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甘肅省 > 慶陽市旅游

慶陽市旅游景區

周祖陵景區(周祖陵森林公園)
   位于甘肅慶城縣城東山,因山頂有一座著名的墓冢──周先祖不窋陵而得名。據史料記載:不窋失農官之后,西徙定居今之慶陽,在隴東慶陽一帶創建了華夏文明的農耕文化。由于他功績卓著,死后人們把他葬于此山。從風城過大橋,到周祖陵山下,經過茂密的林帶和蜿蜓崎嶇的簡易公路可達停車場,停車場上面的建筑群用822個石臺階連接在一起。山頂周祖文化區,總體布局嚴謹規范,錯落有致。首先是肇周圣祖牌坊,正面有楊成武上將題寫的“肇周圣祖”四個剛勁大字,字的兩邊四個柱子上刻有兩副對聯,正聯為“望天門三皇五帝周祖名峰群仙聚會,思慶……[詳細]
南梁紅色旅游景區
   南梁革命紀念館,總建筑面積20000平方米,其中館藏面積2281平方米。紀念館大門左側豎刻著陳云同志題寫的“南梁革命紀念館”館名,大門里正對面是一座高大的仿古牌坊,牌坊正中刻著中共中央原總書記-題寫的“南梁革命紀念館”七個大字。牌坊后面是南梁革命烈士紀念塔,碑座東西兩壁及背面刻著劉志丹、謝子長、王泰吉、楊森、楊琪等608位烈士的英名。整個建筑群分四組。第一組為門洞,門洞上有涼亭,進洞有石牌坊門。第二組為碑亭、紀念碑和群雕,碑高達34.117米,碑身正面鐫刻著-同志題寫的“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八個大……[詳細]
慶陽天富億生態民俗村
   “慶陽天富億生態民俗村”是西峰區轉變農業發展方式、推進城鄉統籌發展、帶動農民持續增收、由休閑農業向旅游產業轉變的一個示范項目。該村堅持以工業化的思維謀劃農業發展,以農業為基礎,農民為主體,農村為單元。把發展現代休閑農業與建設城市綠地相結合、把安置失地農民與為市民提供休閑、觀光、旅游相結合,著力推動產業結構調整轉型升級!皯c陽天富億生態民俗村”位于慶陽市西峰區溫泉鎮,是由本村聯合78戶農戶注冊成立慶陽天富億農耕文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采取市區城鄉統籌規劃、結合自然地形地貌,公司統一建設管理、市場化分……[詳細]
古豳文化旅游區
   古豳文化旅游區位于寧縣縣城,是國家AAA級旅游景區。古豳文化旅游區位于寧縣縣城,是縣委、縣政府立足于建設山水園林、休閑宜居城市而規劃修建的國家AAA級旅游景區,該旅游區是以周朝先祖公劉在此創建“北豳古國”(今寧縣廟咀坪)為文化載體而修建的。組成古豳文化旅游區包括古豳國遺址公園、狄公祠、寧縣烈士陵園、王孝錫烈士紀念館、九龍廣場及三江兩岸綜合景觀等景點。景區古韻風雅,山水環抱,川塬交錯,景色秀麗,城北河、馬蓮河、九龍河三河交匯,宛如玉帶繞城。三江兩岸綜合景觀亭臺臨水,碧波蕩漾,樹木倒映,山水交融。九……[詳細]
東老爺山
   東老爺山位于環縣東北部陜、甘、寧三省區交界之處,海拔1774米,是聞名遐邇的道教名山。這里有“雞鳴聽三省”的美譽,有軒轅黃帝升天、周太子降生、金公雞叫鳴、狐大仙選址、關老爺顯靈、林道士成仙的神奇傳說,有毛澤東、周恩來、彭德懷、葉劍英、李富春等領導帶領紅軍長征留下的歷史足跡,有天造地設的“二龍戲珠”山體景觀,有錯落有致、古樸典雅的15座元、明、清古建和21座新建廟宇樓閣及景點,有蒼松翠柏、綠樹滿目的自然風光,是休閑觀光、紅色教育、宗教旅游的絕好勝地,現為國家3A級旅游景區、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省級森……[詳細]
合水隴東古石刻藝術博物館
   隴東古石刻藝術博物館位于合水縣西華北街樂蟠西路1號,成立于2003年,是全省首家以古石刻展覽為主題的特色博物館。2004年建成并對外開放,占地48畝,建筑面積4611平方米,已建成單檐殿展廳、重檐殿展廳、雙層殿展廳、側展廳(東西兩幢)、鐘鼓樓、宋代石雕造像塔地宮、“黃河古象”展廳等設施,設有北魏、唐、宋(金)、元、明、清時期石刻造像展和革命歷史文物展,館藏各類文物3000多件,其中古石刻藝術品436件。近年來,博物館先后被評為國家級AAA級旅游景點,省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市級文明單位和愛國主義教……[詳細]
南小河溝水利風景區
   甘肅慶陽南小河溝水利風景區位于甘肅省慶陽市西峰區后官寨鄉境內,依托花果山水利樞紐工程而建,屬于水土保持型水利風景區,規劃面積4.8平方公里。景區內花果山水庫依山傍水,碧波蕩漾,空氣清新,岸邊花紅柳綠,遠處層巒疊嶂,郁郁蔥蔥,風景秀麗,是游客垂釣、休閑、娛樂、生態觀光的絕佳地點;植物園珍稀植物種類達到40余種,涵蓋了黃土高原90%的珍稀植物種類;隴東第一壩,為涇河流域水土保持溝道壩系建設與應用開創了歷史先河。除了秀麗的自然景觀,景區內既有年至花甲的楊家溝、董莊溝、十八畝臺的水文測站,也有新生代的“……[詳細]
印象義渠蓮花池
   印象義渠全域蓮花池生態旅游線是縣委、縣政府在挖掘義渠古都人文歷史的基礎上,以創建“全域旅游示范縣”為目標,以綠色發展為理念,以實施“旅游強縣”為戰略,實現多產融合發展,構建的“特色景點集群—產業培育多元—生態環境優美—旅游要素齊備”四位一體的旅游新格局。全線南起新寧金鐘,北至盤克宋莊,東西至兩邊山頂,全長60多公里涉及5鄉10村,聚焦“十美”(美麗山川、美麗公路、美麗村莊、美麗河道、美麗景點、美麗田園、美麗庭院、美麗植被、美麗風尚、美麗人文),建有寧江驛、蟠溪景區、昔家溝自助采摘園、寨河現代農業……[詳細]
調令關森林公園
   調令關森林公園是2004年3月由甘肅省林業廳批建的省級森林公園,現為國家AAA級旅游景區。公園位于慶陽市正寧林業總場東南部的中灣林場林區內,因位于子午嶺主峰、秦直道雄關——調令關而得名。公園總面積9300公頃,其中森林面積8812.8公頃,森林覆蓋率95.5%。園內層巒疊嶂、空氣清新,動植物資源十分豐富,僅木本植物43科82屬222種,有國家珍稀保護花卉紫斑牡丹,國家一、二級保護動物有金錢豹、大鴇、黑鸛、鴛鴦、大靈貓、玉帶海雕、蒼鷺、金雕等十多余種。公園由調令關、中灣、高鳳坡、西牛莊四大景區組成……[詳細]
慶陽農耕民俗文化村
   慶陽農耕民俗文化村,位于西峰區城南9公里的董志鎮境內,F為國家AA級景區。原名小崆峒,因山勢如鳳凰臥巢狀,故名鳳凰山;又因山上建有無量大殿,是西峰區最大的道教宮觀,故又有無量山之稱。其山勢形若游龍、蜿蜒險峻、鐘靈毓秀,山間窯洞錯落有致,塬上廣闊平坦,梁坡林草茂密,溝底樹木蔥籠,季相變化明顯,景色各不相同,風光引人入勝。山間動植物資源豐富,有杏樹、刺槐、小葉楊、旱柳、側柏、油松等200多種人工栽植和野生植物,有獾、狐、野兔、黃鼬、松鼠、山雞等多種野生動物。是隴東黃土高原的“天然標本園”和黃土溝壑區……[詳細]
桂花園森林公園
   國家AA級旅游景區、省級森林公園——桂花園森林公園桂花園森林公園位于寧縣東部子午嶺林區中南段,甘陜交界處,寧(縣)黃(陵)公路線穿園而過,距黃帝陵102公里,距寧縣縣城68公里,是依托慶陽市國營湘樂林業總場桂花園林場豐富的自然資源所開發的集自然生態保護、觀光旅游、休憩度假、科普教育、秦直道文化體驗為一體的綜合性旅游景區。桂花園森林公園總體地貌為黃土丘陵溝壑區,由梁、峁、溝谷組成,海拔1246-1674米,地勢較為平坦。氣候屬溫暖帶半濕潤區,年平均氣溫8℃,極端最高溫35.5℃,最低氣溫零下25.……[詳細]
雙塔森林公園
   雙塔森林公園始建于1997年,占地3156畝。是華池縣委、縣政府歷時多年,以縣城東山森林資源為基礎,以雙塔寺搬遷保護為依托,投資近億元修建的一處集旅游觀光、避暑度假、文化娛樂為一體的休閑娛樂場所。公園內建有重檐亭、天臺、文化大樓、雙塔寺、范公祠、碧玉山莊、射擊場、草原風情園等36個景點和游樂服務設施。春日楊柳吐翠,桃杏芬芳;夏夜霓虹閃爍、曲徑通幽;秋日彩林翻飛,漫山氤氳;冬季銀妝素裹、群巒如象。晨起鍛煉人群如織,夜晚噴泉噴珠吐玉。公園內通訊便捷,交通暢達,設施齊全,是城區居民休閑娛樂、聚會度假的……[詳細]
潛夫山森林公園
   距離鎮原縣城1公里,省道318線從旁邊穿過。潛夫山森林公園位于鎮原縣城潛夫山上,潛夫山因東漢末年著名的思想家,政論家王符在此隱居著書《潛夫論》而得名,相傳山上古柏為王符親手所植,潛夫亭為王符的讀書壇。公園設有兩個出入大門,西、北兩側留有鎮遠縣城古城墻遺址。園內包括烈士陵園、悠園、沁園、怡園、王符紀念館、潛夫亭、杏花亭、佑德觀、通明宮,書畫展覽館,是一個休閑的好去處。門票·開放時間10元美食住宿·購物公園東邊有潛夫山莊賓館景點位置慶陽市鎮原縣城潛夫山上……[詳細]
夏家溝森林公園
   位于合水縣太白鄉牛車坡行政村煙景川自然村,在309國道南側,交通便利,所處地帶是子午嶺森林覆蓋面積最完整、最原始的地段。介紹全園分為廟宇古跡、度假山莊、運動獰獵、植物花卉、林間鹿場等景區。公園內有樹種千余種,千年梭棗樹系全國之最;動物150余種,國家珍稀動物6種;花卉植物千奇百態,紫斑牡丹珍奇華貴,屬世界珍稀植物。該區奇山異石,大川河流交錯縱橫,形成了得天獨厚的自然景觀。所處子午嶺沿線文物古跡遍布,古代軒轅黃帝氏族部落起源于喬山山脈(即子午嶺)。秦始皇統一六國后修建的與長城齊名的兩大國防工程之一……[詳細]
西峰東湖公園
   東湖公園位于西峰區九龍路北段繁華地段,現為國家AA級旅游景區,是慶陽市唯一的一處大型綜合型游樂場所。占地約127.69畝,內有峰、湖、亭、橋等觀賞景點和水、陸、空等游樂設施。目前,東湖公園改擴建項目已完成投資700萬元,征地163.51畝,園區總面積達到291.2畝。園內綠樹成蔭、鮮花爛漫、環境優雅,20畝水面碧波蕩漾,游船穿梭其中,曲橋、云橋橫貫水上;假山、噴泉、水榭長廊、“流香亭”、“掬月亭”等景點10多處;游樂項目有碰碰車、彈跳床、游泳池、旱冰場、飛機、火車、音樂茶座、游戲廳、戲曲廳、蒙古……[詳細]
陜甘紅軍紀念館
   陜甘紅軍紀念館占地面積46289平方米,總建筑面積4200平方米,陜甘紅軍紀念館分四部分展出:陜甘紅軍的創建;陜甘紅軍的鞏固和擴大;甘泉縣下寺灣政治局會議;陜甘紅軍再造輝煌。1931年9月,在南梁游擊隊接連遭受隴東軍閥、蘇雨生部的襲擊受挫后,劉志丹來到合水縣平定川倒水灣,對趙連壁、楊培盛、賈生財等率領的三支武裝進行了整編,恢復了南梁游擊隊。10月下旬,陜北游擊支隊渡過黃河轉戰至南梁地區,在林錦廟與南梁游擊隊勝利會師。1932年初,在正寧縣北柴橋子村部隊改稱“西北反帝同盟軍”。2月12日,在正寧縣……[詳細]
羅川古城
   羅川古城位于甘肅省正寧縣永和鎮北部的四郎河邊,沃土平疇,阡陌縱橫,古城遺跡尚存,“琴山、泰山、藥王山、北華山”四山合圍,風景優美。據史載,北魏泰常五年(公元420年),朝廷即在這里設置陽周縣。隋文帝開皇十八年(公元598年),因“羅水出于川”,遂改陽周縣為羅川縣,唐時改為真寧縣,清改為正寧縣,延用至今,羅川作為古縣城直到民國十八年(公元1929年)遷置,設縣長達1509年之久,是正寧歷史文化名副其實的“縮影地”。羅川古城現有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明趙氏石牌坊三座,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承天觀碑、清鐵旗……[詳細]
秦道
   秦道中國古代的“高速公路”雄奇險峻的子午嶺土脈之上,遺存著堪稱人類建筑奇跡的秦直古道。秦直古道是始皇35一37年(B.C212年——B.C210年)修建的咸陽云陽至秦九原郡(現內蒙古包頭市)的一條交通大道。據專家考證,秦直道全長1800里(約合今1400余里),寬5米,“可并行二三輛車”。據丈量,秦直道在合水縣境內共有200多里。婉延在合水澗水坡嶺和黃草腰峴之間的秦直道路基遺跡,其寬度均為4.5城齊名程之一。合水縣境內的直道,南起的五華池縣毗鄰的麻子崾峴,長約80公里,路面寬約5米。工程之浩大,……[詳細]
政平古文化旅游村
   政平古文化旅游村地處寧縣南部,距縣城30公里,是隴東涇河、馬蓮河兩大河流和縣內無日天溝河的交匯處,故俗稱“三江口,紅花驛”。東臨正寧縣,東南及南部分別與陜西省彬縣和長武縣接壤,襟帶三河,環屏四山,“雞啼一聲四縣聞,鎮此一地四平川”,是寧縣南部邊境風景幽美的著名古鎮。這里,東為小河溝,彼岸艮宮山,連壤正寧縣,山下小河溝東岸臺地上尚存的凝壽寺,現為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被稱為“甘肅浮圖第一塔”。該塔造型近似西安大雁塔,通體磚結構,平面呈正方形,樓閣式,共五層,底寬6米,高22.1米,第一層正南開券門,……[詳細]
中華蘇維埃共和國關中特區紀念館
   中華蘇維埃共和國關中特區紀念館位于五頃塬鄉南邑村。紀念館展廳共分為四個單元:寺村塬根據地的創建;陜甘邊革命根據地南區黨委和蘇維埃政府在正寧成立;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政府西北辦事處關中特區的成立;陜甘寧邊區關中分區的發展。1930年10月,劉志丹發動太白收槍后,組建了南梁游擊隊。1932年1月初,根據陜西省委的指示,南梁游擊隊與陜北游擊支隊在正寧縣北柴橋子村改編為西北反帝同盟軍,2月12日,西北反帝同盟軍在正寧縣三嘉塬細嘴子錦章村改編為中國工農紅軍陜甘游擊隊。3月,紅軍陜甘游擊隊開創了以寺村塬為中……[詳細]
全部慶陽市景區>>>

丰满妇女做a级毛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