包括耕地、園地、林地、居住用地、農村建設用地、道路用地、水域等;濕地公園范圍內除大面積的水域外,還包括河灘地、公共綠……[詳細]
董府
   董府,位于小壩東南28公里的峽口鎮任橋村,是清光緒年間的光祿大夫(正一品)、太子少保董福祥的宅第,故稱“宮保府”。此府動工于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落成于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用銀數十萬兩,用工二三百萬個,耗糧五百萬斤。其內寨、外寨共占地3000畝。建筑材料精心選用,匯集川、陜等地的能工巧匠進行建造,為我國傳統磚木斗拱結構,運用彩、繪、雕、刻、塑等手法,又以匾、題、畫點綴裝飾。府形為堡寨,坐西向東,規模宏大,格調講究,布局嚴謹,工藝精湛,是較具代表性的明、清四合院式建筑群,也是寧夏現存……[詳細]
興武營古城
   興武營古城興武營古城位于鹽池縣城西北48公里,今屬高沙窩鄉二步坑村,坐落在明代兩道長城交會處的低洼地上。據《嘉靖寧夏新志》卷三記載:“舊有城,不詳其何代何名,惟遺廢址一面,俗呼為半個城!闭y九年(公元1444年)都御史金濂始筑此城,就其舊基,設都指揮守備。據考察,古城略為矩形,東墻長610米,西墻長580米,南墻寬470米,北墻寬480米。墻體筑有腰墩,東墻5個,西墻4個,南墻4個,北墻5個。南甕門外百米處有一口古井,俗謂龍踏井。相傳有一騎士經此前去靈州,時遇日將落山,遂向一牧民詢問:“天黑前……[詳細]
花馬寺國家森林公園
   花馬寺國家森林公園花馬寺國家森林公園位于鹽池縣境內,2002年12月經國家林業局批準建立。公園東瀕陜西定邊、南鄰甘肅環縣、北接內蒙古前旗,距首府銀川120公里?偯娣e5000公頃,由城南、哈巴湖、駱駝井三個景區組成。公園地理位置特殊,自然資源豐富,人文景觀獨特,以生物多樣、大漠奇秀、濕地、湖泊為主要特色,是集生態、科普、探險、休閑、消夏避暑為一體的高品位國家森林公園;R寺國家森林公園內山、沙、水交融,樹木繁茂、沙山雄渾、草原廣袤、沙灘浴場細軟寬闊、湖水清澈湛藍,風光旖旎,景色壯美。園內集中了灌……[詳細]
同心清真大寺
   同心清真大寺坐落于寧夏自治區同心縣的舊城內。同心清真大寺是寧夏現存規模較大、歷史較為久遠的一處伊斯蘭教建筑,相傳始建于明代。從照壁及禮拜堂脊檁等處保存下來的維修題記可知,在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和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時,寺院經過了兩次較大規模的重修。寺院的大門朝北,門前有一座仿木建筑的磚照壁,照壁的中心是一幅十分精美的磚雕花木圖。由券門通過暗洞,拾階而上可以登上高達10米的臺基,臺基的外表包砌有磚,面積達3500多平方米,上面建有禮拜堂、邦克樓(喚醒樓)、阿訇住房等建筑。寺院的主體建……[詳細]
窨子梁唐朝墓群
   窨子梁唐朝墓群坐落寧夏吳忠市鹽池縣城西北37公里的窨子山南坡上。目前共發掘了六座。六座墓皆為依山開鑿的平底墓道石室墓。墓室門開鑿于山丘的橫斷面上,小墓門,墓室平面多方形,平頂、直壁,轉角處作弧。壁面用豎鑿、橫鑿和斜鑿的方法,雕刻成三角形、梯形等幾何圖形。多壁龕,有棺床,上部無封土,有的墓室還留有棱形立柱支撐頂部,F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出土文物有木桶、琉璃球、石鼎、墓志銘、陶器、貨幣、胡旋舞墓門等,這些文物分別收藏在自治區博物館和縣博物館。 琉璃球被國家文物局專家組定為國家一級文物。最為著名的是……[詳細]
青銅峽金沙灣旅游區
   導游金沙灣旅游區位于寧夏青銅峽市青銅峽鎮,毗鄰青銅峽鳥島,與佛教圣地牛首山隔河相望,東臨黃河,西至109國道,距銀川市80公里,占地面積1.7萬畝。境內自然風光秀美迷人,黃河水一改奔騰咆哮的姿態,在金沙灣像一位美麗恬靜的少女,靜靜地舒展著她俊俏的身姿,遠山、黃河,金沙巧妙地融為一體,構成了一副動人的畫卷。金沙灣旅游區最早是一個農業生態觀光園區,早在1994年,作為滕家灣農業綜合開發試驗示范場,開始了農業綜合開發試驗,將生態觀光,旅游、農林,水利,牧,漁綜合開發。1996年修建了浮船式泵站及一級自……[詳細]
寺爾灘湖
   寺爾灘湖寧夏鹽池縣地處毛烏素沙漠邊緣,干旱少雨!按竽聼熤薄钡脑娋淇梢孕蜗蟾爬ㄟ@一地帶的自然景象。然而,連續5年干旱的鹽池縣自1996年入春以來,短短時間內,在縣城東南方向,城郊鄉寺爾灘村、北塘村、東郭莊村和青山鄉劉窯頭村、太平廟村和趙記塘村的中間地帶,卻出現了一個奇跡,由于地下水位的上升,形成一方東西長約10.5公里,總面積達3萬多畝的湖泊,湖水最深處達5.7米,平均水深1米左右。城郊鄉東郭莊村有28戶人家,祖祖輩輩想水、盼水。全村吃水靠5米深的井。每年春天,水不夠吃,還要車拉人背,上十幾里……[詳細]
明王陵
   明王陵位于羅山東麓,面積約30多平方公里,是朱元璋的第十五子朱木旃及其子孫們的陵園,當地人稱“明王陵”或“明慶王墓”。根據史書記載,葬在這里的有明代皇帝親封的慶靖王、慶康王、慶懷王、慶莊王、慶恭王、慶定王、慶端王、慶憲王等九世親王和一位端和世子,以及慶藩王分封的真寧王、安化王、宏農王、豐林王等諸王的陵墓和嬪妃們的陪葬墓。其中慶靖王正妃孫氏,是永樂八年(1410年)最早埋葬在這里的,距今已有590多年。   最早在地面上留存的“墓疙瘩”有72座,但到1984年6月同心縣文物普查時,只有34……[詳細]
花馬寺(無量殿)
   導 游 花馬寺位于鹽池縣城南7公里的吳記圈境內,占地面積2萬畝,北靠城南林場,交通便利。內有久負盛名的無量殿,香火旺盛,周圍樹木蔥蘢,景色優美。旅游區內有平坦的浮沙地和草地分布,點綴著座座的沙丘,形成獨特的塞外自然景觀!   介 紹 無量殿原來建筑早年已毀,現僅存當年的建筑臺基,為黃土夯筑;啄媳遍L16米,東西寬14.8米,殘高6.8米,頂部平坦,南北長12.5米,東西寬11米。北側原有建房基址,南北16.2米,東西寬15.2米。北側有踏步臺階拾級而上可以登臨,計有13級。登至巔端,舉目四望……[詳細]
哈巴湖
   哈巴湖生態觀光旅游區位于鹽池縣中北部,屬鹽(同)香(山)干旱草原荒漠區。南北長38公里,東西寬64公里,總面積16萬公頃。屬花馬寺國家森林公園的景區之一。哈巴湖自然保護區的植被在區系上屬歐亞草原區,亞洲中部地區,中國黃土高原草原省至內蒙古草原省的過渡地帶。根據調查,保護區內已知各類植物507種,分屬76科,276屬。其中野生植物54科173屬,323種,栽培植物46科184種。有國家重點保護植物沙冬青1種,藥用和經濟價值較高的植物有麻黃、甘草、苦豆子等。 保護區內共有各種陸生野生動物25目51科……[詳細]
吳忠澇河橋烈士陵園
   吳忠澇河橋烈士陵園位于吳忠市利通區上橋鎮澇河橋村,始建于1951年,主要是為了紀念1949年,在解放寧夏戰斗中,中國人民解放軍64軍192師575團奉命解放吳忠攻打澇河橋時犧牲的135名革命烈士。澇河橋烈士陵園建立以來,經1969年、1986年兩次修葺和1999年重建,已成為吳忠人民悼念革命先烈,開展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場所。2005年4月,被自治區黨委宣傳部、教育廳等七部門命名為“自治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2009年被國務院批準為“全國第五批重點烈士紀念建筑物保護單位”。陵園占地面積11700平……[詳細]
無量殿
   無量殿位于鹽池縣城南7公里紅石梁之巔,今屬城郊佟記圈村。東距胡家梁4公里,南至下潘圈3公里,西到黃家圈2公里,北至李家溝沿1.5公里。鹽池—大水坑公路經此。 無量殿原來建筑早年已毀,現僅存當年的建筑臺基,為黃土夯筑;啄媳遍L16米,東西寬14.8米,殘高6.8米,頂部平坦,南北長12.5米,東西寬11米。北側原有建房基址,南北16.2米,東西寬15.2米。北側有踏步臺階拾級而上可以登臨,計有13 級。登至巔端,北部林場樹林,其余三方草原禾苗和農舍歷歷在目,給人心曠神怡之感。 主寺供奉無量佛祖神……[詳細]
羅山自然保護區
   導 游 位于寧夏南部同心縣境內的羅山是一個四周被荒漠化土地包圍的嚴酷條件下形成的溫帶森林草原自然景觀,是寧夏僅有的三大天然林區之一,又是寧夏中部的水源涵養林和寧南山區的區域生態環境的有效屏障!   介 紹 上世紀八十年代,寧夏將羅山列為省級自然保護區,當時保護區的總面積為10.8萬畝,有林地面積3.7萬畝。前幾年,由于羅山周圍農牧民大量放養山羊,導致羅山生態嚴重惡化,林業上移,草坡破壞,經新聞媒介披露后引起當地政府和有關部門的重視,并采取了保護和限制性措施,羅山的生態得到初步恢復。 為了更好的……[詳細]
張家場城址
   張家場城址位于寧夏回族自治區吳忠市鹽池縣城西北16公里張記場村西,為西漢昫衍縣城。城址平面呈長方形,東西長1200米,南北寬800米,面積0.96平方公里。城墻系黃土夯筑,基寬約為8米,殘高1~3米,東、西墻開門,門面向東,門東側原有一口水井,早年已毀。城內現為農田,從禾苗的生長情況分析,原有東西向街道。古城地面散布大量陶器殘片,有大板瓦、筒瓦、卷云紋瓦當、空心磚等漢代建筑材料。還出土游牧民族風格的扁平壺,西漢和新莽時的古錢幣“五銖”、“貨布”、“貨泉”、“大泉五十”、“小泉直一”、“大布黃千”……[詳細]
青銅峽鳥島
   導 游 青銅峽鳥島屬于青銅峽水庫區的一部分,因其棲息許多鳥而得名。這里景色得天獨厚,有自然河流、湖泊和天然林區,是觀光旅游的好地方!   介 紹 鳥島面積有3萬畝,南北長10余公里,東西寬3公里。其中有5000多畝的天然林,2萬多畝的天鵝湖、中心湖、西湖。鳥島西靠109國道,東沿黃河與108塔、牛首山寺廟群等人文景觀有機結合。 鳥島有100多種鳥類,包括成群的野鴨和國家二級保護鳥類白天鵝、白鷺等。2500畝人工林和5000多畝自然林區相呼應,近萬畝加拿大紫花苜蓿把鳥島裝飾一新。青銅峽鳥島是一……[詳細]
鹽池革命烈士紀念園
   鹽池革命烈士紀念園鹽池革命烈士紀念園是全國100個紅色旅游經典景區之一,寧夏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寧夏國防教育基地,國家AAA級旅游景區,寧夏“十佳”誠信旅游景區。紀念園地處花馬寺國家森林公園內,占地400余畝,總投資2229萬元。于2005年9月開工建設,2006年9月竣工。建有革命烈士紀念館和中國灘羊館兩大主體建筑以及解放廣場、解放紀念碑、紅軍陵、王貴與李香香雕塑、大生產磨房、群羊雕塑等附屬工程。紀念館為二層(局部三層)框架結構,建筑面積3380平方米,展出各類文物千余件,從政治、經濟、軍事、文……[詳細]
全部吳忠景區>>>

丰满妇女做a级毛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