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黃大仙祠又名嗇色圓,建于1945,是香港九龍有名的勝跡之一,也是香港最著名的廟宇之一,在本港及海外享負盛名。據傳說,黃大仙又名赤松仙子,以行醫濟世為懷而廣為人知。相傳祠內所供奉的黃大仙是“有求必應”的,他的簽文十分靈驗。此外,該祠是香港唯一一所可以舉行道教婚禮的道教廟宇。在每年農歷年底及正月初一至十五日,有大量善信前往該祠,為過去一年酬謝神恩及為未來一年求神庇佑。每年農歷八月二十三日是黃大仙師寶誕,所有黃大仙的弟子會于正午時分聚集于祠內的主殿參與祭祀活動。、在20世紀初,道士梁仁庵等人從廣東西樵……[詳細] |
![]() | 志蓮凈苑(Chi Lin Nunnery)是香港一個佛教非牟利慈善團體,屬下設有安老院、佛教志蓮小學、佛教志蓮中學、志蓮凈苑文化部、志蓮凈苑夜書院、志蓮凈苑圖書館。此外,志蓮凈苑亦定期舉行法會。志蓮凈苑的院址位于香港九龍鉆石山志蓮道五號,該院寺堂以仿唐代木結構建筑為特色,與周邊的斧山公園及南蓮園池結合為大型的仿唐建筑群,是香港的特色建筑及景點之一。志蓮凈苑亦是香港唯一的“女眾十方叢林”,為從各地而來的各方女高僧提供修道場所。歷史1934年由葦庵法師和覺一法師,在藍昌源等居士協助下,成立一所佛教女……[詳細] |
![]() | 摩士公園(Morse Park)位于香港九龍黃大仙區,于1967年10月全部建成,占地15.8公頃,為九龍最大的公園,由香港康樂及文化事務署管理。前身為1903年開辦的曬魚石華人墳場(新九龍四號墳場)。摩士公園由-捐款興建,并以當時剛逝世的匯豐銀行戰時主席兼總司理雅瑟.摩士爵士命名。公園前身為石鼓壟、打鼓嶺等鄉村,部分是英軍練靶場。棕櫚園是園內最惹人注目的設施,園內植約有20品種共80多棵棕櫚樹,多從東南亞地區例如南中國及臺灣運來,令園景別具東南亞風情俯瞰或從視平線近距離觀賞園景,儼如置身馬來西……[詳細] |
![]() | 衙前圍村(Nga Tsin Wai Tsuen)位于香港九龍新蒲崗東頭村東光道,是香港市區唯一仍然保留的原居民圍村,正面臨清拆重建。衙前圍村是目前所知九龍半島歷史最悠久的村落,但(李鄭屋村可能早在東漢時已建村,那就比衙前圍村更早建村)它的“圍”卻與新界一般的圍村如錦田吉慶圍不同。新界的圍村是在村外建成一道獨立的防御外墻,但衙前圍村的“圍”卻是由村屋的外墻相連而成。根據當地氏族的族譜資料,可以知道衙前圍建成的時間,在1570至1574年之間,至今已經歷逾400年的歷史。歷史衙前圍村以陳、吳、李三姓……[詳細] |
![]() | 斧山公園(Hammer Hill Park)位于香港九龍黃大仙鉆石山,是仿唐朝風格的公園。斧山公園共分為三個主要部分—東蓮園、西蓮園及南蓮園池,環抱志蓮凈苑,構成一個大型的仿唐建筑群。園林分布:東蓮園-位于斧山道及鳳德街交界,因位處志蓮凈苑東側而得名。園林采用山水回游式設計,迂回的碎石小徑,兩旁廣植高大的權木,將外界的繁華鬧市隔開。西蓮園-位于志蓮凈苑西側與大老山隧道公路毗鄰的坡地,接連志蓮凈苑西門,采用唐枯山水園景。南蓮園池-與志蓮凈苑山門有行人天橋接連,采用唐代園池設計。斧山公園的所在地原為……[詳細] |
![]() | 牛池灣公園是香港一個公園,位于九龍黃大仙區牛池灣豐盛街,占地4公頃,由康樂及文化事務署管理。牛池灣公園前身為垃圾堆填區,于1977年停用,及后荒廢多年。至2000年代,經環境保護署進行修復工程后,該址于2008年移交康樂及文化事務署興建公園,當時計劃名稱為牛池灣游樂場。公園耗資2億港元興建,于2009年8月落成啟用。牛池灣公園依山而建,構成四個不同高度的平臺。公園的設施包括天然草地射箭場、室外展覽場、長者健身角、草本植物園、兒童游樂場、涼亭、卵石步行徑、緩跑徑、中央草坪及籃球場等。而公園中央有一……[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