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芒碭山AAAAA 芒碭山旅游區是一處集山水觀光、文化品賞、生態休閑于一體的國家AAAAA級景區。景區區位優勢明顯,連霍高速與濟祁高速穿區而過,鄭徐高鐵永城北站距離景區僅3.5公里。芒碭山旅游區面積為14平方公里,群峰爭秀,風光旖旎,歷史厚重,文化神秘。這里有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地下西漢王陵墓群、劉邦斬蛇處、大漢雄風景區、芒碭山地質公園、陳勝王陵、孔夫子避雨處等景點。西漢王陵內出土的國寶級文物四神云氣圖、金縷玉衣等中華瑰寶交相生輝。走進芒碭山,探尋天下第一石室王陵,欣賞敦煌前的敦煌,研磨石碑上神像的奧秘,領略大漢文明的……[詳細] |
![]() | 淮海戰役陳官莊地區殲滅戰烈士陵園座落于河南省永城市陳官莊,始建于1963年,占地約200畝。1974年陵園進行了第一次改擴建,投資800萬元,先后建了24.6米高的烈士紀念碑、720平方米的淮海戰役紀念館、500平方米的烈士事跡陳列館和1萬平方米的烈士墓地。從2007年到2012年,陵園進行了第二次改擴建,投資8000萬元,陸續建設了烈士公墓(包括600平方米的烈士遺骨地宮、10.5米高的標志碑、200米長的烈士名錄墻,12位著名烈士雕像)、9160平方米的淮海戰役陳官莊地區殲滅戰紀念館、730……[詳細] |
![]() | 商丘古文化旅游區AAAA 商丘古文化旅游區位于商丘市睢陽區境內,以商丘古城為依托,在12.6平方公里的面積內分布著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明代“歸德府城墻”和“宋國故城遺址”。商丘古城現為中國保存完好古城之一,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景區簡介商丘古文化旅游區位于商丘市睢陽區境內,以商丘古城為依托,在12.6平方公里的面積內分布著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明代“歸德府城墻”和“宋國故城遺址”。省級重點文物單位有“侯氏故居”、“八關齋”、“中原局擴大會議舊址”、“中原局擴大會議秘書處舊址”及“大成殿”、“明倫堂”、“張巡祠”、“應天書……[詳細] |
![]() | 芒碭山漢文化景區AAAA 芒碭山漢文化景區位于位于豫、魯、蘇、皖四省結合部的河南省永城市,距連霍高速永城出口僅1公里,是豫東邊陲的一處新興的漢文化旅游勝地。景區面積十四平方公里,由十多座小山組成的小型山群。在蒼茫的豫東平原上,這惟一的山群,猶如凌空落地的“仙女”,清麗脫俗、風姿綽約,美麗動人。2002年被納入河南省“0一線”的黃金旅游帶。2006年9月,景區被評為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09年被列入河南省文明旅游風景區。被中華文化發展促進會授于“中國國際最具發展潛力的旅游景區”!吧讲辉诟,有仙則名!泵⒋X山和中國歷……[詳細] |
![]() | 睢縣北湖景區AAAA ![]() 北湖景區位于睢縣縣城北,東距商丘市60公里,西距河南省省會鄭州160公里,南距永(永城)登(登封)高速5公里,北距隴海鐵路和連(連云港)霍(霍爾果斯)高速公路12公里。景區內均有較好的公路相通,民(民權)太(太康)公路從北湖景區中部縱穿,鄭(鄭州)永(永城)公路從北湖景區南部橫貫全景區。北湖景區范圍為:東起睢縣振興大街,西至環城西路,北接北環公路,南依睢州大道,東西長6公里,南北寬3至5公里。北湖景區由睢縣東湖、西湖、蘇子湖、濯錦湖、恒山湖、甘菊湖、鳳凰湖等共同組成,總面積為15.6平方公里,水……[詳細] |
![]() | 商丘古城AAAA ![]() ![]() 相信很多朋友都知道“千里姻緣一線牽”的故事,這段神奇動人的愛情故事就發生在我們商丘古城。說起美麗的商丘古城,可以說是歷史悠久,文化燦爛,已有四千多年的歷史,現在這座古城始建于明朝正德六年,距今已近五百年的歷史了,“商丘”“睢陽”“宋國”“南京”“歸德府”這些商丘歷史上每一個時期的名稱,仿佛都在向人們訴說著它悠久輝煌的歷史。商丘古城,早在1986年就被國務院命名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1996年歸德府城墻又被評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河南省重點旅游景區之一,是隴海和京九線上的一顆璀璨的明珠。商丘古城具……[詳細] |
![]() | 燧皇陵AAAA ![]() 燧皇陵,又名燧人氏陵園,是上古時期發明鉆木取火的燧人氏的墓園,位于商丘古城西南三里處。據《歸德府志》、《韓非子》、《左傳》、《三皇五帝時代》等典籍記載:“燧皇陵在閼伯臺西北”。據專家考證,燧人氏為天下第一人,是中華民族的始祖。燧人氏立方牙、觀天象,確立了中華第一姓——“風姓”,研究制定了中國第一部歷法,確立了商丘為天地之中,在商丘建立了中華第一都。由于他貢獻巨大,被后人尊為“天皇”,位列“三皇”之首。燧皇陵歷經多次修復、擴建,占地440多畝,皇陵墓冢呈方錐型,長、寬各82米,高13.9米,前面延……[詳細] |
![]() | 應天府書院即應天書院、睢陽書院,其前身為南都學舍,為五代后晉時的商丘人楊愨創辦,位于河南省商丘市睢陽區國家4A級風景區商丘古城南湖畔,為中國古代著名的四大書院之一。北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宋真宗正式賜額為應天書院,宋仁宗景祐元年(1034年),應天書院改為府學,為應天府書院,慶歷三年(1043年)改為南京(北宋陪都,今河南商丘)國子監,為北宋最高學府。北宋初書院多設于山林勝地,唯應天書院設于繁華鬧市,人才輩出。隨著晏殊、范仲淹等的加入,應天書院逐漸發展為北宋最具影響力的書院,位居北宋四大……[詳細] |
![]() | 睢杞戰役烈士陵園AAA ![]() ![]() 睢杞戰役是豫東戰役中繼我軍攻克開封,全殲守敵之后,對國民黨多路兵團中,區壽年兵團予以圍殲和對其它各援敵進行沉重打擊的最后決戰,是整個戰役中消滅敵人最多、勝利最大、意義更廣的一個階段。本作戰從1948年6月27日晚,利用邱清泉喜功狂妄,而區壽年兵團躊躇不前,形成兩兵團之間40公里間隙,對區兵團突然發起猛攻始,至7月6日對西援之敵黃伯韜兵團沉重打擊之后結束的,歷時十天。華東野戰軍在中原野戰軍的密切配合下,共殲國民黨區壽年兵團部全部、第七十五師部全部、第六旅全部、第十六旅全部、整編第二十一旅全部等共計……[詳細] |
![]() | 商丘黃河故道森林公園AAA ![]() 商丘黃河故道國家森林公園是國家級旅游線路“黃河之旅——中華民族之魂”和河南省“0一線”東擴旅游熱線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商丘市三大重點旅游精品景區之一。黃河故道國家森林公園位于商丘市梁園區北部11公里處的明清黃河故道上,總面積65平方公里,是我國罕見的平原人工林國家森林公園,歷史文化底蘊深厚,以生態自然景觀為主調,環境優美,景色秀麗,現為國家AAA景區。商丘黃河故道森林公園黃河故道歷史悠久,宋建炎二年(公園1128年),東京(今開封)留守于滑縣西南人為決河,使黃河決口奪泗入淮,這里成為黃河的主河道![詳細] |
![]() | 柘城容湖水利風景區AAA ![]() ![]() 景區包括北湖生態公園和千樹園兩個景區。北湖生態公園景區規劃分為:主題公園、景觀旅游、時尚休閑、民俗文化、精品商務、生態居住等六大功能區,公園景點包括:湖心小島、觀湖石橋(三拱橋)、觀魚棧道、垂釣臺、游船碼頭、人民廣場、兒童樂園、水幕電影、白瓷寶塔等等。千樹園景區以人為本,融植物景觀、自然水體與景觀建筑為一體,寓文化教育于休閑娛樂之中,是集生態旅游、文化展示、休閑娛樂、科普教育等功能為一體的植物生態園。柘城縣容湖水利風景區位于河南省商丘市柘城縣境內,依托容湖而建,屬于城市河湖型水利風景區,規劃面積……[詳細] |
![]() | 商丘崇法寺塔AAA ![]() 崇法寺塔,位于永城市老城東北角烈士陵園內。據清光緒《永城縣志》記載:“崇法寺……創建在唐以前,紹圣初建塔,高數丈”,F寺已無存,僅剩此塔。據史書記載和塔內地宮石、磚刻文可知,該塔始建于宋紹圣元年(1093年),塔成于紹圣五年(1098年)。崇法寺塔是一座樓閣式仿木構式磚塔,平面呈八角,九層,通高34.6米,分外壁、回廊、塔心,每層內部構造各異,塔內走道用磚石混和砌成。1984年4月至1985年5月由河南省文物局拔專項維修經費10萬元對其進行了徹底維修,基本上恢復了古塔的原貌。塔的基座為八角形,高……[詳細] |
![]() | 莊子文化旅游景區AAA 莊子文化旅游景區位于河南省商丘市民權縣莊子鎮境內,包含莊子文化館、莊子故居和莊周陵園三部分。莊子文化旅游景區地處黃河故道民權縣境內,東鄰京九、隴海黃金十字架商丘,西靠七朝古都開封,北接“牡丹之鄉”菏澤,南望中原重鎮周口,鄭徐高鐵、隴海鐵路、310國道與連霍高速、鄭民高速橫貫全境,距省會鄭州1個多小時車程。莊子文化旅游景區第一部分莊子文化館,以莊子文化展示為主題,占地25畝,總建筑面積21203平方米,主體五層,采取天圓地方的理念設計,風格獨特,是一座集群眾文化、圖書閱覽、文博展示等功能于一體的大……[詳細] |
![]() | 圣壽寺塔是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于河南省商丘市睢縣后臺鄉閻莊村西北200米,是睢縣著名的宋代文物旅游景點。圣壽寺塔俗稱閻塔,為宋代建筑物。雖經多次地震侵襲,風雨剝蝕,仍巍然屹立,1985年省政府曾撥款維修加固。塔身高22米,底座周長28.4米,為平面對稱六角,九級密檐式結構。塔身外部每層檐下均用迭澀磚砌,第一層高3米,檐下有南開一半圓形拱圈門。一至六屋外壁嵌砌佛像雕磚數百個,佛像造型各異。塔內為六角形塔心室,室壁佛像磚砌,頂部飾有彩繪圖案。為研究我國古代建筑和雕刻藝術提供了實物依據。關于圣壽……[詳細] |
![]() | 介紹:八關齋位于商丘城南500米處,進入院內,可以看到一座造型優美的八角亭內,有座八棱石幢。石幢高3.2米,每面寬0.5米,上面有顏真卿晚年撰寫的《宋洲八關齋會報德記》。巨大的八棱石碑,全稱是“宋州八關齋會報德記”石碑。碑文是唐著名書法大師顏真卿64歲時所撰寫,共983字,其中記文944字,標題13字,列銜26字,每面五行,每行最多為28字,每字為9公分。結字謹嚴,體方筆圓,端莊雄偉,行筆兼用篆隸筆意。侯方域、王世貞、康有為等都予以高度評價,認為這是顏書中的精品和神品!八沃莅岁P齋會報德記”是什……[詳細] |
![]() | 漢梁王墓群位于河南省永城市東北的芒碭山,是西漢時期梁孝王劉武及后代各王的陵墓。從梁孝王劉武開始,西漢梁王死后可能全部葬于芒碭山,加之王后、嬪妃和文武大臣有多少地下宮殿目前還不清楚,F除主峰未發現外,已查明的漢代梁國王陵有保安山梁孝王墓、李王后墓、柿園壁畫墓、僖山金縷玉衣墓、王后墓、黃土山一、二號墓、窯山一號、二號漢墓、南山一、二號漢墓、夫子山一、二、三號漢墓、鐵角山一、二、三號漢墓等二十余座。漢梁王墓群于1996年11月20日被國務院公布為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F在保安山梁孝王陵區已發掘的……[詳細] |
![]() | 歸德古城——全國歷史文化名城。我國古代一些城市大多是有城墻的,沒有城墻是不能算作城的。能讓古人下大力氣建得城墻的地方,其地理位置就必然十分重要。睢陽城這一片土地,從商朝到現在的睢陽古城,是沿著中國歷史的泥濘一路走來的。數千年來,歷史上筑起了那么多的古城墻,就連所謂的七朝古都九朝古都的城墻,都被時間的巨手平蕩的蹤跡全無,而商丘市睢陽區的歸德府古城墻卻有幸走過了490多年歲月的歷史,如今它的城郭、內城、護城河保存基本完好,氣勢肅穆雄偉,F存古城墻建于明正德六年(1511),為古城堡式建筑,城池外圓內……[詳細] |
![]() | 李莊遺址,又叫“山臺寺遺址”,位于河南省商丘市柘城縣申橋鄉李莊村,因其基址上過去有座山臺寺而得名。李莊遺址以新石器時代晚期的龍山文化遺存為主,同時又含有較多的岳石文化遺存。龍山文化距今為4200年~4500年,此時農業生產已占相當比重,耜耕和以石器磨制、輪制陶器為代表的手工業生產技術已有較高水平,家畜飼養有了顯著發展,陶器種類眾多,形態多樣,造型美觀,飾紋纖細。遺址面積約3萬平方米,文化層厚4米余。出土文物有陶鬲、罐、紡輪、網墜和蚌器、骨匕、骨鏃等。陶器飾有方格紋、粗繩紋、附加堆紋。遺址中有一個……[詳細] |
![]() | 梁園一景三陵臺,它座落在商丘古城西北九公里處。因西周宋國宋惠公、宋哀公、宋戴公三公王陵三峰并峙,故名“三陵臺”。最東面的宋戴公陵就是戴笠的祖先。西漢初,梁孝王劉武曾在臺上建離宮,至今尚有離宮瓦片遺存。明朝萬歷年間吏部尚書宋死后四年,蒙皇恩遷葬于三陵臺前。三陵臺占地770余畝,神道兩側白楊、古柏參天,碑樓林立,莊嚴而肅穆;陵前有宋氏宗祠,諭祭諭葬碑、牌坊等,還有石人、石馬、石羊等栩栩如生的石像生,簡直像一座露天的大型石刻博物館。三百年前,侯方域的好友賈開宗曾多次游三陵臺,并寫了一首膾炙人口的詠《……[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