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四川省 > 資陽市旅游

資陽市旅游景區

圓覺洞
   圓覺洞位于四川省資陽市安岳縣岳陽鎮金花村云居山上,距縣城東南1公里,省道206線直達景區。始于唐代,盛于五代、北宋,因有北宋時期開鑿石洞雕刻十二圓覺而得名,是集石刻文化、自然景觀、科普教育、游客接待中心為一體的綜合性風景旅游區。云居山頂,巖石環繞,主要景點有陳摶墓、秦九韶紀念館、圓覺洞石刻、教中寺、-寺古建筑等。圓覺洞石刻造像集中于西山峭壁之南、北巖,造像區域長186米,現有摩崖龕窟103個,大小造像1933軀,碑刻題記25處,唐代浮圖1座。圓覺洞摩崖造像題材主要以禪宗為主,次為密宗和釋道同龕像……[詳細]
陳毅故里紀念園
   陳毅故里紀念園紅色旅游區:位于四川省資陽市樂至縣勞動鎮,是國家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是國家4A級旅游景區,是全國100個紅色旅游經典景區之一,是四川省廉政文化教育基地。景區內有陳毅故居、陳毅紀念館、陳毅生平事跡陳列館、御風臺、德馨園、七塘映月等景點40余處。陳毅故居:始建于清代乾隆初年,為木質穿榫結構的三重堂四合院,建筑面積750平方米,共有大小房屋36間,于1981年修復并對外開放。陳毅生平事跡陳列館:是集園林、風光、紀念館為一體的重要景點,也是人們瞻仰先輩,領略蘇杭園林風格的好去處。整個陳列展廳……[詳細]
安岳石窟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6年擴并后單位),由原III-50臥佛院摩崖造像和后并入的VI-并50安岳石窟組成,位于四川省資陽市安岳縣。四川省安岳縣。目前已發現歷代石窟造像200處,造像10余尊。列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有9處,分別是臥佛院、玄妙觀、千佛寨、園覺洞、華嚴洞、毗盧洞、茗山寺、孔雀洞、木門寺。題材多為佛教和道教造像。它多是我國石刻藝術成熟和鼎盛時期的作品,具有很高的雕刻藝術價值,造像風格除少數具有淳樸、粗獷的魏晉風骨外,大多是體態豐滿、雍容華貴的唐代風格。安岳是目前中國已知的中國古……[詳細]
孔雀洞
   在安岳縣樂陽鎮南55公里的雙龍街附近孔雀山。原有清建寺廟,現僅存部分房舍。寺后巖壁間,鑿有大小佛像10龕,現存摩崖造像70余軀。其中宋代孔雀明王造像龕高4.7米,寬4.3米,深2.7米。正中雕刻立體全身孔雀,高2.3米,羽翼豐滿,形象逼真?兹副绸W八葉蓮花,上坐孔雀明王菩薩,頭戴寶冠,身穿白輕衣,左手執開蓮,右手握雀羽,雕工精細,秀麗大方。左右臂間有兩組孔雀明王經變像。正壁上方兩側刻10禮佛人,眉清目秀,文靜雅致,雙手合十,呈虔誠禮佛之態。整個龕窟造型巧妙,布局合理,雕技精湛。洞后半山有唐代“報……[詳細]
資陽石筍
   (李小芬)很早便聽說二十公里外的石嶺鎮金帶鄉有一處較有名的石筍景點,朋友們都相約去看,我卻不以為然。曾到過石海,目睹那連綿起伏、一望無涯的嶙峋怪石,驚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也游過石林,仰視那酷如竹筍、直插云霄的群群石峰,曾贊美它的奇偉峻拔。而石海石林皆屬喀斯特地貌之奇觀。本地屬川中丘陵山區,這么一處小景點,哪值得累足一觀呢。   此次國慶長假,我本答應帶孩子遠出旅游,恰遇朋友來訪,只得作罷。過了兩日,耐不住女兒的再三央求,遠游已錯過時間,正尋思著如何打發女兒了事,恰好在網上看見朋友寫了一篇“……[詳細]
樂至報國寺
   報國寺位于四川省樂至縣城東北二十公里龍門鄉之金龜山,占地三萬多平方米。據《樂至縣志》記載,報國寺始建于隋開皇二年(公元582年),距今已有一千四百多年歷史。歷盡滄桑,幾度興廢;如今值國運昌盛,佛教興隆,歷兩代住持之艱辛締造,廣大信眾之盡心護持,終使蜀中現存不多的千年古剎歷劫重光! 髧滤膰嗌江h抱,背山臨水,環境清幽,林木蔥郁,怪石嶙峋;千年古樹,唐季殘碑,宋明石棺;將殿、堂、池、橋、亭、洞及摩崖造像融為一體,拾級攬勝,高低錯落,迂回曲折,蔚為奇觀。重要殿宇  報國寺布局雅致,建有天王殿、大……[詳細]
樂至慈恩寺
   慈思寺位于縣城南天池鎮三里辦事處南塔坡麓,距縣城1公里。南塔坡原名大娑婆山、大天柱山,為縣之來脈。慈恩寺現有建筑面積1500平方米。建有大雄寶殿、玉佛殿、主客殿、和齋堂、客堂、方丈室、廚房。依地建筑,高低錯落,雄偉壯觀。主塑釋迦牟尼佛、阿彌陀佛、文殊、普賢、觀音、地藏王菩薩和十二圓覺等數十尊。另有漢白玉佛像6尊,其中緬玉觀音高2米。每逢仙佛誕辰及節日,香客、游人絡繹不絕,己成為弘揚佛法和攬勝觀光的圣地![詳細]
千佛寨
    千佛寨位于安岳縣城西郊2.5公里的大云山上,因山頂四周天然形成的巖寨的崖壁上雕刻有大小佛像3千余尊而得名。四川省人民政府于1956年公布千佛寨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千佛寨第24號西方三圣窟千佛寨,唐代名“棲巖寺”,清代康熙年間更名“千佛寺”。千佛寺原有殿宇5重,千百年滄桑,幾經興廢,至1974年,一精神病患者又將僅存的大雄寶殿付之一炬,F在這里沒有了寺廟,只留下了寨崖上那幾千尊造像,故群眾又稱它為千佛寨!∏Х鹫氖淘煜,規;趾陦延^,共有造像105龕,大小佛像3061尊,分布在南北兩巖,整個……[詳細]
樂至和平塔
   和平塔雄偉壯觀,上、下九層,高27米,層層門窗,內塑佛像,微風拂過,鐘聲繚繞,給人以遐想。景區地址:四川省資陽市樂至縣龍門鄉……[詳細]
安岳八廟臥佛院
   臥佛(3號窟),她也叫釋迦牟尼涅磐圣跡圖,唐代作品。因地處安岳、樂至、遂寧三縣交界處,比較偏僻,所以以前看到和了解的人比較少,直到1982年省、地、縣有關部門來這里普查,才發現這里躺著一個國寶。這里依山傍水,翠竹掩影,景色幽雅。臥佛象懸睡著的巨人橫臥在一塊高約20米的沙巖中,背北面南,呈全身,全長23.4米,頭長3米,肩寬3.1米,堪稱我國古代全身石刻臥佛之首。它背北面南,頭東足西,左側而臥,兩手齊腿,自然平放,面部豐盈,神態安祥,雙目微閉,似睡非睡。臥佛形體修長,身著袈裟,袒胸露肌,頭蓄螺髻,……[詳細]
秦九韶紀念館
   秦九韶(公元1202-1261),字道古,安岳人。秦九韶與李冶、楊輝、朱世杰并稱宋元數學四大家。其父秦季棲,進士出身,官至上部郎中、秘書少監。秦九韶聰敏勤學。宋紹定四年(1231),秦九韶考中進士,先后擔任縣尉、通判、參議官、州守、同農、寺丞等職。先后在湖北、安徽、江蘇、浙江等地做官,1261年左右被貶至梅州(今廣東梅縣),不久死于任所。他在政務之余,對數學進行虔心鉆研,并廣泛搜集歷學、數學、星象、音律、營造等資料,進行分析、研究。宋淳祜四至七年(1244至1247),他在為母親守孝時,把長期積……[詳細]
半月山大佛
   半月山大佛又稱資陽大佛,位于四川省資陽市雁江區碑記鎮,是一座在山崖石壁上雕刻的佛像。大佛高22.24米,寬11.2米,刻成年代有多種說法,一為唐貞觀十七年(643年),一為唐貞元九年(793年)。大佛目前被四川省列入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半月山大佛,因坐落于山形似下弦月的半月山而得名。它位于資陽市雁江區碑記鎮,是全省第三大坐佛,據說在世界上排第22位。碑記鎮,地處雁江區南大門與資中交界處,距城區20余公里。成渝公路、成渝高速公路途經鎮域,交通方便。半月山大佛屬摩崖造像,即在山崖石壁上雕造的佛像。其……[詳細]
陳毅故居及文物陳列館
   陳毅故居座落于樂至縣城北17.5公里的勞動鄉正溝灣,這里山丘連綿起伏,小河依傍山勢,在群峰中穿流,樹木郁郁蔥蔥,燕剪碧落,系典型的淺丘民居。故居興建于清代乾隆初年,陳毅太祖于乾隆丁卯年買下這塊基業,后經擴建完善,共計有大小房屋三十六間,建筑面積750平方米,為三重堂四合院布局,木質穿榫結構,房屋坐西向東。1901年8月26日,陳毅誕生在這座院落一重堂左側的一間小瓦房里,并在這里度過童年時代。1980年7月10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將陳毅故居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并撥款維修,恢復原貌后對外開放。陳毅故……[詳細]
木門寺
   木門寺的構建十分奇特,獨具匠心,它為亭內修塔,亭外建殿的一種罕見的古建筑群。因其亭僅兩扇大門用木料制作,其它部位均為石料仿木建造,故名木門寺。1956年,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木門寺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木門寺位于安岳縣城以北20公里的八廟鄉石鼓片區的清涼山麓,始建于明代永樂年間。寺前立有石坊,-“東普禪林”。石亭內葬明代高僧無際禪師尸骨(公元1380-1446年)。無際禪師俗姓莫氏,諱了悟,法號無際,潼川府安岳白鶴巖人,著有《道林錄》流傳于世。無際禪師亭背北面南,為石砌仿木建筑的無梁方殿,成“介”字……[詳細]
丹山白塔
   丹山白塔及石刻均有較高的藝術價值,屬省、市重點文物保護項目。始建于唐代的丹山白塔殘缺在夕陽下,顯現出蒼桑之美。始建于唐代的丹山白塔殘缺在夕陽下,顯現出滄桑之美;南津驛、王二溪古鎮的青石板、草木菁菁的王褒墓、花蕊夫人墓,、殘存的萇弘橋喚起人們的悠悠情思。丹山白塔位于四川省資陽市雁江區丹山鎮的丹山白塔始建于唐代,坐北向南,高20米,共分七成,塔底25平方米,塔身逐層縮減,最高一層為22平方米。因為是方塔,它沒有玲瓏塔的飛檐翹角、角掛鈴鐺的秀麗,尤是方塔更顯得古樸端莊。每一層塔開窗十二個,共計開窗84……[詳細]
安岳華嚴洞
   華嚴洞位于四川省資陽市安岳縣石羊鎮箱蓋山上,距石羊鎮6公里,安岳縣城東50公里,重慶市大足縣30余公里。華嚴洞建造于宋代,是集石刻文化與自然景觀為一體的山岳型風景旅游區。華嚴洞有開鑿于北宋建隆元年(960)的華嚴洞和開鑿于南宋嘉熙四年(1240)的大般若洞兩大石窟,內有宋代造像159尊,歷代碑刻題記24處。大洞為華嚴洞,因內刻“華嚴三圣”而得名。洞高6.2米,寬11.1米,深11.3米,窟正面呈矩形。華嚴洞造像,以密宗為主,是釋、道、儒同窟造像,題材達39種。其布局嚴謹,造型奇妙,動靜結合,虛實……[詳細]
睏佛寺摩崖造像
   馬鑼臥佛屬全國大型佛造像之列,是一尊全身石刻像。臥佛造像構思巧妙,設計另辟蹊徑,具有獨特美。馬鑼臥佛像長10.5米,頭長2.1米,頭戴螺髻,鼻梁略高,臉部渾圓,雙眸微合,嘴唇輕閉,面容安詳端莊,神態怡然,表現出釋迦牟尼遷化時大度超然的神情。佛身披著袈裟,袒胸赤腳,左手置腹上,右手微曲,手指放在胸前,通體服飾線條流暢逼真。臥佛四周雕刻有頂禮膜拜弟子20尊,弟子作哀戚狀、表現出悲傷、憂郁之情。龕楣上對刻二飛天,雖然面目化,但依稀可見韶華裴然的飛天,飄帶飄逸,披肩纏臂,輕盈自然,瀟灑柔美的風韻猶存。 ……[詳細]
臥佛院摩崖造像
   臥佛院位于四川省資陽市安岳縣八廟鄉臥佛溝。距安岳縣縣城北40公里,八廟鄉場鎮5公里,地處安岳、安居交界處。臥佛院摩崖造像和刻經年代始于唐開元十一年(723)以前,大規模造像刻經在唐開元年間,從宋代起逐漸衰退。由盛唐高僧玄應及以后的僧俗共同營造。是集石刻文化與自然生態景觀為一體的休閑度假旅游區。臥佛院在長約一公里的臥佛溝兩側高約20米的崖壁上,存留著大批刻造于唐代、五代、北宋的摩崖石刻造像和石刻佛經,其造像區長達865米,龕窟142個。有石刻造像1613尊,石刻佛經15窟,碑刻、題記、經幢、異獸圖……[詳細]
安岳文廟
   安岳文廟,位于龍泉山麓,座南朝北,四進布局是安岳縣紫竹公園的重要古建筑群。嘉慶九年由縣令劉有儀倡導更改舊制,建大成殿、崇圣祠、東西兩廡、戟門、欞星門、墨橋、鄉賢名宦忠義節孝祠,萬仞宮墻等,整個占地約七千平方米,規模宏大,布局舒展、大方。大成殿為單檐歇山式木結構建筑,高十五米,寬二十米,深十五米,搬鰲墜脊,飛檐挑角,顯得十分威嚴壯觀,F屋頂為二十世紀九十年代維修時改建。禮鐘樂鼓二樓于大殿左右兩側,鐘鼓樓分別立有康熙、乾隆御制仕子碑二通。整個建筑陪襯適度,布局得體,具有典型明代古建筑特色。殿內現有欽……[詳細]
安岳玄妙觀
   玄妙觀位于四川省資陽市安岳縣鴛大鎮白羊山麓。距安岳縣城20公里,鴛大鎮5公里。玄妙觀開創于唐代,是集農業生態景觀與文物保護為一體的風景旅游區。玄妙觀是我國道教造像勝地,摩崖造像分布于一蘑菇狀的平頂巨石周圍,前后各長約10米,左右長約6米,高約5米,頂平。四面立壁鑿為造像龕、大小龕窟達79個,石刻造像1293尊,全為唐代的精美雕刻。主要造像有老君釋迦并坐、真人、十二時神、金剛力士、九頭鳥、觀音、勢至等。玄妙觀以道教造像為主的摩崖造像,規模龐大、內容豐富。不論雕刻的道教造像還是佛教造像,均生動優美,……[詳細]
全部資陽市景區>>>

丰满妇女做a级毛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