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石門棧道景區AAAA 石門棧道風景區是漢中著名風景區,為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1] 位于漢中市漢臺區、勉縣、留壩三縣(區)交界的褒谷口。這里擁有國家級重點保護文物和各種地方美食,被譽為“中國棧道之鄉”和“西北的水利明珠”,也是傳說中褒姒的故里。這里既有水利工程石門水庫,又有豐富的人文和自然景觀,是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褒斜道、石門及其摩崖石刻的所在地,又是珍稀動植物的保護區。漢中石門棧道風景區距離市區15公里。它以石門水庫為依托,風景秀麗,古跡薈萃,是自然景觀與歷史文化俱佳的城郊型水利風景區。褒谷山勢險峻,……[詳細] |
![]() | 青木川保護區·古鎮AAAA ![]() 青木川自然保護區位于寧強縣的青木川鎮,這里北接甘肅,西連四川,素有“一腳踏三省”之名。保護區境內山脈綿延,有大片原始森林,棲有大熊貓、金絲猴、羚牛、紅腹雉、等國家保護動物,還生長著珙桐、野杜鵑等珍惜植物。區內有石梯,拾級而上,可見古棧道遺跡。鳳凰山海拔2300米,山勢形如鳳凰,四季風光各有不同;山上有將軍石、清泉飛瀑等,有小九寨溝之稱,是一處不可多得的自然美景。青木川古鎮山清水秀,生態天然,民風古樸。古鎮歷史悠久,古時曾是羌漢雜居地區,自明朝年間逐漸繁華盛,民居多建于明清時期,F在古鎮上保留有大……[詳細] |
![]() | 華陽景區AAAA 華陽景區地處秦嶺南麓的洋縣華陽鎮,距縣城76公里,平均海拔1700m,山水風光以“高、寒、奇、險、秀”為特點,“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是其氣候變化多樣的生動寫照!八拇髧鴮殹薄禧q、大熊貓、金絲猴、羚牛同一區域繁衍,世所罕見。境內森林覆蓋率95%以上,有種子植物2039種,植被具有古老性,稀有種、孑遺種多,被譽為“動植物天然資源寶庫”。華陽古鎮在秦漢時期形成集鎮,唐、宋均被設為縣治,有“千年古船城,秦嶺第一鎮”之稱。漢代開拓的儻駱古道,是連接關中及整個大西南的交通命脈,華陽古鎮作為一個重要驛……[詳細] |
![]() | 朱鹮梨園景區AAAA 陜西朱鹮梨園景區是漢中市重點旅游景區“四園”之一,始建于2008年,景區緊依洋縣縣城,毗鄰京昆高速和108國道,西成高鐵從景區前方橫空而過,地理位置十分優越。景區規劃占地187公頃,依托朱鹮生態園和萬畝梨園,以“走進自然、親近山水、感受人文、體驗生活”為理念,由現代園藝景觀區、人文景觀交融區、朱鹮生態科普區、山林康體健身區和梨園農家風情區五個主題區組成。景區地形起伏跌宕,山環水繞,登頂俯瞰,縣城古韻新貌、漢江南北田疇村莊盡收眼底。高空滑索、跌水瀑布、音樂噴泉、水幕電影、人文浮雕、名木古樹、亭臺樓……[詳細] |
![]() | 五龍洞森林公園AAAA ![]() 五龍洞國家森林公園位于陜、甘、川三省交界的略陽縣城北部48公里處,1997年陜西省林業廳批準,在我國有金池院林場建立省級森林公園,經營面積5849公頃,森林覆蓋率為94.3%,海拔1500米—2214米,地處亞熱帶與溫帶過渡地帶,年均氣溫12攝氏度,四季景色各異,環境優美。景觀資源以成群分布的大規模溶洞群與茂密的原始森林為主體,以自然山水為依托,以“雄”、“奇”、“幽”、“秀”為特色,景致渾然天成,園內人文景觀歷史悠久,古棧道、唐宋葉家寨遺址古韻猶存。翠峰幽谷,層巒疊嶂,千姿百態,峻秀挺拔,尤以……[詳細] |
![]() | 紫柏山風景名勝區AAAA 紫柏山風景名勝區紫柏山風景名勝區集山岳、峽谷、洞坦、泉溪、云海、森林、高山草甸、珍奇動物、稀有植物等自然景觀及古代建筑、園林、摩崖石刻、古戰場遺址、古文化風情、宗教文化于一體,形成陜南最獨具魅力的旅游勝地,1993年被列入省級風景名勝區。紫柏山風光秀麗,坑坦連片,溶洞奇特,山峰突兀,具有東險西秀,南奇北絕的特點,自古有“七十二洞、八十二坦、九十二峰”之說,相傳是漢初“三杰”之一張良的辟谷修道之地,也是道教活動圣地![詳細] |
![]() | 黎坪國家級森林公園AAAA 陜西省黎坪森林公園位于川陜交界大巴山腹地的南鄭縣元壩鎮境內,2002年由國家林業局年批準為國家級森林公園。公園總面積9403公頃。距漢中市區65公里,西安300公里,成都400公里,西漢高速公路漢中西站60公里。距即將竣工的108國道寧強縣鐵鎖關鎮18公里,距川北重要城市廣元市僅90公里。該公園屬揚子準地臺北部邊緣,龍門——大巴山隆起褶斷帶地貌,深切河谷。該森林公園是以森林景觀、地貌景觀,水體景觀以及現代人文景觀和田園風光景觀為主,集山景、林景、水景、石景為一體。公園共規劃為四大景區,現以探明的……[詳細] |
![]() | 武侯墓AAAA ![]() 武侯墓位于勉縣城南4公里的定軍山下,是我國歷史上杰出的政治家、軍事家、三國時期蜀漢丞相諸葛亮的葬地,墓區山環水抱古木參天,四季如春風景宜人,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陜南主要旅游景點之一。諸葛亮生前輔佐劉備建立了蜀漢政權,官至丞相,武鄉侯,死后謚“忠武侯”,千百年來,我們稱其墓地為“武侯墓”。公元234年,諸葛亮在第五次北伐曹魏時,因積勞成疾,病逝于五丈原軍中,蜀漢朝廷遵其遺命,歸葬于定軍山下。武侯墓周圍有定軍山,少祖山下沿的九條小山崗環抱,九條山崗由青溝、罔子溝、井溝、斬地溝、田家溝、牛角溝、瓦……[詳細] |
![]() | 張良廟-紫柏山風景區AAAA ![]() 漢張留侯祠,俗稱張良廟。是東漢末年,漢中王張魯為紀念一代謀臣,漢初三杰之一張良而建。張良,字子房,戰國時韓國人,本姓姬。秦始皇滅韓后,姬公子為報喪國之仇,重金聘求力士刺客,于博流沙欲以大椎擊始皇,錯中副車。事敗后,避難至下邳,更名張良。靜臥于秦嶺南坡紫柏山麓的張良廟,青山環抱,溪澗縈繞,實為人間仙境。曾是早期道教活動的勝地之一,陜南道教活動的中心。經歷代整修擴建,占在1.4萬多平方米的張良廟如今有大小九個院落,殿、堂、樓、閣、亭、廊、橋、榭等多類古建筑,150余間房舍。主要景觀有牌樓、進履橋、大……[詳細] |
![]() | 勉縣武侯祠AAAA ![]() 武侯祠位于勉縣縣城108國道邊,是陜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3-旅游景區。武侯祠始建于蜀漢景耀六年(公元263年),距今已有1200多年的歷史,是全國最早,也是唯一由皇帝下詔修建的武侯祠,故有“天下第一武侯祠”之稱。武侯祠占地50余畝,呈南北布局,中軸線直穿七進,大都三院并連,現有古建筑28座100余間,規模雄偉,為陜南較大的古建筑群。歷代均有修葺,唐、元、明、清都進行過多次大規模的維修,目前保留下來的建筑大都保留清代風格。武侯祠因其歷史悠久,故歷代名人、墨客留下的墨跡甚多,唐李商隱、宋陸游、……[詳細] |
![]() | 漢中民俗園漢中民俗園地處宗營鎮萬畝花卉苗木基地旁邊,占地200多畝,以弘揚民俗文化為宗旨,融園林藝術和傳統建筑于一體,體現出鮮明的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因此人們說這里是了解漢中這方熱土的一個重要窗口。據《史記》記載,秦厲共公26年“左庶長城南鄭”,也就是說在公元前451年,漢中就首次筑城。公元前206年,項羽分封劉邦為漢王,都南鄭,漢臺便是其王宮遺址。劉邦自漢中興兵而得天下,創立了西漢王朝,發展經濟,開疆拓土,聲威大振。此后,華夏民族開始被周邊國家稱為漢人,從而衍生出漢族、漢文化等一系列稱謂,漢中……[詳細] |
![]() | 蔡倫墓祠AAA ![]() 國家AAA級景區,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位于陜西省漢中市洋縣城東10公里的龍亭鎮。這里古柏參天,殿宇櫛比,碑石林立,風景秀麗而幽靜。我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造紙術的發明者蔡倫就長眠在這里,千百年來在這里接受著子孫的頂禮膜拜,是海內外一切追求文明與進步的人們參觀朝拜的圣地。 蔡倫墓冢巍峨高聳,壯觀異常。在古木掩映之中,墓前的石碑、石羊、翁仲一字排開,“蔡倫譜系碑”,記載著蔡倫家族的歷史沿革。墓前還有趙樸初手書“蔡倫墓”的祭亭與-元老著名書法家于右任手書“蔡倫墓”匾額垂花門。蔡倫墓后為“明月池”,……[詳細] |
![]() | 朱鹮國家級自然保護區AAA ![]() 國家AAA級景區,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省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位于陜西省漢中市洋縣城北3公里,與108國道、西漢高速公路洋縣縣城出口相接。是集自然保護區與科研、朱鹮保護與觀賞、游覽、會務、水上娛樂、休閑、度假為一體的綜合性生態旅游區。1983年陜西省政府批準建立省級保護站,2005年7月國務院批準建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保護區總面積375平方公里。區內溝壑縱橫、山川溪流眾多、森林茂密、濕地面積大。朱鹮是世界最瀕危的鳥類,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有“東方寶石”之稱,2003年朱鹮被陜西省政府確定為陜西省省鳥![詳細] |
![]() | 漢中南湖AAA 南湖風景區是國家“AAA”級旅游區,陜西省十大自然生態旅游區,有七溝八梁、六十八座山頭,這里“青山碧水,松濤竹海,鳥語花香”,有陜西第一湖的美譽。南湖景區始建于1954年,是以山水自然景觀見長的自然風景區。景區面積6.5平方公里,水面5700畝,湖水迂回于七山八溝之間,山清水秀,鳥語花香,亭立榭臥,為漢中近郊的一處幽美的游覽勝地。南湖風景區湖面碧翠如染,湖水被七山八溝截分,形成了六七十個大小不一的湖面,大的上百畝,小的四五十畝,湖與湖相連,當游船快速行駛在寬闊的湖面上時,山影、云影、樹影一齊在湖……[詳細] |
![]() | 駱家壩古鎮AAA 駱家壩又稱驚軍壩,在漢代就有了駐軍,國遇夜驚軍隊而得名,是自古入川的重要集鎮,后國商賈在此倒換騾馬而更名駱鎮。駱家壩革命歷史悠久,早在清嘉慶初年白連教起義軍扎營徐家寨(馬兒崖),位于駱鎮以西2km處,1932年12月紅二十九軍在此建立,點燃了陜南紅么革命的圣火,震驚陜南的“馬兒崖事變”就發生在這里。這里也是紅色交通線的重要驛站,紅軍歷史上有名的“鐘家溝會議”就在這里召開。1934年10月徐向前率中國工農紅軍第四方面軍實行戰略大轉移,撤離鄂豫皖革命根據地,途經西鄉,軍部就設在鐘家溝的玄天觀中,同時……[詳細] |
![]() | 漢中博物館AAA 漢中博物館,也稱漢中市博物館,成立于1958年11月9日,是漢中市一座綜合性地方歷史博物館,被列為陜西省十大博物館之一。館內設有石門漢魏十三品、古褒斜棧道、漢中漢代史跡、漢中宋墓出土文物、古代名人字畫、館藏宗教造像藝術、漢中近代革命史跡專題陳列。1958年,漢中市博物館成立,以漢臺為館址。在黨和政府的關懷下,幾經修繕,面貌煥然一新,成為初具規模的地方綜合性歷史博物館。館內設有石門漢魏十三品、古褒斜棧道、漢中漢代史跡、漢中宋墓出土文物、古代名人字畫、館藏宗教造像藝術、漢中近代革命史跡專題陳列。歷年……[詳細] |
![]() | 漢中天臺國家森林公園AAA ![]() 漢中天臺國家森林公園北依秦嶺,南俯漢中盆地,位于漢中市城區以北18公里處,是一處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俱佳的城郊型森林公園,總面積3674公頃,轄天臺山、啞姑山、太白、石堰四大景區108處景點。天臺山和啞姑山分別為陜南著名的道教和佛教圣地,為省級風景名勝區。天臺山山勢巍峨,山頂平坦如臺,故曰天臺。被譽為陜南第一名山,集“奇、險、古、秀”于一體,山勢雄偉,陡峭險峻,層巒疊嶂,氣勢狀觀。有飛仙靈崖、梅花古碑、琴泉雅奏、避灘地穴、岱頂風光等著名的人文、自然景觀,登主峰岱頂,北眺秦嶺翠峰,南瞰漢中盆地,令人……[詳細] |
![]() | 張騫紀念館(張騫墓)AAA ![]() 張騫紀念館位于距縣城3公里處的博望鎮饒家營村,國家AA級旅游景區,是依托漢博望侯張騫之墓而建的人文景觀。館內林木蔭翳,花草繁茂,隨處可憩可游,有張騫遺冢、漢代石虎、雙面石碑、仿漢闕樓、仿古大殿等景觀。張騫墓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墓冢座北朝南,南北長35.6米,東西寬20米,高5米,呈覆斗形,四周古柏參天,竹影婆娑。2007年被列入“絲綢之路”跨國聯合申報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錄。張騫,西漢時期著名的外交家、探險家,“絲綢之路”的開拓者,其故里在漢中城固縣城南2公里處漢江之濱的博望村。墓地在縣城西2……[詳細] |
![]() | 南沙湖景區AAA ![]() 南沙湖景區距縣城15公里,國家AAA級旅游景區、國家水利風景區、國際路亞基地。景區群山環抱,碧波蕩漾,風光旖旎,山水林立,萬鷺棲息。有地母廟、回龍寺、湖心孤島、柳樹林等景觀。進入景區,或林蔭漫步,尋地母源頭;或鏡湖泛舟,南沙聽濤,是理想的桃源仙境、天然氧吧![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