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格薩拉生態旅游區AAAA 格薩拉生態旅游區位于攀枝花市鹽邊縣西北角,是黃金旅游線路—攀枝花至瀘沽湖的必經之地,景區景觀由原始森林,高山風光、天坑地漏和彝家風情等組成。被譽為“天然地質博物館”。裂谷地貌景區景觀由天坑地漏、巖溶景觀、高山草甸和彝家風情等組成。這里群山綿綿,峰回路轉間,時而黃土高坡,時而叢林密布,茶花萬朵,地質地貌變化極大。一位資深的地質學者曾說“此地山川地貌堪與九寨黃龍媲美”。天坑地漏在鹽邊巖口、洼落一帶300多平方公里的范圍內,擁有1000余個直徑和深度不一的漏斗群,漏斗群中面積較大的約5000余平方米,……[詳細] |
![]() | 二灘風景區AAAA ![]() 二灘國家森林公園地處成都-峨眉山-西昌-昆明這條旅游熱線上。 公園規劃面積達60多萬畝。其中二灘庫區形成的丁字型湖面15萬畝,林地40多萬畝。森林覆蓋率可達50%以上。它包括二灘電站大壩以上,市境內雅礱江水系整個湖面第一道山脊,直至鹽源縣的滕橋河口.大壩建成后,形成了一個面積145公里長,總面積102平方公里,庫容58億立方米的人工湖。雄偉壯觀的電站,煙波浩渺的碧湖,四周環列的青翠群山,莽莽的原始森林,湖中風光旖旎的8個小島以及附近居住的10多個少數民族的奇風異俗,幽靜的環境,適宜……[詳細] |
![]() | 攀枝花長江國際漂流基地AAA 攀枝花長江國際漂流基地簡介漂流所經之處是攀西大裂谷,地質活動頻繁,地貌變化萬千。景色最為壯觀,民風最為淳樸的地段。在這段漂流線上一級灘25個,二級灘13個,三級灘7個,最長灘1000米,絕對刺激但有驚無險。當你來到攀枝花參加漂流活動時,你會真實地體會到“漂母親河,游攀西大裂谷,觀原始民族風情,品金沙江文化”的無限韻味。瀘沽湖;世上唯一的母系氏族活化石,感受摩梭女兒的熱情好客。麗江:古老神奇的東巴文化,神秘的人間仙境――玉龍雪山十三峰,峰峰終年披云帶雪,猶如一條凌空飛舞的玉龍。中甸:走進失落的地平……[詳細] |
![]() | 回龍灣洞穴遺址在四川省攀枝花市布德鎮,舊石器時代晚期洞穴遺址,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該遺址距今已1.8-1萬年。出土了大量的細石器、礫石石器以及骨化石等等。其中細石器具有類似北方草原文化的特征,礫石石器具有典型南方舊石器晚期器物特征。是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該洞穴遺址位于金沙江北岸的“火石崗”山上,為石灰巖和膠結巖構成的溶洞。座東向西,東西背靠山嶺,西向面臨把關河水系的一條氣名溪溝旁,地理坐標為東經1010 35’,北緯260 38’。遺址高出現把關河水面約300公尺,海拔1550米。遺址位于東西方向……[詳細] |
![]() | 迤沙拉村迤沙拉是我國最大的彝族自然村,素有“天下彝家第一村”之稱,位于四川攀枝花南端金沙江畔的大山深處,居住著600余戶人家,其中有400多戶人家高度集中在一處小山坡上,修建著相似風格的蘇皖民居木瓦房,錯落有序,高墻深巷,仿佛置身于江南小鎮。迤沙拉村至今約有600來年歷史,是漢族與彝族相互交融而形成的一個獨特群體,既傳承了古老彝族的民族特性,又融入了漢族的文化元素,現在這里居住著1500多人,有起、毛、納、張四大姓,民間有“起家車輪子,毛家筆桿子,納家包谷子,張家酒壇子”之說,據考證他們的祖先是……[詳細] |
![]() | 攀枝花市大雅苴卻硯研究所是市里為綜合開發苴卻石,提高苴卻硯的檔次和創作更好的精品而由政府批準,分管市長親自授牌成立的專業研究苴卻硯的科研機構.擁有多名省工藝美術大師,高級工藝美術師,高級制硯師和省級優秀工藝美術員。所創作多件作品榮獲中國工藝美術大師精品博覽會銀獎、銅獎和優秀創作獎、中國制硯大師精品大賽金獎、銀獎、銅獎并評為中國名硯精品等多項殊榮。所長張竣山,四川省工藝美術大師,山東肥城市人,1952年2月生,15歲起師從藝名燕子李三的李憲芝學藝,1980年畢業于北京林學院,1986年起研究苴卻硯……[詳細] |
![]() | 攀枝花蘇鐵林簡介 在攀枝花市西區所屬的的巴關河右岸,分布著一片十分珍貴的天然蘇鐵林。 蘇鐵亦稱鐵樹,最早出現在在距今約2億8千萬年前的地球古生代二迭紀。它歷經滄桑,幾度盛衰,F存的蘇鐵類植物,僅一科10屬約110種,被譽為植物的“活化石”。1971年,四川省農科所和原攀枝花市飛播林場進行植被調查時,發現了這一片占地300余公頃,共10多萬株的蘇鐵林。它是世界迄今為止發現的緯度最高,面積最大,植株最多,分布最集中的原始蘇鐵林。經鑒定,確認這是罕見的蘇鐵新種,定名為“攀枝花蘇鐵”。國際蘇鐵專家特納……[詳細] |
![]() | 大黑山森林公園是四川省級森林公園,日照充足,天空睛明,空氣清新。汽車從埡口順著往東,當走到三棵松樹的小山包,順著山脊望去,是隆起的菩薩巖。它象一個昂起的龍頭,與山脊相連,酷似一條長長的巨龍橫臥,俯視南面.如層層梯田處是蘭尖礦山。舉目遠望,沿金沙江兩岸而建的百里鋼城,依山傍水,十分雄偉壯觀;厥孜魍,傲立群峰之首的是海拔2920米的老鷹巖,其上松林密布、郁郁蔥蔥。還有一塊方圓數百米的草地,生長著各種各樣的花草,春暖花開,姹紫嫣紅,深秋季節則是黃花遍地。更為獨特的是,這里生長著一種闊葉樹,自然長成一……[詳細] |
![]() | 攀枝花青龍洞簡介一個神奇的地下溶洞――青龍洞,象一座奇異非凡的地下宮殿,隱沒在鹽邊縣江西鄉蒼蒲村的青龍山下。在青龍洞附近,便有幾股終年常流不斷的地下水。其中有一股桶口粗細的泉水,被引人環山水渠.人們謂之“龍泉圣水”。在洞內,至今還隱約可見巖溶形成的“龍”體,有頭有尾,有影有甲,那就是青龍。據當地老鄉說,這個洞可通云南省華坪縣永興鄉。有一年,當地有七個大膽的人自告奮勇去探洞,在洞中整整走了七天七夜也沒有走出洞口。青龍洞洞中異景紛呈,一個個奇特的碧水清潭,與干奇百怪的石林交相輝映,簡直可以與“西子湖……[詳細] |
![]() | 攀枝花箐河瀑布簡介鹽邊山雄水秀。箐河瀑布是山水的最佳處之一。乘車從箐河鄉出發,沿一條山間林區公路向北入山,舉步之間,便進入箐河峽谷。箐河婉蜒,路也曲折、峽谷兩邊山如刀削,須仰視方能見到山頂。箐河兩岸近處,林間在藤纏繞,密不透風。懸崖間.古木參天,蒼翠蓊郁,雖冬日也百葉不凋。箐河清徹透底,岸旁箭竹灌木叢生。河中一泓清水時急時緩,在巨如屋室小似亭閣的頑石間宛轉流淌。置身峽谷,四周皆山、前后數十米即不見路之所在,唯頭頂一方狹長的天空。轉過數道急彎,隨著一陣空蒙的聲響,前方絕壁上一道靜靜垂掛的寬闊素練呈……[詳細] |
![]() | 攀枝花白坡山簡介 米易普威的白坡山自然保護區,海撥1200-3400米,土壤氣候、植被呈垂直分布。原始森林以云南松為主,根本問題無 數藤蔓紐結纏繞,古木森森,杜鵑爭春,還有珍禽奇獸出沒。 攀枝花氣候溫暖,終年無雪,但普威是其中的例外,由于海撥較高,加之境內原始森林分布較廣,水汽充沛,幾乎年年有雪。而南方的雪較之北方,又不一樣,雖是大雪封山,但雪下依然松綠娟紅,攀枝花日照豐富,雪后放晴幾乎是天經地義,須晴日,待雪后,呼朋攬伴,上山踏雪而行,雪瑩松青,空氣純凈。絕無北方冬來寒徹天地之苦,兼有踏……[詳細] |
![]() | 攀枝花蘇鐵保護區簡介 在攀枝花市西區所屬的的巴關河西岸的豐家梁子一帶,海拔2000米左右,分布著一片十分珍貴的天然蘇鐵林。 蘇鐵亦稱鐵樹,最早出現在在距今約2億8千萬年前的地球古生代二迭紀。它歷經滄桑,幾度盛衰,F存的蘇鐵類植物,僅一科10屬約110種,被譽為植物的“活化石”。1971年,四川省農科所和原攀枝花市飛播林場進行植被調查時,發現了這一片占地300余公頃,共10多萬株的蘇鐵林。它是世界迄今為止發現的緯度最高,面積最大,植株最多,分布最集中的原始蘇鐵林。經鑒定,確認這是罕見的蘇鐵新種……[詳細] |
![]() | 在眾多的城市公園中,攀枝花的竹湖園精致細膩,180畝的范圍內,四面青山環抱,中擁一湖碧波,小橋流水,綠樹亭臺,竹影婆娑,綠草茵茵。園中后山深處,有小路拾級而上,與攀枝花公園相接,每行至此,有曲徑通幽之趣。但竹湖園這座開放式公園,最值得稱道的是一組大氣磅礴的雕塑。竹湖園入口處這組雕塑,選用了赭紅色的石料,象征著攀枝花這座城市的燦爛陽光和建設者的熱情。攀枝花是一座移民城,建設者來自祖國四面八方,舉全國之力,才建起了這現代化的鋼鐵釩鈦能源基地。地址:攀枝花市東區,攀枝花大道東段勞動大廈(近湖光劇場)類……[詳細] |
![]() | 四川省攀枝花市地處川滇交界地區,過去是茶馬古道(支線)上的重要節點,商賈云集,也在本地建筑文化傳統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記,吳氏宅就是體現這種影響的典型案例。吳氏宅始建于清嘉慶年間。作為民居建筑,吳氏宅采用了傳統的合院體系,四周房屋環繞中心的天井,布局緊湊合理。四周房屋采用斜山式小青瓦屋面,向內院傾斜,取“岳朝天”“四水歸堂”之意。天井中有水缸、花臺等物極為清幽古樸。全宅沿軸線對稱布置,大門開在南側正中,廳前東西兩側建有柜臺,體現了茶馬古道上常見的民宅商鋪合二為一的布局特征。吳氏宅規模雖小,但形制完整……[詳細] |
![]() | 攀枝花花舞人間景區位于東區銀江鎮阿署達村,這是一個有著六百年歷史的彝族村寨,景區主要以四季花果、運動健康、陽光休閑為主題,著力打造成國家4A級旅游風景區、國際避寒養生勝地;ㄎ枞碎g是攀枝花遠近聞名的康養旅游特色景點,占地面積20420畝,目前一期花香果園區已建成有40余個品種的三角梅基地、800畝的櫻花谷、亞洲鼠尾草-紫柳園、玫瑰花海、雞冠刺桐谷、紫藤花等組成的1200畝花香果園區和2000畝熱帶水果園區。地址:攀枝花市東區機場路類型:植物園鄉村電話:0812-5195222開放時間:9:00-……[詳細] |
![]() | 歐方營地是修建二灘水電站時,意、德、法、英等44個國家1200多名專家的居住地,被譽為“小聯合國”。經再次改造后的歐方營地生態度假酒店自開業以來,已成功接待了“冬旅會”、“攀西論壇”、 “四川省大中型水電工程移民后期扶持工作會”等大型活動。營地新項目強力休閑娛樂:射箭,攀巖,速降,繩滑,工坊體驗館(陶藝工制體驗,各種手工藝品自作體驗),泳池派對,戶外BBO燒烤,戶外露營,摸魚溝,野生魚土灶加工,露營體驗,戶外拓展訓練等。地址:攀枝花市鹽邊縣二灘歐方營地類型:活動基地開放時間:9:00-17:00……[詳細] |
![]() | 豆地貞節牌坊始建于清道光十七年(1837年),原為木質,后損毀。民國十三年(1924年)重建為石質牌坊。據記載,該坊為紀念“曾母毛老太君”所立,體現當地民間節孝文化的濃郁傳統。石坊為黃色砂巖質地,為四柱三間,寬6米,高9米,明間、次間高度相似。明間門洞檐下有石刻匾額,兩側均有題刻,一側為“竹節松心”,另一側為“節坊煥彩”。石坊其余各處也均有題刻與浮雕,技藝精湛,內容豐富。豆地貞節牌坊規模雖不大,但比例勻稱,結構緊湊,目前保存狀態良好,題刻雕花均清晰可見,黃色石坊在參天古木的映襯下顯得更為古樸沉著……[詳細] |
![]() | 攀枝花望月樓簡介 從成昆鐵路路經米易掛榜鄉,憑窗西望,萬綠從中,一座紅色亭閣亭亭玉立,它便是攀枝花市的省級文件保護單位望月樓。 望月樓以木構榫結,四方形底層及上兩層六方形樓閣,六角攢尖頂有機連結,承托得四平八穩。雖經二百年風雨和道光三年、十年、十三年三次大地震而保存至今。十分難得。作為早期的清真寺建筑,它既具有宗教文物性質,又因其設計獨特,構思巧妙,一樓多用,為省內清真建筑所少有,因此又具有古建筑的藝術文物價值。四川攀枝花……[詳細] |
![]() | 攀枝花玉佛寺,位于攀枝花市主城區炳草崗以南6.3公里,機場路南側,東臨彝族新村阿署達,西南接炳仁路,北傍沙壩村五社,是在立足于滿足人民群眾多元化精神文化需求,充分尊重信教群眾意愿的基礎上,經省市主管部門批準移址重建的佛教寺院。整個景區規劃建筑總面積約3萬平方米,寺院選取盛唐建筑風格,按叢林規范興建天王殿、大雄寶殿、觀音殿、臥佛殿、藏經閣等,外圍進行特色景觀打造并輔助興建佛文化體驗的系列配套服務設施。該寺院已經省民宗局、省佛教協會批準,作為四川佛教旅游專線最南端目的地![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