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榆林佳縣白云山AAAA 白云山位于陜北佳縣城南5公里的黃河之濱,因山上建有古跡白云觀,山下黃河峽谷風貌奇異而聞名。白云觀始建于宋代,主建于明清。明萬歷四十六年,萬歷皇帝朱翊鈞給白云山親頒圣旨一道,親賜御制《道藏》4726卷,從此聲名大震,當地官民信士大興土木,營造道觀,后歷代皆有擴建修葺。白云山古稱雙龍嶺,亦叫嵯峨嶺,后因終年白云繚繞,而稱白云山,廟也因“山門無鎖白云封”而叫白云觀。目前白云觀的建筑以道為主,兼有佛、儒教廟宇,有各類古建99處,并存有雕塑、繪畫、書法、音樂等文化精萃,是全國著名的道教圣地,西北地區最大的……[詳細] |
![]() | 神木紅堿淖AAAA ![]() 紅堿淖風景名勝區位于神木縣西北部神府、東勝煤田腹地。1995年被省政府確定為省級風景名勝區。紅堿淖的淖是蒙古族語,意思是水泊、湖泊。景區似三角形,東西最寬處10公里,南北最長處12公里,水面面積67平方公里。屬高原性內陸湖,是中國最大的沙漠淡水湖。紅堿淖四周生態環境良好,東側有天然牧場爾林兔草原,水草豐盛,牛羊成群。南北兩側以沙丘、灘地為主,灘地上足以沙柳為主的大面積固沙防風林帶,沙丘多已固定。紅堿淖盛產多種淡水魚類。紅堿淖風景名勝區的自然生態環境為許多候鳥提供了理想的棲息地,共有30余種野生禽……[詳細] |
![]() | 神木二郎山AAAA 神木二郎山俗稱西山,也稱“駝峰山”,位于榆林神木縣城西1公里處。二郎山山勢蜿蜒,巍峨險峻?咭昂、禿尾河會流于山前,古長城穿行于山后。西邊沙石相間,果林成片,東面石壁陡峭,松柏挺立。明代正德十三年(1518年),武宗皇帝曾來此山,他觀山狀如似筆架,所以將此山御之曰:“筆架山”。后來,文人學士來此,有觀其貌似駝峰,故多稱“駝峰山”。在二郎山前后相近的山脊上,就地勢分布著100多座殿、廟、亭、閣,如八仙洞、地藏洞、三身佛洞、浩然亭、二郎廟、諸神殿、三教殿、玉皇閣、娘娘廟等。這些古建筑疏密相間,布局錯……[詳細] |
![]() | 疏屬山AAA 疏屬山文化旅游景區位于綏德縣城,海拔893m,兩河相擁山。秦代,上郡為邊塞防御匈奴的軍事要地,故派秦皇子扶蘇在此監軍并設府于疏屬山,扶蘇含冤自刎后埋葬于此,解放戰爭時期,綏德警備區司令部設置于疏屬山上,成為指揮作戰的戰略中心,山上有秦皇子扶蘇墓及扶蘇祠、漢畫像石館、綏德警備區司令部舊址,山腳下有李子洲故居、綏德地委舊址、子洲圖書館,四周散布著獨具特色的窯洞四合院,明顯的區位優勢,豐富的旅游資源,是文化旅游開發的理想之地。疏屬山文化旅游景區規劃總面積約31公頃,根據其區位條件、地貌特點、旅游資源性……[詳細] |
![]() | 陜北民俗文化大觀園AAA 陜北民俗文化大觀園景區,位于神木縣木瓜梁村,距縣城9公里,陜北民俗文化大觀園以陜北民俗文化為主題,以發展特色旅游、展示陜北文化特色、反映陜北風情為內容,神木縣大觀園內建有農耕體驗、陜北文化展示、窯洞賓館接待、水療健身、拓展訓練、文化娛樂和林間休閑等功能區域,游客可通過吃、看、玩、學等方式實地體驗和了解地道的陜北飲食、農耕文化、民俗風情等。園區劃分為大門景觀區、會議中心區、民俗文化區、服務接待區、農耕文化體驗區、大棚種植區、林果休閑區、康體游樂區和辦公區、員工生活區共10個功能分區。游客可在陜北民……[詳細] |
![]() | 靖邊五臺森林公園AAA 靖邊五臺森林公園,位于縣城東郊迎賓大道,規劃總面積為6000畝左右,總投資2.2億元。走進森林公園,造型別致的公園進入口給人全新的感覺。筆直的道路兩旁郁郁蔥蔥的樹木讓人仿佛置身綠色的海洋。幽幽小徑四通八達延伸深林間。2010年,靖邊縣在啟動建設五臺森林公園的同時,大幅增加了這一地帶的綠化面積。通過這一公園的建設,使群眾有了更多休閑、娛樂的好去處,也為靖邊縣城構筑起一道天然的生態綠色屏障。據了解,公園已建成博物館、中心廣場和生態停車場,鋪設了園內一、二級道路。此外,還建造了長城烽火臺、十二生肖雕塑……[詳細] |
![]() | 補浪河女子民兵治沙連AAA 補浪河女子民兵治沙連位于榆陽區大水灣村。西鄰曹家峁村,南接補浪河村,東北接省不扣村。南北長2.45公里,東西寬1.4公里,總面積4400畝,土地權屬為集體所有。建連初,54名平均年齡只有18歲的姑娘組建成補浪河女子民兵治沙連的前身“長城姑娘治沙連”,開啟了治沙造林的艱難征程。截止目前,補浪河女子民兵治沙連累計推平沙丘800多座,營造防風固沙林帶35條,修引水渠35公里,打機井36眼,種植900多畝畜草、420多畝花棒等沙生植物,種植經濟林、彩葉林各300畝,栽植樟子松3000畝、柳樹和楊樹35萬……[詳細] |
![]() | 榆林黑龍潭AAA 陜西省榆林市黑龍潭位于西(安)包(頭)公路沿線,榆林市70公里紅柳灘村東一深山幽谷中,谷中九潭連環,泉流活躍,俗稱九龍潭,明朝正德年間(1506-1521)因修建起龍王廟,故改名黑龍潭,清光緒十年(1884),民國21年(1932)曾幾度重修擴建,規模煥然,廟內旌傘林立,匾額爭懸。黑龍廟座鎮北鋒,濯足龍潭,正殿、卷棚、鐘樓、鼓樓、石獅、石階、旗桿、牌樓、樂樓隨山而列,渾然自如。廟西側有一懸崖突兀,天生一卵形泉口,經6寸許,深不可側,俗稱“海眼”,常年涓流細滴,如珍珠連串,稱“龍穴藏珍”,為榆林八……[詳細] |
![]() | 金雞沙生態旅游區AAA 金雞沙生態旅游區金雞沙生態旅游區位于陜西省靖邊縣東坑鎮金雞沙村,距縣城35公里,吳定高速、307國道北15公里,從縣城驅車40分鐘可達,距全國勞模治沙英雄牛玉琴的全國農業旅游示范區3公里。金雞沙生態景區憑借“藍天、碧水、金沙”的天然生態環境,經過近年的精心開發,已逐漸成為靖邊的一處集吃、住、游、娛于一身的休閑娛樂的好去處。從2007年開始,景區多方面籌集資金3000多萬元,用于旅游開發及庫區基礎設施建設,現已完成景區服務區、水上娛樂區、沙漠娛樂區、蒙古風情餐飲區等項目建設,同時完成了部分綠化、完……[詳細] |
![]() | 榆林紅石峽生態公園AAA 紅石峽生態公園位于陜北歷史文化名城——九邊重鎮榆林城北二公里處,它的歷史和地理位置自古以來是漢民族與北方游牧民族必爭的邊關要塞,是黃土高原的北端與毛烏素沙漠及鄂爾多斯臺地南緣結合部,也是黃土地農耕文明與蒙古大草原游牧文化的接壤地帶,大漠與邊地風光、黃土與蒙-情盡收眼底。紅石峽生態公園由內外景觀兩部分主體構成,園內又星羅棋布八大景點。它的外部景觀壯麗、雄奇,它的內部景觀則仿佛一處置身烽煙之下的歷史和自然的世外桃源,并形成它外雄內秀的氣質與風姿。[1] 紅石峽生態公園是塞上自然人文名勝紅石峽系列景觀……[詳細] |
![]() | 小河會議舊址AAA ![]() 小河會議舊址[1] 分為毛澤東同志舊居、司令部舊址(小河會議舊址)、“七一”紀念大會舊址等幾部分。小河會議舊址在1997年被省委確定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2003年被省政府公布為第四批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2年被延安干部學院列為現場體驗教學點,是榆林市第一批市級革命傳統教育基地。2016年12月,小河會議舊址被列入全國紅色旅游經典景區名錄.1947年,毛澤東等老一輩革命家轉戰陜北,從1947年6月8日至9日、6月17日至8月1日,毛主席他們在靖邊小河生活戰斗了47個日夜。6月7日,黨中央冒……[詳細] |
![]() | 子洲西峰寺AAA ![]() 子洲縣瓜園則灣鄉政府東北2公里處有一塊山地,名叫蘆草壇,其上有一西峰寺,依山而建。北臨乏牛山,西北與柏全山相望。蘆草壇雖不雄偉壯觀,卻也峻峭,人若站于其頂眺望,視野倒也開闊,更因其西峰寺而遐邇聞名。西峰寺坐西北面東南,占地約3畝,一個獨院。正殿由三孔拱形洞組成,純磚結構,頂呈硬山式,用黃色琉璃瓦鋪頂,飛檐翹角,獸頭獨尊,遙遙相望,頂上中有三層小0,獨特精致,引人注目。正殿走廊四柱支撐,朱柱彩壁,畫棟雕梁,十分生動。殿堂主奉三圣母娘娘,粉面金身,端坐蓮花壇,背靠火焰山,端莊自然,光彩照人。兩側陪坐……[詳細] |
![]() | 李自成行宮AAA ![]() 李自成行宮位于陜西省米脂縣城北盤龍山南麓,210國道、西包鐵路沿線,無定河東岸,北接榆林、神木、包頭,南連綏德、延安、西安,東達佳縣、山西,西達靖邊、定邊、銀川。是陜北文物旅游的主要景區之一。行宮占地面積11385平方米,建筑面積4600平方米,主要建筑由樂樓、梅花亭、捧圣樓、二天門、攬勝樓(后改玉皇閣)、啟祥殿(正殿)、兆慶宮(寢殿)七大部分組成。整個群體建筑依山造勢分臺而筑,層層迭迭,櫛比鱗次。行宮布局嚴謹和諧、排列變化有序,玲瓏的山,陡立的石階,巍峨的殿堂,遠處眺望,猶如巨龍騰飛,雄偉壯觀……[詳細] |
![]() | 榆林圣都樂園AAA 榆林圣都樂園是全開放式的主題公園,在祖國迎來65周年的生日那天圣都樂園將隆重開業。圣都樂園是榆林市濱河公園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是一個全新的現代化體驗式主題樂園。89米摩天輪是西北五省第一高,六環過山車是中國首例,還有中國最長的太空漫步也在園內首現,首次登陸榆林的大擺錘、雙層豪華轉馬、神舟飛碟等都將是樂園的亮點。為了和樂園的設備相對應,園內還有許多景觀小品,當你走進園內,每個角落景色都各不相同。同時樂園內又投巨資引進國內外超豪華室內游樂21余項,有3D狩獵、兒童耍戲、憤怒的小鳥等,室內聲光電技術也是……[詳細] |
![]() | 佳縣赤牛坬民俗文化村AAA 赤牛坬村位于佳縣城南40公里的黃河近岸,四面龜山懷抱,棗林層疊,氣韻生動;明清老村,錯落有致,輾轉騰挪,古樸厚重;新村逶迤延展,綠樹掩映,步步入景。全村282戶,1008人,棗林面積2100畝,是全市第一批社會主義新農村示范村,市級文明村,市級十大鄉村旅游示范村,市級新型農村社區建設示范村,省級文明村,省級生態村,全省最具影響力區域,中國“美麗鄉村”創建示范村,中國鄉村旅游模范村。赤牛坬村始于至元,綿延八百年,民俗文化底蘊深厚。赤牛坬博物館囊括了陜北物質民俗、精神民俗、社會民俗的諸多方面,共有展……[詳細] |
![]() | 綏德文化廣場AAA 耿永飛仔 陜北不僅是地理概念,更重要的是文化概念,鑲嵌于陜北文化富集地的綏德,在縣城中心位置修建了文化廣場,展示綏德文化之渾厚底蘊和蓬勃朝氣。矗立于廣場中心以石雕匠人為主體的勞動人民群聚雕像,被著名畫家、黃土畫派創始人劉文西命名為基石,并親筆題寫立碑。此“基石”二字恰好精準無誤地道出了勞動人民是江山社稷的根基;道出了勞動人民是綏德政治經濟文化的主體;道出了石雕文化是綏德民間文化的根脈。此作品將劉文西畫中的典型人物形象抽離,經過清華大學美術系的再創作,第一次把劉文西的黃土畫變為雕塑作品,這……[詳細] |
![]() | 紅石峽AAA 游覽所需要的大致時間:一個半小時左右,全長2000米,單行線景點。紅石峽(溫盤峪)位于子房湖南,峪內夏日涼爽宜人,隆冬苔卉蒔草翠,故稱紅石峽。它集泉瀑溪潭澗諸景于一谷,融雄險奇幽諸美于一體,被風景園林專家稱贊為“自然山水精品廊”。谷里分布“首龍潭”、“黑龍潭”、“青龍潭”、“黃龍潭”、“臥龍潭”“眠龍潭”、“醒龍潭”、“子龍潭”、“游龍潭”,構成“九龍溪”。還有“幽瀑”、“穿石洞”、“相吻石”、“雙獅汲水”、“孔雀開屏”、“棋盤石”等景觀。谷口南端有一狹窄的峽谷稱為“一線天”,且有瀑高50余米的……[詳細] |
![]() | 鎮北臺AAA 俗有“東有山海關,西有嘉峪關,中有鎮北臺”、“鎮北臺連著八達嶺”之說,鎮北臺被譽為長城第一臺,位于榆林城北4.5公里處的紅山之上。鎮北臺,為明萬歷三十五年(1607)四月至次年七月,延綏鎮巡撫涂宗浚為保護設在附近長城邊上蒙漢互市的紅山市,在紅山之頂修筑成明長城上最大的軍事瞭望臺,號稱長城第一臺,迄今已有近400年的歷史。鎮北臺建筑呈正方梯形,為疊4層逐層遞縮而成,總高度為28.5米,方正整齊,雄偉壯觀,登臺頂端,榆林千里景物一覽無遺,盡收眼底。第一層臺基座,北長82米,南長76米,東西各長64米……[詳細] |
![]() | 麟州故城位于陜西省榆林市神木縣店塔鎮楊城村西北部的楊城山上。麟州城始建于唐代開元十二年(公元724),廢棄于明代正統八年(公元1443),歷時719年。五代麟州刺史楊宏信及其長子楊重勛和其孫楊光,世代守衛著麟州,抵御契丹、西夏守衛國土。而楊宏信的次子楊業和其孫楊延昭均為宋代名將,在山西朔州北距契丹,稱雄一方。由于麟州故城與楊家將的淵源關系,后代人們懷著對楊氏英雄的崇敬心情,將此城稱為楊家城,延續至今。去年7月到10月,陜西省考古研究院與榆林市考古隊對麟州故城遺址進行了考古調查、勘探與測繪。麟州城……[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