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三蘇祠AAAA ![]() 三蘇祠位于四川省眉山市城西,是我國著名文學家蘇洵、蘇軾、蘇轍的故居。原為五畝庭院,元代改宅為祠,明末毀于兵火,清康熙四年(1665)在原址摹擬重建。經歷代增修擴建,現占地86畝。三蘇祠既保持了蘇氏故居的風貌,又體現了祠園建筑的古樸幽深。肅穆中有疏朗之氣,典雅中而洋洋大觀。庭園紅墻環抱,綠水縈繞,古木扶疏,翠竹掩映,形成三分水二分竹的島居特色。樓臺亭榭,莊重典雅;匾額對聯,詞意雋永。祠內供奉陳列有三蘇及子孫、女眷塑像,還供奉有眉山始祖蘇味道畫像和列代先祖牌位;有木假山堂、古井、洗硯池、荔枝樹等蘇家……[詳細] |
![]() | 眉山農業嘉年華AAAA 眉山農業嘉年華是四川首個以農業為主題的嘉年華項目,是集科技·農業·文化·旅游為一體的體驗中心。位于四川眉山“岷江現代農業示范園區”核心區域,占地450畝,由中國農業大學富通公司規劃建設。園區依托周邊便捷的交通環境(距離成都45公里,成綿樂城際高鐵·成樂高速·省道103線貫穿彭山全境)使之成為成都·樂山·峨眉黃金旅游線上的又一璀璨明珠。園區以景觀廣場為依托,選定蔬菜·農耕·花卉·調料設計主題展館和一個生態餐廳,依次貫穿養身·養氣·養顏·養神·養性的養生主題![詳細] |
![]() | 柳江古鎮AAAA 柳江古鎮建于南宋十年,距今800多年歷史,是四川十大古鎮之一。距成都150公里,距瓦屋山50公里,是成都-瓦屋山旅游干線上的重要節點和大瓦屋山旅游區的重要門戶!耙绘、一河、一泉、一山、一村(古鎮、花溪河、溫泉、玉屏山、兩河村)”共同構成了柳江古鎮生態閑適休憩型特色。古鎮山嵐如黛、底蘊豐厚、名人輩出,享有“煙雨柳江、雅女之鄉”的美譽。明代“一門雙進士”張鵬、張可述父子;清代著名書法家張帶江、詩人袁文藻、帝師曾壁光;近代愛國進步人士楊茂修、抗日英雄唐公亮等鑄就了古鎮的歷史豐碑。貞節、賢淑、勤勞、溫……[詳細] |
![]() | 江灣神木園AAAA 川南古縣城——青神縣,是蘇東坡求學之所,亦是其初戀成家之處,與三蘇古祠、樂山大佛,峨眉圣山毗鄰,物華天寶,人杰地靈,風景秀美,江灣神木園就坐落于此。江灣神木園由四川省江灣神木園投資有限公司獨資建設,歷經7年精心打造而成,是公司董事長宋云祿先生反哺三產,回饋社會的杰作。神木園東臨岷江,可遠眺西川林泉最佳處——中巖寺,西連紅色西山景區,北鄰青神縣城,南接中國國際竹藝城,占地13.3萬平方米,擁有長達12千米的岷江水上游樂河段,房屋建筑面積約38000平方米,綠地覆蓋率高達62%。園內規劃為六大功能區……[詳細] |
![]() | 仁壽黑龍灘AAAA ![]() ![]() 黑龍灘水庫是建國以來我省修建的第一座大型蓄水灌溉工程,主要依靠四川都江堰引水充灌,水庫始建于1970年,于1972年竣工。渠系工程先后經過八年建設,七年整治,歷時十五年竣工。黑龍灘水庫是群眾投勞,國家補助,以民辦公助的形式修建的,總投資20266萬元,其中國家補助10153萬元,群眾投資加投勞折價10113萬元,基本上各占一半。為修建水庫仁壽人民出了大力,流了大汗,甚至有的獻出了寶貴的生命,總計因工犧牲的有133人,因工致殘的有1205人。水庫位于成都平原的東南邊緣,龍泉山脈的二峨山西麓,仁壽縣……[詳細] |
![]() | 中國泡菜城AAAA 眉山“中國泡菜城”,主導產業為泡菜食品及配套產業,總體規劃面積13.61平方公里。建園以來始終堅持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重點打造“一中心六基地”,即泡菜加工中心、泡菜質量檢測基地、泡菜研發基地、泡菜教育培訓基地、泡菜文化旅游博覽基地、泡菜交易展示基地、泡菜有機原料生產基地。實現六個“全國第一”:第一個泡菜食品產業城,第一個國家級泡菜質量監督檢驗中心,第一個泡菜產業技術研究院,第一個泡菜專業博物館,第一個經商務部審核頒布的中國泡菜行業標準,第一個泡菜行業國家4A級旅游景區,形成集旅游商務會展、產業集……[詳細] |
![]() | 仁壽城市濕地公園AAAA 仁壽城市濕地公園位于城北新城中心區域,西起迎賓大道,東至仁壽大道一號橋,占地面積約2000畝。公園于2015年8月開工建設,2016年5月正式開園。仁壽城市濕地公園的設計主題為“仁者樂山、壽者樂水”。公園是仁壽人歸真返璞、融情山水的城市花園,更是高速發展的仁壽喜迎八方賓朋的城市會客廳。高灘花谷總面積約6.6萬㎡,花卉品種達20余種。規劃設計時利用現狀地形和土方塑造了若干大小變化的山丘,并通過園路的起伏,形成了空間豐富的山谷景觀;ɑ苎馗叩推鸱牡匦味N,一年四季,花開不斷,形成一幅幅絢麗多彩的畫……[詳細] |
![]() | 瓦屋山AAA ![]() ![]() 蘇東坡詩句“瓦屋寒堆春后雪,峨嵋翠掃雨余天”就是對瓦屋山的贊美。瓦屋山四季可觀日出、云海、神光、圣燈及“三個太陽”等奇觀。春看萬畝杜鵑,夏觀飛瀑流泉,秋賞滿山紅葉,冬睹南國冰雪?袋c瓦屋山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空氣濕度,風向等條件,極易出現云海,日出、佛光、圣燈等神奇的天象景觀,景觀出現的幾率比峨眉山金頂還要大,山頂象爾巖是觀景的最佳位置。瓦屋山植被茂密,種類繁多。山上動物很多,在秋冬季節可在“野牛街”觀賞羚牛群活動的壯觀場面。森林公園內人文景觀資源也很豐富,既有廟宇殿堂,又有摩崖石刻,還有自唐以……[詳細] |
![]() | 蝶彩花卉園AAA 蝶彩花卉園是仁壽縣蝶彩園藝作物種植有限公司投資建設的以花卉產業為依托,集觀光旅游、生態體驗、教育旅游、休閑娛樂為一體的新型農業科技產業園。園區面積約1500余畝,種植有非洲菊、天堂鳥、玫瑰等鮮花。目前,園區二期山水生態園建設已新修觀光道6公里,新建玫瑰長廊400米,停車場1200平方米,休閑接待設施300平方米,實現基礎設施建設與產業發展基本配套。三期花?撇┲行、花田觀光體驗區、濕地生態觀光區;ɑ軋@以提高花卉產業科技水平為目標,以先進技術為支撐,推動園區花卉新品的自主研發,探究一三產互動發展……[詳細] |
![]() | 天府農耕·響水六坊AAA 天府農耕·響水六坊景區位于仁壽縣珠嘉鎮境內,距成赤高速仁壽出口1公里處,以原生態山水環境和鄉野田園風光為特色,是集農耕文化體驗區、農業主題公園、生態體育營地、深度休閑度假區、高端生態人居等多功能于一體的都市近郊型休閑旅游度假區,內有20多座淺丘相連,10多萬株名貴樹木郁郁蔥蔥,25公里自行車環線依山而繞,4余公里水岸線貫穿其中![詳細] |
![]() | 九龍山森林公園是省級森林公園。位于丹棱縣楊場鎮境內東南端與夾江、洪雅、東坡區接壤!熬琵埳健币蚪鹋:䞍砂队芯抛椒逖泳d起伏,遠看猶如臥龍汲水,近觀青山映綠水、碧波蕩群山而得名。距丹棱縣城18公里,面積380公頃。公園海拔450-692米,氣候溫和,光照充足,土地深厚肥沃,適宜多種動植物生長,公園內馬尾人工林、常綠闊葉林、翠竹林、古榕樹,火紅的杜鵑,爛漫的山茶、雪白的扁竹葉,千姿百態的薔薇和蘭草為豪豬、松鼠、杜鵑、啄木鳥、白鷺等野生動物提供了良好的棲身環境。青山、綠水、奇石、古寺為九龍山建設森林公……[詳細] |
![]() | 中國泡菜博物館位于中國泡菜城入口處,是國內首家以泡菜為主題的專業性博物館。第一次系統解讀和傳播中國泡菜文化與產業;展覽面積達2000余平方米,由歷史與文化、生產與加工,傳承與創新、產品與品牌、品鑒與體驗,質量與安全以及展望未來等展區構成。整個博物館體現了文化性和知識性、互動性和體驗性,原創性和藝術性。是中國泡菜博覽的標志性展館。我國目前唯一的以泡菜為主題的專業性博物館——中國泡菜博物館于2012年7月16日正式開館。 中國泡菜博物館地處四川省眉山市中國泡菜城內,展館展陳面積2000平米,由歷史與……[詳細] |
![]() | 彭祖仙山景區AA 彭祖山又稱彭蒙山、彭王山。從遠處眺望,一線山脈從谷底微微隆起,漸隆、漸高、漸大,蜿蜒直上,最后隆成一座高大的山巒便嘎然而止。在高高的山巒之下,又有一線小一些的山脈微微隆起,也是漸隆、漸高、漸大,它和上面的山脈互為環抱,蜿蜒而下,最后隆成一座碩大的山丘便又嘎然而止了,剛好和上面的山脈微微隆起的尾部連接,山與山就構成了一個天然的、立體的“太極”圖。這種地貌是絕無僅有的。彭祖山風景區:國家AA級風景名勝區,中華養生文化發祥地。北距成都45公里,南距眉山25公里,位于彭山縣江口鎮,彭祖山景區內有彭祖祠、……[詳細] |
![]() | 彭祖山AA 彭祖山風景區:國家AA級風景名勝區,中華養生文化發祥地。北距成都45公里,南距眉山25公里,位于彭山縣江口鎮,彭祖山景區內有彭祖祠、彭祖墓、彭祖煉丹洞、玉女洞、拜謁石等歷史遺跡;有展示彭祖長壽三大秘訣(導引術、膳食術、房中術)和中國古代性文化的養身苑、深受中外氣功愛好者喜愛的采氣場、世界第最大的齊山雙佛、險峻奇特的“天下第一洞”玉女洞、九天攬勝最具刺激的探險通道、專門展示彭祖膳食養生術的養膳齋、香火旺盛的慧光寺、璧山寺等20余處景點。(聯系電話:0833-37680196)……[詳細] |
![]() | 龍鵠山,距丹棱縣城約3公里。唐代名“龍鶴山”,自南宋孝宗皇帝手書“龍鵠山”三字賜史學家李燾后更名。龍鵠山山勢奇特,恰似一個巍巍巨人,端坐于環繞的群山之中,有人說它像蓮臺打坐的佛祖,左?拈決,右手撫膝,神態肅穆。據當地人說,足有48座“磕頭山”像朝圣的信徒,圍繞龍鵠山虔誠地拱伏于地。乍一望去,真有千人拱首,萬山來朝之勢。進入龍鵠山景區,第一個便是丹棱舊八景之一的雁湖漁火景點。有多種史料記載,雁湖為宋代禮部尚書李壁所鑿,湖面40畝,湖寬水深,常有大雁、野鴨聚集,因而得名。湖周植花木,尤以梅花為最。清……[詳細] |
![]() | 中國竹藝城是一座占地6.6萬平米,集竹藝文化,竹生態園林,竹編藝術品生產、展銷和餐飲為一體的“AA”級旅游景區?赏瑫r容納上萬人。園內種植了60多種觀賞竹和實用竹。園內竹影婆娑,綠蔭如蓋;曲徑通幽,亭榭典雅;鳥語花香,碧波蕩漾;餐飲娛樂,令人陶醉,F已成為青神最有雅趣的旅游景區,F在我們看到的是竹編技藝現場展示。中國竹藝城是青神縣云華竹旅有限公司的下屬機構,公司是四川省林業產業化龍頭企業,中國竹業龍頭企業;國際竹藤組織、國際竹藤中心認定的唯一的竹手工藝培訓基地,國家級非遺生產性保護示范基地,公司……[詳細] |
![]() | 丹棱白塔建于唐代大中(847——860)年間的丹棱白塔,是為陪襯原丹棱白鶴寺建筑群而建的。歷經1100多年風雨剝蝕,至今保存完整,是四川境內最悠久的密檐式磚塔,也是眉山市境內最古老的建筑藝術精品。塔起源于印度,東漢時期隨佛教傳入我國,自漢至隋,塔的地位很高,寺院的建筑都是以塔為中心布局的。唐代,寺院建筑開始以禮佛誦經參禪的殿宇為中心,塔成為佛寺的陪襯,或者建于寺后,或者建于寺旁,或者另建塔院。丹棱白塔通高27.5米,(其中塔剎高2.2米),為正方四角磚尖14層密檐式塔。塔中間設有蹬道,可盤旋達頂……[詳細] |
![]() | 仁壽牛角寨大佛位于縣城北35公里的高家鎮鷹頭村牛角寨山上,龍泉山脈中段東側邊緣,海拔760米。南北西群山連接,重巒疊嶂;東面平疇,俯視千里。近觀鷹頭水庫,遠眺簡陽市三岔湖。寨上古柏蒼郁,怪石嶙峋;寨東側崖壁依山鐫造彌勒佛胸像一尊,坐西向東,雙手齊胸合十,高15.85米,寬11米,于公元707年建成。樂山大佛是海通帶領工匠始鑿于唐開元初年(公元713年),正好是仁壽大佛建成6年之后。也許是他將仁壽大佛建成取得了鐫刻經驗,又到各地考察,選到了樂山的理想地址和石質,再將圖樣放大,設計出樂山大佛。兩尊造……[詳細] |
![]() | 瑞峰崖墓群位于眉山市青神縣岷江西岸的瑞峰鎮黃角村丘陵地帶,是一處數量眾多、分布密集、保存較為完好的古墓葬群。2006年5月,瑞峰崖墓群被國務院核定公布為全國第六批文物重點保護單位。秦并巴蜀后,四川盆地依托都江堰水利工程一躍成為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國”,至兩漢時期,隨著社會穩定和生產力的提高,出現了一批擁有大量土地和佃戶的富裕莊園主,人們的生活水平得以改善,民眾的意識形態和喪葬制度開始轉變,厚葬和家族葬風開始盛行?v貫眉山的岷江,遠在秦漢,就是四川的“黃金水道”,沿途經濟發達,人口稠密。當時沿江的眉……[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