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青海省 > 黃南旅游

黃南旅游景區

熱貢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旅游區
   熱貢”即藏語意為“夢想成真的金色谷地”位于青海省東南部,黃南藏族自治州東北部?h轄2鎮10鄉,72個行政村全縣總人口8.4萬人,,是一個以藏族為主,漢、土、回、撒拉等多民族聚居區,藏族占總人口的73% 。境內山巒起伏、河谷相間,地勢南高北低,最高海拔4767米,最低海拔2160米,相對高差2607米,屬冷溫半干旱氣候區,是天然的避暑勝地。 1994年同仁被國家文化部列為青海省唯一的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有以隆務寺為代表的藏傳佛教寺院36座,其中隆務寺及附屬吾屯上寺、吾屯下寺、年都乎寺、郭么日寺5處……[詳細]
坎布拉
   坎布拉國家森林公園總面積15000多公頃。公園內分布著坎布拉鄉所轄七個藏族村社,人口1800人。設有坎布拉國家森林公園管理處、接待處,隸屬尖扎農林水利局管理,工作人員21名。景區內主要景點有:一、奇特的“丹霞”地貌,景色獨特,奇峰、高山、洞穴、峭壁為其主要特征。山體開頭如柱如塔,似堡似壁,平地拔起,陡峭聳立,雄偉壯觀。還有一些小尺度的山體造型,形態各異、栩栩如生,有鬼斧神功之妙。二、豐富的動植物資源?膊祭L景區雨量充沛,氣候涼爽濕潤。植物資源極為豐富,植物分屬76科276屬800種之多,森林覆……[詳細]
和日寺
   和日寺:亦稱“切更寺、“切更爾寺”,藏語稱“和日貢特卻扎西林”,意為“和日妙乘吉祥洲”。位于縣治西北90公里處,在今和日鄉政府所在地南2公里的智合加。該寺為寧瑪派寺院,早年為帳房寺。約在清道光十一年(1831),該寺第一世德爾敦(意為掘藏師)-德欽卓多在和日部落頭人昂欽的支持下,于寧秀臥杰額頓浪山始建土房寺。此后,第二世德爾敦·牟盤噶瓦羅哲(1862年生)擴建經堂,塑立佛像,彩繪壁畫,并建立扎倉,開講經說法之制,寺院有了較大發展,寺僧多達300余人。第三世德爾敦·晉美桑俄合丹增(亦云晉美桑杰丹增……[詳細]
李家峽水電站
   李家峽水電站位于青海省尖扎縣和化隆縣交界處的黃河干流李家峽河谷中段,上距黃河源頭1796公里,下距黃河入?3668公里,是黃河上游水電梯級開發中的第三級大型水電站。水電站景觀(一)(20張)李家峽水電廠于1995年12月12日成立,2000年1月1日劃轉到黃河上游水電開發有限責任公司。電廠實行新廠新體制,實現了運行維護與設備檢修、主業與后期服務、企業功能與社會功能三大分離。夏秋時節游客可在湖中泛舟、垂釣,冬春季節可觀賞高原雪景,它給美麗古老的坎布拉風景區增添了一處特有的高原人文景觀。 基礎設施……[詳細]
阿瓊南宗寺
   阿瓊南宗寺(藏語稱桑額旦杰朗)位于坎布拉國家森林公園丹霞地貌中心景區,南宗溝5公里處,是一座藏傳佛教寧瑪派寺院,是九世紀中葉吐蕃贊普朗達瑪滅佛時期從西藏來此修行、傳教的三位高僧居住過的古跡,距今已有一千一百多年的歷史,比塔爾寺還早600來年。峰北有一座形如藏文字母的石山,高聳入云,故名“阿瓊南宗”。作為佛教勝地,是一千多年來香火不絕、信徒們遠近必拜的圣山之一。清康熙年間,尖扎寧瑪派-班瑪仁增在山峰下主持修建了阿瓊南宗寺。原有小石窟5所,有的是自然形成,有的屬人工開鑿,窟門人工建造,飛檐依山,雅致……[詳細]
保安古屯田寨堡群
   保安古屯田寨堡群包括保安古城、年都乎城堡、郭麻日城堡和吾屯城堡,位于同仁縣隆務鎮以北8公里的隆務河中游東西兩岸臺地上,建于明代洪武年間,明萬歷二年(公園1574年)重新擴建。明萬歷后,保安四屯在保安堡中軍千總王延儀帶領下,忠于明朝,守衛此地,并在計屯(年都乎城堡)、吳屯(吾屯城堡)、李屯(郭麻日城堡)、脫屯(保安古城)等四屯筑建城堡,防御“西海蒙古”。明末清初,兵源和糧餉仍出自四寨堡。清代雍正后增設營制,增設都司衙門,在堡內修建兵營、兵房及馬房共500間,增募兵騎500余人,形成甘青地區歷史上重……[詳細]
隆務寺
   隆務寺位于青海省同仁縣城隆務鎮西南,是-教寺院。藏語稱德欽曲科爾郎,意為“隆務大樂0洲”。寺院依山傍水,始建于元大德五年(1301年),早于甘肅拉卜楞寺和青海塔爾寺,位居安多諸寺之首。明洪武三年(1370年)重建,以后多次擴建修繕,為藏漢合璧式建筑風格。1958年前,全寺建筑占地380畝,有大小殿堂31座1730間,-昂欠43座4201間,僧舍303院,計2734間。全寺共有耕地區性1000畝,馬2000匹,牛7200頭,15500只,寺僧1712人(其中-43人)。該寺于“文革”期間拆毀大部,……[詳細]
圣湖、仙女洞
   圣湖、仙女洞圣湖、仙女洞距縣城45公里,位于吉崗山北麓的尕海灘上,面積約5000平方米,湖水深約1米,藍如寶石,清澈見底,當地人稱為圣湖。在離圣湖不遠處,有51個天然溶洞其中最大的洞位于吉崗山尼康溝的天然溶洞,洞室面積約20平方米,洞中有許多石柱,人稱此洞為“八十根金洞”![詳細]
青海洮河源國家濕地公園
   西寧湟水國家濕地公園位于西寧市區內湟水河流域西寧城區段,濕地公園規劃總面積508.7公頃。青海洮河源國家濕地公園位于青海省黃南藏族自治州河南蒙古族自治縣賽爾龍鄉,是青藏高原高寒濕地生態系統的典型代表,濕地公園規劃總面積38393公頃![詳細]
澤庫澤曲國家濕地公園
   青海澤庫澤曲國家濕地公園(試點)位于青海省澤庫縣,總面積72300公頃![詳細]
德隆臺
   德隆臺德隆臺是欣賞坎布拉景區全景,俯瞰公園全貌的最佳地點,實為游客捕捉美景留下瞬間美好回憶的絕佳景點。此處是著名攝影家鄭云峰、呂榮西、明瑞恒及原青海省政府副省長、攝影家馬培華等在坎布拉采風時首選取景拍攝點,曾在此處以專業視角恰到好處地詮釋了丹山群峰、蒼松-、碧水蕩漾、雪山巍峨的坎布拉圣境。站在德隆臺向上看,藍天白云視野開闊,令人心胸豁然開朗,向遠處看,巍巍宗喀雪山伸開雙臂擁丹山碧水層林入懷,俯瞰云煙浩淼,丹霞群峰色如渥丹,明若燦霞,蒼松翠柏迎風傲立懸崖峭壁,坎布拉湖閃耀著綠寶石般深邃的光芒,耳邊……[詳細]
雙魚湖
   雙魚湖位于河南縣柯生鄉香扎寺南側的黃河灘地上。雙魚湖湖水與黃河水有土壩相隔;面積約8500平方米,湖中心有一座小山將水分成兩塊,鳥瞰形似雙魚,湖上每年有許多珍禽來此棲息![詳細]
李恰如山
   李恰如山李恰如山位于縣城東南50公里處,是洮河的發源地,奇峰聳立,許多具有高原特色的生物物種在此地生長繁衍。李恰如天池座落在石山環繞之中,池面約1500平方米,池水清澈碧綠,每年有大量的白鶴、鷺鷥等珍禽來此棲息![詳細]
黃河大峽谷
   黃河大峽谷黃河大峽谷位于縣城西南56公里的寧木特鄉境內,全長30公里,黃河兩岸高山聳立,松柏茂盛,陡峭的石壁上上有許多巖洞,黃河水流湍急,氣勢磅礴![詳細]
洛多杰智合寺
   洛多杰智合寺洛多杰智合寺位于青海省黃南州尖扎縣馬克唐鎮以北4公里處,距省會西寧130公里,距坎布拉國家森林公園75公里。其文物歷史系列與坎布拉阿瓊南宗寺、西寧大佛寺、平安白馬寺和循化丹斗寺息息相稱,為史屈首。因其山形獨特,地貌奇異而獨成一體。該寺屬藏傳佛教顯密合一系列寺共存圓融之典范性寺院。寺院史襲寺主查汗·達諾門罕拉茂夏榮尕布-,F有僧才16位,具體由德欽寺洋瓊·拉熱巴格簽凱增嘉措主持。該寺歷來屬于重點歷史文物保護單位和佛教史源流之重大圣基之所,F國內外人士稱之為“青藏高原莫高窟”。故在國內外……[詳細]
昂拉千戶宅院
   昂拉千戶宅院昂拉千戶宅院位于昂拉鄉尖巴昂村。昂拉千戶宅院始建于公元1949,原為居住在尖扎地區昂拉千戶的宅院。據歷史記載,昂拉千戶是吐番王朝赤熱巴堅的后代,為了守衛邊界和征稅,公元492年吐番王朝赤熱巴堅大臣(譯征稅者)貢葉西達杰到這一地區居住生活,成為尖扎兩岸的頭人。公元1657年清朝乾隆年間將他的后代之一祖多杰封為昂拉千戶。項謙為第七代千戶,這個莊院是項謙繼位后新建的。至今已有51年的歷史。是目前我省諸多舊宅中保存較完整的藏式莊院之一。該莊院建筑風格獨特,完全用木質結構建造。以四合二層木質結……[詳細]
勒加遺址
   勒加遺址 位于黃南藏族自治州同仁縣年都乎鄉勒加村北,面積120×120米,文化堆積厚約80厘米。遺址辟為農田,覆蓋層部分地區被移去,有的地方文化層裸露,地面散布有雜骨、石塊和較多的陶片,所見陶片有加砂灰陶雙耳罐、壺、鬲等殘片,石器多見打制的石片,完整的只有石刀1件。據陶器判斷,此遺址為卡約文化阿哈特拉類型遺存。系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黃河走廊水利風景區
   青海黃河走廊水利風景區以奇特的丹霞地貌、古老的宗教文化、絢麗的民族風情、宏偉的現代化水電樞紐及獨特的藏族風情所構成,集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于一身,是開展旅游、朝拜、觀光、度假、野營和科學考察、生態旅游的理想勝地。今年10月份,穿越李家峽水庫和坎布拉丹霞地貌的黃河走廊被命名為第七批國家水利風景區?膊祭孛彩羌t色砂礫巖構成的“色如渥丹,燦若明霞”丹霞風景地貌,以方山、舒峰、洞穴、峭壁為主要地貌特征![詳細]
鮑下藏村遺址
   鮑下藏村遺址 位于黃南藏族自治州尖扎縣直崗拉卡鄉鮑下藏村南、黃河南岸第二臺地上。遺址分為東西兩區。1991年,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為配合李家峽水電站工程建設對遺址進行了發掘。共揭露面積850平方米。清理出以河卵石為建筑材料的遺跡6處,墓葬8座。以河卵石為材料的遺跡中,有3座房屋,房屋墻壁用石壘砌,房屋大小不一,有單室與雙室之分,最大的一座長10米、寬2.6-4米、殘高0.6-1.2米,分大小兩室,小室內設有灶,大室內設火膛,火膛長徑2.4米、短徑1.2米,膛壁紅燒土厚8-10厘米,內為較堅硬……[詳細]
新尼遺址
   新尼遺址 位于黃南藏族自治州尖扎縣賈加鄉安中村北。遺址面積200×150米,文化堆積厚50-80厘米。地面散布有較多的陶片,能辨出器形的有雙耳罐、壺、甕、鬲等。屬卡約文化上孫類型。此遺址面積較大,遺物豐富,保存良好。系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德千寺
   德千寺德千寺位于尖扎縣能科鄉西一華里,離縣城馬克唐鎮15公里,建于清康熙二十一年(1862年),是尖扎地區最大的格魯派寺院。1958年前寺僧達522人。寺主-稱“白佛”藏語為“夏茸尕布”,七世夏茸尕布在民國初年-為“廣大明智汗王”,八世夏茸尕布曾擔任青海省人大副主任。1980年后,該寺重建,現大經堂一座,-昂欠九座及僧舍136座,寺內有赤金度母、檀香木度母、金燈及歷代-靈塔等文物。歷史上德千寺屬寺從多且轉世-多而出名,傳說-最多時達到51人,F有屬寺31座,每年農歷正月十五日舉行跳欠活動![詳細]
全部黃南景區>>>

丰满妇女做a级毛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