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岡仁波齊AAAA 通稱雪靈山。在普蘭縣圣湖瑪旁雍錯以北。是岡底斯山的主峰,海拔6656米。為著名的佛教圣地之一。在瑪旁雍錯之北,峰頂四季冰雪覆蓋,山峰四壁對稱,呈圓冠金字塔關,峰上空常是白云繚繞,愈發顯得神秘莫測。轉山一圈距離為51公里,周圍有八座寺廟。阿里地區的四大河——馬泉河、獅泉河、象泉河、孔雀河,就從岡仁波奇四方流下,同時,各教派認為他們的神都與這座山峰有著聯系。在佛教中,它是由金、銀、琉璃和玻璃四寶構成,由七金山七香海及十二部洲所圍成的須彌山,象征著整個佛教宇宙的中心;在藏族苯教中,它是三百六十位神靈居……[詳細] |
![]() | 神山圣湖景區AAAA 神山圣湖位于岡仁波齊雪峰附近,發育了獅泉河、馬泉河、象泉河和孔雀河。它們分別是印度河、雅魯藏布江(布拉馬普特拉河)、薩特萊杰河和恒河的上源。印度教和藏傳佛教徒都視其為“神山”。在神山以南納木那尼雪峰北側,有一面積412平方公里、海拔4587米的高源淡水湖泊。天晴時湖水蔚藍,雪峰倒映其中,景色奇美。藏文史料記載此為漢族神話傳說中的西王母居住的“瑤池”,印度都筆藏傳佛教徒稱其為“圣湖”。每年夏季,印度、尼泊爾和西藏的香客紛紛到此朝圣沐浴以求功德![詳細] |
![]() | 東嘎皮央AAA 這是在1992年才被發現的石窟壁畫遺址,位于扎達以北40公里處,是中國迄今發現的規模最大的佛教古窟遺址。東嘎是扎達縣的一個靠山臨水,只有十幾戶人家的小村莊,在“古格王國”遺址西北約40千米。東嘎石窟散布在東嘎村北面斷崖上,路上能看到山上密密麻麻的洞窟,F存洞穴接近200個,延綿2千米,儼如蜂巢。其中繪有精美壁畫的幾個窟洞,集中在東面一片呈“U”字形的山崖上?脊殴ぷ髡咚l掘的東嘎洞窟和皮央洞窟就在東嘎村和相鄰的皮央村附近的土石山崖上,這是西藏迄今為止發現的最大一處佛教石窟遺址。集中在半山腰的3個……[詳細] |
![]() | 穹窿銀城AAA 穹窿銀色城堡是最著名的古象雄遺跡。古象雄王國分上、中、下3門的上門所在地,有古象雄18王國的城堡之首象雄銀城遺址。據記載,苯教創始人大覺者西繞米襖誕生于公元前16017年。據《萬部論》記載,大覺者西繞米襖騎著大鵬鳥到世間去傳法,第一個降在象雄地方,故有苯教之早象雄之說。那時象雄國王也稱為象雄苯教王。在此修建宮殿,宮殿周圍修建十八個小殿,十八個小殿周圍修建了三百六十神殿,神殿周圍又修建了一千零八個供塔。穹隆銀城地基為金、四壁為銀、門門為鐵、四門為海螺、四角為瑪瑙、女墻為銅等。在所有苯教修行地中最為……[詳細] |
![]() | 直達布日寺AAA ![]() 直達布日寺,在阿里的地區這噶爾縣境內,位于縣駐地東南的門土區,距崗仁波欽神山60公里。直達布日寺由寧瑪派高僧多扎-·曲尼桑布始建。按照寧瑪0(寧瑪派的根本教法,亦稱“大圓勝會”。舊密說心性自體性空為法身,自性光明為報身,大悲普照為化身,三身一切功德任運圓滿,即是諸法真實理趨,故名“0”)之說法,此地是地下八政之一,系金剛亥母宮。后由不丹噶舉派掌管,改宗噶舉派。1947年被哈薩克人毀后又由此迪-益西班丹重修,并任住持;隨后該寺又成為普蘭謝佩林寺的分寺,但仍奉噶舉派。寺內主供蓮花生大師(梵文名“帕達……[詳細] |
![]() | 古如江寺AAA ![]() 古如江寺,在阿里地區之噶爾縣境內,位于縣駐地東南、門土區的門色鄉。寺廟依山傍水,環境幽靜。古如江寺是阿里地區境仙惟一的一座本教寺廟,坐落在象雄瓊欽崩巴山麓,朗欽藏布河源3條支流在其附近相匯。這里最著名的古象雄遺址是:古象雄王國分上、中、下三門的上門所在地,有古象雄十八王國(即象雄十八部)的城堡之首象雄瓊隆銀城遺址,本教始祖辛饒彌沃就誕生于這一帶,是本教的發源地。辛饒·彌沃是本教的鼻祖,系古象雄的王子,父王名杰本妥噶爾,母后名堯希杰協瑪。曾納妃,生8子。據藏文文獻記載:辛饒·彌沃在各種原始本教的基……[詳細] |
![]() | 皮央東嘎石窟遺址AAA ![]() 西藏阿里東嘎石窟遺址位于西藏西部阿里地區札達縣城以北30余公里的東噶村,海拔為4100米左右。西藏古格時代的宗教藝術遺存較多。主要有,古格王國遺址的白廟和紅廟中的壁畫、札達托林寺壁畫、東嘎皮央石窟遺址壁畫、札達喀則聶拉康石窟壁畫等。有關考古資料介紹,東嘎石窟是西藏西部后弘期早期佛教文化復興期的主要藝術遺存之一,是現存古代谷歌王國石窟群中規模最大一處,是目前所發現海拔最高、壁畫面積最多的高原石窟群、也是西藏西部保存較完好、內容較豐富的石窟壁畫之一。東嘎石窟壁畫里除了常見的佛像、菩薩、護法神、曼陀羅……[詳細] |
![]() | 扎西崗寺AAA ![]() 扎西崗寺在噶爾縣境內,位于扎西崗鄉所在的一個小山丘上。由拉達-達倉瓦創建。17世紀改宗格魯派,屬色拉寺吉扎倉分寺,由托林寺法臺掌管!拔母铩睍r被毀,1985年重建。主要建筑有措康、普那貢康、嘎居康等大小扎倉4個及茶館等附屬建筑,主供“覺沃”三尊佛像、大小噶當佛塔212座、各類唐卡1008幅等,F有-4人和管理人員2名![詳細] |
![]() | 扎日南木錯AAA 扎日南木錯位于措勤縣磁石鄉格瑪村北部,距縣城向東約25公里。該湖屬于阿里地區面積最大、海拔最高的湖,也是西藏自治區第三大湖泊。湖面面積為1024平方公里,湖面海拔4613米,東西長近54公里,南北寬約20公里,流域面積有16430平方公里。關于扎日南木錯的形成,有一個古老的傳說。傳說這個地方過去是一個很大的牧民部落,全部落的牧民都從一個小小的水井取水,這里的喇嘛囑咐部落的百姓每次取水一定不能忘了蓋上井蓋。有一次,村里的一個老人趕著羊去農區做鹽糧交易。返回來時,他的妻子在取水時看到老人回家非常高興……[詳細] |
![]() | 托林寺AAA ![]() 托林寺位于阿里扎達縣境內,象泉河旁邊,是11世紀初由古格王益西沃修建而成的。由于古格王朝的大力興佛,托林寺便逐漸成為當時的佛教中心,其規模和形制都仿照前藏的桑耶寺所建。幾百多年以來,托林寺雖然歷經各種自然和人為的破壞,但至今仍是殿宇林立,佛塔高聳。交通位于扎達縣北,徒步即可到達,距離武裝部招待所約300米。托林寺為國家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它位于西藏自治區阿里地區札達縣所在地托林鎮,距離阿里地區所在地獅泉河鎮250公里左右,是著名的佛教古寺。它由古格王子意西沃于11世紀初創建!巴辛帧币庾g為飛……[詳細] |
![]() | 科迦寺(科伽寺)AAA ![]() 藏傳佛教薩迦派寺院。位于西藏自治區阿里地區普蘭縣科迦村?棋,系藏語“定居”之意。996年由大譯師仁欽桑布創建?棋却逡运聻橹行慕ㄔ,呈東西向布局。據記載,先有科迦寺后有科迦村,村因寺而得名?棋人率瞧仗m縣大寺,歷史悠久,在當地享有盛名,每年都有阿里地區札達、噶爾等縣及境外尼泊爾的信徒前來朝拜!拔母铩逼陂g,寺院文物、建筑遭到嚴重破壞,部分建筑被毀,殿內塑像、壁畫受損嚴重。20世紀80年代以后,對古建筑陸續進行維修,修復了瑪尼拉康等建筑。2001年6月25日,科迦寺作為公元996年的古建筑,被國……[詳細] |
![]() | 班公湖AAA 班公湖海拔4242米,是高原上的內陸湖,大部分位于我國西藏阿里日土縣,小部分在克什米爾地區境內。這的奇特之處在于:湖水由東向西依次為淡水、半咸水、咸水。位于我國境內的湖水水色碧綠,水質好,物產豐美,盛產味美的高原鯉科裂腹裸魚。班公湖藏語稱“錯木昂拉仁波”,意為“明媚而狹長的湖”。它東西長155公里,南北窄,最寬處有15公里,最窄處只有40米,水深57米,湖水清澈,藍得令人心醉。湖上分布著大小島嶼,其中最著名的當數世界海拔最高的鳥島。湖岸四周有早期文明遺跡。位于中印邊境的班公錯是著名的“天鵝湖”,……[詳細] |
![]() | 阿里古格王朝遺址AAA ![]() 古格王朝遺址位于西藏阿里地區札達縣托林鎮,9世紀中葉,吐蕃王朝崩散,部分王室后人逃往阿里,建立了三個小王國,其中德祖袞在10世紀前后建立古格王朝。巍峨的古格故城坐落于阿里扎達縣扎布讓區境內托林鎮西北的象泉河南岸,距縣城19公里。為曾經擁有百萬之眾的-的吐蕃王室后裔所建,偏居此地700余年,傳承20余代國王,距今有1300年的歷史,于十七世紀滅亡,給后人留下了無數珍貴的文物和歷史資料。2014年10月1日,西藏阿里地區札達縣文物局稱,歷時3年多的古格王朝遺址修繕保護工程已全面完工。位于阿里地區的一……[詳細] |
![]() | 在西藏阿里地區普蘭縣城東35公里、崗仁波齊峰之南。其周圍自然風景非常美麗,自古以來佛教信徒都把它看作是圣地“世界中心”,是中國湖水透明度最大的淡水湖,藏地所稱三大“神湖”之一。它也是亞洲四大河流的發源地。古象雄佛法雍仲本教《象雄大藏經,俱舍論》中所記載的“四大江水之源”指的就是圣湖之母瑪旁雍措。東為馬泉河,南為孔雀河,西為象泉河,北為獅泉河!艾斉杂捍搿--“不可戰勝的碧玉之湖”,藏語里“瑪旁”就是不敗,無不勝的意思,斉杂哄e最早名為“瑪垂”,或“瑪垂錯”,是雍仲本教中廣財龍王的名字。佛教經典說……[詳細] |
![]() | 阿里對外的經貿活動主要集中在普蘭縣的唐嘎國際市場。普蘭位于西藏阿里地區的南部,面積1.56萬平方公里,它緊鄰印度、尼泊爾,有著414公里長的邊境線,21條邊界自然通道,是西藏的西南門戶。普蘭縣分新舊兩城,兩城之間距離約2公里, 阿里四大河流之一的孔雀河婉如一條玉帶從縣城旁流過,縣城海拔3900米,是全縣海拔最低的地方。由于這里地理位置的特殊性,邊貿活動由來已久,普蘭自古以來就是西藏重要的對外貿易通道,每年夏、冬季,印度、尼泊爾等地商人在普蘭“國際市場”逗留做生意,更使得普蘭具“國際性”色彩。通向……[詳細] |
![]() | 札達土林位于中國西藏阿里地區達縣境內,是札達縣最著名的地貌風光區。札達土林地貌發育最好的地區是以托林鎮為中心的大片地區,分布高度是海拔3750―4450米,其面積約888平方公里,札達土林分布的總面積約為2464平方公里,是世界上最典型、分布面積最大的第三系地層風化形成的土林。阿里札達土林大峽谷,位于西藏與印度交界的地方。壯美的土林地貌,是大自然滄海桑田億萬年變幻后的奇跡。方圓五百里的札達土林被茫茫雪山包圍,有著驚天地、泣鬼神的磅礴氣勢。從獅泉河沿日阿公路往南,行255公里進入象泉河谷,便抵阿里……[詳細] |
![]() | 納木那尼峰,藏民稱之為“圣母之山”或“神女峰”。海拔7694米,位于喜馬拉雅山西段,與海拔6638米的神山岡仁波齊峰遙遙相對。納木那尼峰方圓約200平方公里,主要有6條山脊。山脊線上有數十座6000米以上的山頭,高低錯落。西面的山脊呈扇狀由北向南排列,東面唯一的山脊被侵蝕成刃脊,十分陡峭,形成了高差近2000米的峭壁。相比而言,西面的坡度則較為和緩,峽谷間傾瀉著五條巨大的冰川,冰面上布滿了冰裂縫和冰陡崖。納木那尼峰具有我國西喜馬拉雅山最大冰川群,圍繞峰區的冰川由3條晶瑩透明的冰塔林組成,就像一座……[詳細] |
![]() | 走向神圣的阿里高原中國西藏的西部,有一塊號稱“世界屋脊的屋脊”的遼闊高原,它的海拔高度達4400米,總面積約占西藏的三分之一,但是,這里的人口密度,卻僅僅為每平方公里0.16人,境內縱橫分布著上千公里的“無人區”,成為本來就充滿著神秘感的西藏高原上最富有吸引力的一方秘境——這就是著名的阿里高原。如果打開地圖,可以在中國版圖的最西邊,找到今天阿里地區的首府獅泉河鎮,它的地理座標為北緯32°5,東經80°0’相距西藏自治區的首府拉薩1800公里。迄今為止,從拉薩到阿里還沒有開通空中航線,如果從拉薩出……[詳細] |
![]() | 夏崗江雪山位于措勤縣達雄鄉以北,距縣城有80公里,行政區屬措勤、申扎和改則三縣管轄。這里地勢高峻,海拔5000-6500米以上,夏崗江雪山主峰更高達6822米,高原獨特的自然風貌、人文景觀,成為境內外游客觀光、旅游、探險的理想之地。美麗的夏崗江雪山周邊,神奇的達娃湖、古老的布嘎寺、豐富的野生動物資源和原生態風光,都是令人心儀已久的好去處。夏崗江雪山還有一段凄美的傳說,據傳夏崗江雪山原來是一位美麗的少女,許配給了阿里有名的神山岡仁波齊做妃子。在遠嫁岡仁波齊途中,被一個陰險的老頭扎古郎(如今在改則縣……[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