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四川省 > 德陽市旅游

德陽市旅游景區

倒灣八卦谷古戰場
   四川著名的三國古戰場,古時劍南五關之一的白馬關。白馬關地處川西平原北部邊緣,三國時稱綿竹關,隋唐時稱鹿頭關,五代時始稱白馬關,沿用至今。作為古時蜀都的最后一道軍事屏障,自三國起到清代止,白馬關曾發生大的戰事百余次。其中最重要的當屬公元263年,諸葛亮的長子諸葛瞻、張飛之孫張遵率蜀軍血戰魏將鄧艾壯魂于此,導致關破綿竹失,劉禪降蜀漢亡。而我們今天要去的,就是發生這場戰爭占地面積1000余畝的倒灣八卦谷古戰場。倒灣八卦谷最大的特點是:石奇、林幽,整個景區內古木郁郁蒼蒼,巨石形態各異。置身其中,仿佛進入……[詳細]
三星堆
   四川廣漢南興鎮北,古老的馬牧河蜿蜒淌過,在三星堆村形成一月牙般彎道———月亮灣,河南岸是三個起伏相連的黃土堆與之相望,此即清《嘉慶漢州志》記載的“三星伴月堆”。這里就是古蜀先民生息繁衍之地———聞名中外的三星堆遺址。三星堆遺址面積達12平方公里廣闊,是四川境內目前所知一處范圍最廣、延續時間最長,文化內涵最為豐富的古蜀文化遺址。1988年1月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三星堆遺址的發現純屬偶然,但對三星堆遺址的發掘研究卻數十年持續不斷。1929年的一個春天,當地農民燕道誠在宅旁掏水溝時發現……[詳細]
綿竹年畫村(綿竹年畫博物館)
   中國綿竹年畫村,國家4A級旅游景區,景區統一按照四川民居風格與江南水鄉風格相結合的方式進行打造,是一處以年畫商品生產、加工基地建設為主,輔之以鄉村旅游功能,結合新農村建設的精品型鄉村民間工藝文化旅游景區。這座“年輕”的博物館誕生于1996年,是目前中國僅有的兩座專業年畫博物館之一,這是中國政府和地方政府為保護和傳承年畫這一古老民間藝術所做的努力。綿竹年畫博物館是一座現代感與傳統性完美結合的立體建筑,它以梯步形的構造呈現出中間高兩頭低的外觀。據說,設計者希望這樣能為中國年畫“步步升高、越發紅火”帶……[詳細]
醒園
   李調元是清代著名文學家、詩人、劇作家、藏書家,字羹堂,號雨村。雍正十二年十二月初五出生于安縣寶林鄉李家灣,也就是現在的羅江縣,病逝于嘉慶七年十二月二十一日,享年六十九。乾隆二十八年(1763)李調元進士及第,欽點為翰林庶吉士,授予吏部文選司主事,之后還擔任過廣東鄉試副考官、考功員外郎、廣東學政。乾隆五十年(1785)遭誣罷職回到四川,歸隱于醒園。李調元一生著述宏偉,內容涉及廣泛,代表作有《李調元詩集》、《雨村詩話》、《雨村詞話》,編輯刊印《函!、《續函!、《蠢翁詞》等異于前人佳作,別具一格![詳細]
范家大院
   “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币驗檫@句話,《岳陽樓記》成了北宋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范仲淹的千古名篇,至今為世人所傳誦,為后世無數立志“養天地正氣,法古今完人”的仁人志士所仰慕和效仿,同時他的后人也以此為人生信條立志、立業。清朝中葉,范仲淹長子范純佑在福建的后人隨著湖廣填四川的人群來到了四川,其中一部分輾轉來到了羅江縣御營鎮響石村,修房造屋,繁衍子孫,演繹范家故事。他們世代傳承祖先“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高尚情操,自力更生,奮發圖強,并帶動周圍的人……[詳細]
四川文化娛樂城
   這是城,因為3000畝山水四面相環,一座巍峨的山門雄踞山腰,恍若古老的邊關寒光正傳金柝。但這又不是城,她還有另一個名字:玄珠湖!扒М園林景作畫,萬種風情意寫詩”,這是四川文化娛樂城優美風光的寫照!拔幕狭⒆,娛樂上展開”,這是四川文化娛樂城的發展宗旨。她在3000畝大好山水的基礎上開發中外文化精華,開展豐富多彩的娛樂活動,成為塵世里的世外桃源,現代人的心靈居所。四川文化娛樂城濃郁的文化氛圍首先是建筑文化。它體現在建筑的整體布局、建筑風格與建筑特色上。西樓和水城以及古堡都屬西歐風格建筑,但又各……[詳細]
貴妃園
   貴妃園是在羅江復縣后,按照“文化立縣、旅游興縣”的發展思路,結合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和新農村建設,以發展旅游農業和觀光農業為突破口,借歷史名人楊貴妃與寶峰山、楊貴妃與貴妃棗的傳奇故事,以集中種植2000畝貴妃棗和新建六處與楊貴妃有關的景點為特色,打造的觀光農業新景區。景區內上千畝棗林和上千畝的松柏林郁郁蔥蔥,形成一座天然氧吧。景區內景點有貴妃紀念碑、妃望臺、貴妃池、貴妃祠墓、天諾閣、妃憩亭等景觀。整個景區內縱橫交錯的石板鋪成的小徑,同農家小院和交通要道相貫通,形成了一處感悟歷史文化、感悟農耕文化、緬……[詳細]
羅江寶峰寺
   寶峰寺位于羅江大霍山東麓,原為一姓余的四川按察使出資修建,但中途因病逝世,其夫人與女兒繼承他的遺志,四方募捐修建而成,于是大家稱之為“余家庵”。相傳寶峰寺始創于晉唐時代,自修建落成許多神奇迷離的故事便與之緊緊相隨。據說明代漢州人明本自小就是孤兒,有天在山中砍柴,讓驢載柴回家,因驢不走,明本生氣便砍驢的耳朵,當即血流遍地,明本幡然醒悟,入寶峰寺削發為僧,功行極苦。坐化這天,有人在瑩華山看見明本大師足穿一只草鞋上山,明本說他那只鞋掉在禪塌下面了,請捎個信讓他徒弟給送去。這人到了寶峰寺,寺內眾僧告知說……[詳細]
德陽孔廟
   位于德陽市中心南街?讖R又稱文廟,是祭把孔子的廟字?鬃,名丘,字仲尼,春秋時魯國人,是中國最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儒家學派創治人,世界文化名人。他創立的儒家學說,在漫長的中國計建社會,奉為正統思想,長達兩千多年。他彼統治者尊為“大成至圣先師”、“文宣王”等。最初的孔廟,是孔子居住過的“廟屋三間”。唐太宗貞觀四年詔令各州縣皆立孔廟,隨著儒象思想的傳播,孔廟還越出國界。歲月滄桑,人們始終對孔子保持一種特殊的尊崇,各地亦保留了不少孔廟。規模宏大、氣勢雄偉的德陽孔廟是我國西南地區保存完整、規![詳細]
劍南春酒坊遺址
   四川綿竹城關鎮劍南春酒坊遺址,即劍南春“天益老號”酒坊遺址最初是劍南春集團進行棋盤街兩側的平房拆遷工程,由于發現了歷史文物,迅即轉為“搶救式發掘”。2003年至2004年之間,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和德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多次對酒坊遺址進行發掘,最終用科學方法還原了“蜀中美酒”綿竹劍南春的釀酒工藝和昔日風貌,為中國酒文化代代傳承又奠定了一塊基石。四川綿竹在歷史上是一個釀酒大縣。據史料記載,宋代中央政府即在綿竹設酒務監官或酒務稅丞管理酒稅(《宋史·食貨志》)。綿竹縣志記載,明代綿竹酒業凋蔽,清康熙年……[詳細]
南塔寺
   南塔寺位于羅江城南的天臺山,古時候這里有墨香泉、上天梯、釣鰲臺、文筆峰、南塔等古跡,這里曾是明代羅江八景之一的“天臺秀色”,盧雍有詩贊曰:“城南繡嶺橫,嵐翠入江清。晴旭霞光爛,依稀是赤城”。清乾隆五年,羅江縣令王會嘉因感慨羅江已間隔80年無一人登賢書,乃補修天臺山之文筆峰,翌年秋李化楠中舉;乾隆十七年,羅江知縣孫法祖建南塔、文昌宮以培文風,并親自撰聯:“百代蒙麻綿甲第,六村賜福眺和平”,塔、廟建成,李調元、李鼎元、李驥元陸續中進士步入翰林,錢林虎、柴邦直、李本元等先后中舉,于是羅江人文蔚起,士林……[詳細]
太平廊橋
   羅江,源于龍門山脈的濘灅二水相蹙匯聚于城北云蓋山下,抱城而南,形如羅紋,因而取名羅紋江,羅江也因此而得名!皺M游太平廊橋,豎觀潺亭水城;西達龐統祠墓,東道玉京文山!绷_江風景秀麗,有游不盡的旅游景點,看不完的調元文化,如我們眼前的這座氣勢恢弘的古橋,因其意取名為“太平廊橋”,現在請大家隨我一起參觀!臼把a齋處】公元1742年,羅江縣令沈潛見東西兩岸行旅來往僅靠小船在江面通過,且隨時有船傾人喪的危險,便用自己的俸祿在東西兩岸各建一個木碼頭,并買一只大船以渡眾生。公元1753年,邑人謝子忠、李作美等……[詳細]
諸葛雙忠祠
   諸葛雙忠祠,是四川省重要的蜀漢遺跡之一。在成都武侯祠大殿內供奉有諸葛亮祖孫三代于一堂的塑像,而綿竹雙忠祠原有的塑像也是祖孫三代,前殿祀諸葛瞻父子,啟圣殿祀諸葛亮。成都、綿竹兩處祠堂展示了諸葛亮祖孫三代忠貞無二,“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高風亮節。后人景仰,多有題詠。史書載,諸葛瞻為諸葛亮47歲所生的長子,自幼“聰慧可愛”、“工書畫強識念”,才識敏捷,諸葛亮為使他成才,曾寫下著名的《誡子書》。諸葛瞻19歲時,娶劉禪之女為妻,拜騎都尉,歷任羽林中郎將,射聲校尉,待中,尚書仆射,加軍師將軍。諸葛瞻繼承了……[詳細]
中江南塔
   中江南塔又名“聯云塔”位于中江城南,朝陽南路北側,坐落在距地表高約30多米(航測海拔442.8米)的銅魚山頂。山腳北、東北鄰東溪河(御馬河),西南鄰朝陽南路。中江南塔始建于明神宗萬歷37年(公元1610年),為邑人明大理寺少卿宋興祖建,中江南塔坐南向北,平面呈八邊形,為八面體形九層樓閣式磚塔,通高30.2米。由于中江南塔歷史悠久,秀麗壯觀,高矗于東溪之濱,連同周圍山色一起自古即為中江八景之一而備受世人贊美,清人楹聯“東河水匯西河水,南塔云聯北塔云”正是其真實寫照,至今未曾修葺,現保存基本完好。中……[詳細]
潺亭水城
   潺亭水城位于我縣濱河西路,北起升平橋,南至太平橋,總長約1.2公里,占地50余畝,工程總投資4000余萬元,這是我縣按照“文化立縣、旅游興縣”的發展思路,以文化旅游為突破口,實現城鄉經濟共融,建設活力、幸福新羅江為舉措打造的重點工程。建筑內容包括:風雨長廊、碼頭、古戲臺、牌坊、文峰雙塔、太平廊橋等。潺亭水城的牌坊,牌坊仿晚清風格建造而成,整個建筑古色古香,巍然壯麗。牌坊上“潺亭水城”四個大字,是由四川省書協主席何應輝所寫。牌坊的柱頭上掛的兩幅聯,這是大家都知道的羅江大才子、巴蜀文壇泰斗李調元的作……[詳細]
中江壽寧寺
   壽寧寺位于四川省中江縣城西側,北靠蔥籠陡峭的樓妙山,而監清澈明凈的凱江河,與縣城南北二塔爭輝,同城東魁山相映。寺后樓妙山北有古跡“玉局洞”,寺前有中江八景之一的“樓妙飛韋”,吸引著拜佛參觀的群眾來此登高眺望。 清代邑訓導左凝登樓妙山有詩云:“尋常極目嘆崔嵬,此曰登監實異哉。四面群峰呈畫譜,一灣流水倒瑤臺。燕隨春風高低舞,風送松聲遠近來?纯礋熛紡牡仄,不知身在彩云堆!绷攘葦嫡Z,色畫出樓妙山秀麗風光。名字由來壽寧寺原名“圣壽寺”,建于隋朝皇泰二年(619年)。該寺現所在地原為樓妙山古剎舊址![詳細]
孝泉古鎮
   孝泉古鎮座落在九寨溝旅游環線德茂公路沿線,距省會成都79公里,距德陰市區21公里,全鎮幅員面積52.5平萬公里,總人口4.2萬人,轄20個行政村、5個居委會。場鎮建成區面積3平方公里,場鎮常住人口1.8萬余人,是四川省首批百鎮試點鎮和51家重點鎮之一,是德陽市重要的回民聚居地和伊斯蘭教協會所在地,回漢兩族和睦相處。古鎮孝泉歷史文化源遠流長,具有2000多年的悠久歷史,是中國古代“二十四孝”之一東漢大孝子姜詩的故里,漢代叫汛鄉,后因“一門三孝”、“孝感天下、清泉滿地”而得名,1996年被列為省級歷……[詳細]
黃繼光紀念館
   黃繼光紀念館座落在城東松柏巍巍的魁山腳下,是一座仿古園林建筑。占地1.6萬平方米,建筑面積2000平方米。建有門廳、中心廣場、兩個中朝友誼亭、5幅漢白玉浮雕等。為了紀念1952年10月在抗美援朝戰爭中英勇獻身的中國人民志愿軍特級英-繼光,1962年在縣城文廟內建立黃繼光紀念館。1984年5月在城東魁山西麓修建新館,即現在的黃繼光紀念館。黃繼光紀念館前臨東溪,背靠魁山,依山傍水,風景秀麗?剿砂亻L青,青草萋萋,山頂電視塔高矗入云;東溪河碧水蕩漾,兩岸是東河公園,鮮花垂柳,游入如織,為縣城名勝。紀……[詳細]
慧劍寺
   慧劍寺位于四川省德陽市什邡五公里的回瀾鎮境內。寺廟占地76畝,坐北向南,呈長方型。采用古代傳統建筑的庭院組群布局,運用均衡對稱方式。寺廟建筑,全是木、石、土混全,工世精巧。殿宇樓閣的門、窗梁柱、卷檐枋楣,斗拱藻井、天棚壁面,均施彩繪,凌空的房檐屋背上,皆置從龍蛇虬獸,花鳥魚蟲,再襯以參天的柵楠,可謂輝煌!八未疚跏(1156年)十一月,邑人淳于震,放夢紫衣比丘,來此募化,交日隨父入寺,見僧真常,公所披之衣,所出之簿,所化之端(緣),所頌之偈,悉與夢符,你子驚然,以為異事。遂施稻田若干畝,助僧……[詳細]
中江鎮江寺
   鎮江寺又名王爺廟,因塑有鎮江王爺薛運龍的神像而得名。它位于中江縣城鹽市街的凱江邊,是中江縣保存比較完整的走馬轉角樓式樣的古廟,1985年被中江縣人民政府列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解放前,因道路交通不便,中江的進出口商品多通過凱江船運,水災和船翻人亡的事時有發生,老百姓都說是水妖在作怪。民國版《中江縣志》載:清道光14年(1834年),由沿河的眾商人集資修建了這座鎮水妖、避鬼邪的神廟。該廟坐東朝西,由鎮妖大殿、走馬轉角樓、廂房及戲臺等建筑組成,石拱形雙扇大門上方墻上有“鎮江寺”三個金光閃閃的大字,兩側……[詳細]
全部德陽市景區>>>

丰满妇女做a级毛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