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美洲 > 巴西旅游

巴西旅游景區

里約熱內盧
   簡介 里約熱內盧位于巴西國土的東南部,在向北伸入的瓜納巴拉灣西岸,有長達14公里的跨灣公路大橋與東岸的尼泰羅伊市相連.1502年1一月,葡萄牙殖民者來到海灣,誤以為這里是一條大河的入?,隨口起名一月的河,譯音便是里約熱內盧. 半個世紀后奠基的城市就以此為名.經過400多年的發展,里約熱內盧已經成為僅次于圣保羅的特大城市和工商業、金融中心,與桑托斯港并列的最大外貿港口,并且集中了巴西最著名的博物館,擁有拉丁美洲最大的圖書館、世界最大的足球場,以及全國最大的公園、植物園等。 聳立在瓜納巴拉灣……[詳細]
巴西利亞
   簡介 歷史上,巴西曾先后在薩爾瓦多和里約熱內盧兩個海濱城市建都。為開發內地,1956年庫比契克總統決定遷都內地。1957年,建都工程啟動。1960年,在歷時三年零七個月時間后,一座現代化的都市--巴西利亞(Brasilia)在巴西內地建成。同年4月21日,巴首都從里約遷至巴西利亞。 巴西利亞是聯邦區政府所在地,聯邦區(Distrito Federal)面積5822平方公里,所屬城區和衛星城共10個,總人口約200萬,F任聯邦區長官為若阿金.羅里茲(Joaquim Roriz)。1998年國內……[詳細]
亞馬遜雨林
   亞馬遜雨林(Amazon Rainforest),又譯亞馬孫雨林,又稱亞馬孫河雨林,位于南美洲亞馬遜盆地的熱帶雨林,占地700萬平方公里(7億公頃),使這片雨林生機盎然的為亞馬孫河。雨林橫越了8個國家:巴西(占森林60%面積)、哥倫比亞、秘魯、委內瑞拉、厄瓜多爾、玻利維亞、圭亞那及蘇里南,包括法屬圭亞那。其中4個國家將雨林所屬州份取名亞馬遜州(Amazonas)。亞馬遜雨林占世界雨林面積的一半,森林面積的20%,是全球最大及物種最多的熱帶雨林。作為美洲中最大的熱帶雨林,亞馬遜雨林擁有無可比擬的生……[詳細]
里約大教堂
   里約大教堂始建于1964年,1976年落成使用,位于里約熱內盧的中心,是為了紀念圣塞巴斯蒂安而建造的。教堂造型獨特,氣勢恢宏,是里約熱內盧的標志性建筑之一,也是現代藝術的杰作。和歐洲古老典雅的教堂不同,里約大教堂是一座鋼筋水泥結構的現代化建筑,教堂呈圓錐形,高75米,底徑106米,整個框架結構由規則的方框構成,好像天梯,所以又稱作天梯造型大教堂。教堂寬敞高大,氣勢恢弘,可容納2萬人。教堂正門前是教皇保羅二世的銅質塑像,左側是頂端豎立著十字架的鐘樓。建筑群莊嚴肅穆,奇特的造型,在現代化的樓群建筑之……[詳細]
孔卡洛·卡瓦略林蔭大道
   孔卡洛•卡瓦略林蔭大道坐落于巴西南里奧格蘭德州的阿雷格里港市,是一條長500多米的林蔭大道,被譽為“世界上最美麗的街道”,已經成為這個城市最醒目的代表,被列為阿雷格里港的“環境遺產”。 孔卡洛•卡瓦略林蔭大道的名字源于葡萄牙傳教士孔卡洛•卡瓦略(Gonçalo de Carvalho)。在在近500米的人行道旁,100多棵紫檀木一字排開,有些甚至可以達到七層樓的高度,讓人驚嘆不會。遠遠望去,100多棵樹木自然形成一條拱形隧道,春意盎然,滿眼皆綠,……[詳細]
費爾南多-迪諾羅尼亞群島和羅卡斯島保護區
   費爾南多-迪諾羅尼亞島和羅卡斯島占據了南大西洋海域島嶼的一半之多。這些非常多產的海域成為鮪魚、長槍魚、鯨魚、鯊魚,以及隨季節遷移到非洲東大西洋海岸的海龜等物種的營養供給地。島嶼比較貧脊,開闊的海洋中有一小塊生命綠洲,在整個熱帶地區的南大西洋中,對于海洋物種的繁殖、傳播、移殖過程發揮著關鍵作用。戈爾菲恩斯港是世界唯一個以海豚大規模聚集而聞名遐邇的地方,當暴露在外的環繞淺灘礁湖的暗礁和潮汐沼澤形成一個天然水族館的時候,羅卡斯島就展示了一幅美麗的海景畫。費爾南多-迪諾羅尼亞島和羅卡斯島是保護南大西洋生……[詳細]
大西洋沿岸熱帶雨林保護區
   簡介 大西洋沿岸熱帶雨林保護區位于巴伊亞州和圣埃斯皮圖里州,它由8個分離的保護區組成,包含有112000公頃的熱帶雨林和與之有關系的灌木。巴西大西洋沿岸熱帶雨林從生物多樣性觀點來說是世界物種最豐富的地區。這個地方包含獨特的呈高水平的動植物的特有分布的山脈類型并表現出保護的重要性。 大西洋沿岸熱帶雨林保護區有三種地貌,并且每種地貌對應不同的地質年代。保護區內年代最老的巖石是前寒武紀變質巖和巖漿片麻巖,它們形成了保護區內地勢最高的山嶺,這些山嶺分布在離海最遠的地方;第三紀的石灰巖沉積形成了保護區……[詳細]
三權廣場
   三權廣場位于巴西首都巴西利亞,是一座露天廣場,其名字來源于巴西國家政府的三種權力:行政權、立法權以及司法權,而象征這三種權力的建筑場所就坐落在廣場周圍,它們分別是代表行政權力的總統府,代表立法權力的國會,還有代表司法權力的聯邦最高法院,三權廣場被稱為巴西的神經中樞。三權廣場上看不到什么古跡,但是周圍的建筑設計構思大膽、線條優美、輕盈飄逸。不同的建筑代表著不同的寓意,總統府前的一尊兩人持矛并肩而立的首都開拓者銅像,象征著巴西人民團結一心捍衛祖國,最高法院前筆直坐立的雕像象征著法院會秉公執法,保護人……[詳細]
黑白河
   被稱為“地球之肺”的亞馬遜熱帶雨林,集中了太多的“世界之最”,而作為亞馬遜河一部分的黑白河長久以來一直籠罩著一層神秘的面紗。亞馬遜河是世界上最大的河流,其中最著名的河段是被人們戲稱為“大河婚禮”的黑白河,這是內格羅河和索里芒斯河兩條支流的交匯處。在寬闊的水面上,人們能看到一幅不可思議的場景:顏色白中泛黃的索里芒斯河水與深咖啡色的內格羅河水涇渭分明,互相纏綿著,攜手遠去。這一景觀居然能保持長達十多公里不變,堪稱奇觀。當地人介紹說,河流顏色的差異是兩條支流的流速、礦物成分、溫度和酸堿度不同造成的。兩……[詳細]
伊瓜蘇瀑布
   簡介 南美洲的伊瓜蘇瀑布是世界五大瀑布之一,該瀑布位于阿根廷和巴西兩國邊境。1934年,阿根廷在伊瓜蘇瀑布區建立了670平方公里的國家公園。1984年,伊瓜蘇瀑布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自然遺產。 1542年,一位西班牙傳教士在南美巴拉那河流域的熱帶雨林中,意外地發現了伊瓜蘇大瀑布:層層疊疊的瀑布環繞著一個馬蹄形峽谷咆哮著傾瀉而下,激起的水霧彌漫在密林上空,奔流而下的水流聲幾公里外都能聽見。 “伊瓜蘇”在南美洲土著居民瓜拉尼人的語言中,是“大水”的意思。發源于巴西境內的伊瓜蘇河在匯入巴拉……[詳細]
拉克伊斯·馬拉赫塞斯沙漠
   拉克伊斯•馬拉赫塞斯沙漠坐落于與其同名的拉克伊斯•馬拉赫塞斯國家公園中,位于巴西馬拉尼昂州的海濱地區,被譽為世界上最美麗的沙漠,每年約有60000多名游客來觀賞這個神奇的沙漠。拉克伊斯•馬拉赫塞斯沙漠是一個無論在哪個季節都充滿魅力的沙漠,而且是名副其實世界上最美麗的沙漠。在雨季,白色的沙丘和藍色的湖泊組成獨一無二的美景。在旱季,湖水蒸發變小或完全干涸,由風塑造的沙丘形成連綿的新月形,白茫茫一片,純凈無暇。每年雨季的時候,雨水使沙丘之間的谷地里產生些新的湖泊,最……[詳細]
救世基督像
   救世基督像是一座裝飾藝術風格的大型耶穌基督雕像,位于巴西的里約熱內盧,是該市的標志,也是世界最聞名的紀念雕塑之一,2007年入選世界新七大奇跡;较裼煞▏o念碑雕刻家保羅•蘭多斯基設計,落成于1931年,總高38米,站立在里約熱內盧國家森林公園中高710米的科科瓦多(Corcovado)山頂,俯瞰著整個城市。救世基督像是為慶祝巴西獨立100周年而建立的,總重1145噸,張開的雙臂橫向總長28米,耶穌基督雕像張開雙臂歡迎來自世界各地的游客,是巴西人民熱情接納和寬闊胸懷的象征。雕像的基……[詳細]
糖面包山
   糖面包山是一座位于巴西里約熱內盧市瓜納巴拉灣中的一座山峰,是里約熱內盧的重要地標,經常被拿來和里約熱內盧的基督像并列。糖面包山之所以名為糖面包山,傳說是早期先民們依它的形狀, 猶如一塊面包,發音近似葡萄牙文中的糖面包(pao de acucar),再加上山的外形又使葡萄牙人想起老家用來把糖制成圓錐形方糖一種土制模具,所以就叫它糖面包山。糖面包山高396米,登上山頂可將里約熱內盧的全景盡收眼底。西元1912年,第一條通往山頂的纜車線自糖面包山麓的紅色海灘(Praia Vermelho)啟用,由山腳……[詳細]
伊泰普水電站
   簡介 伊泰普水電站位于巴西與巴拉圭之間的界河——巴拉那河(世界第五大河,年徑流量7250億立方米)上,伊瓜蘇市北12公里處,是目前世界最大的水電站,由巴西與巴拉圭共建,發電機組和發電量由兩國均分。目前共有18臺發電機組(每臺70萬千瓦),總裝機容量1260萬千瓦,年發電量790億度。 伊泰普(Itaipú)在印地安語中意為“會唱歌的石頭”。伊泰普水電站于1974年10月17日動工修建,1991年5月6日竣工,歷時17載。水電站主壩為混凝土空心重力壩,高196米(海拔225米),長1500米![詳細]
伊泰普水壩
   伊泰普水壩位于巴拉那河流經巴西與巴拉圭兩國邊境的河段,這里水流量大,水流湍急,由巴西和巴拉圭兩國政府共同開發。該工程歷時16年,總耗資170多億美元,最終于1991年5月建成,壩址控制流域面積82萬平方公里。大壩全長7744米,將巴拉那河攔腰截斷,形成面積1350平方千米、庫容290億立方米的人工湖。伊泰普水壩是以發電為主的水電工程,電站主壩長1064米,為混凝土雙支墩空心重力壩,混凝土量526萬立方米,最大壩高196米,是現在世界上同類型壩中最高的。電站總共安裝了18臺發電機組,總裝機容量12……[詳細]
巴伊亞州的薩爾瓦多歷史中心
   薩爾瓦多建立于公元1549年,是由環繞著教堂的斜坡發展起來的,這個教堂是在1549年由耶穌教士建造的。從它建立的那時起,這個城市就作為巴西的國家政治中心,并且從1551年開始,也是主教的宮殿。薩爾瓦多是有名的城市,其結構適合殖民地的居民居住,上面的城市有一些公用的建筑物、住所以及花園,還能俯瞰下面城市的活動;下面城市的房屋活動連系著港口和商業;而且宗教建筑,它們中的許多有著十七和十八世紀的雕刻來修飾,有很多用彩色的泥做出的條紋,反映了殖民時期的特征。薩爾瓦多是一個從十六世紀到十八世紀歐洲、非洲和……[詳細]
圣保羅藝術博物館
   圣保羅藝術博物館建立于1947年,為圣保羅的重要地標,是巴西現代建筑的代表,是巴西最重要的藝術博物館。圣保羅藝術博物館的特色在于宣傳博物館學和藝術教育,收藏了大量的與藝術相關的作品,是巴西第一個關注二戰后藝術傾向的博物館。圣保羅藝術博物館是被國際認可的西方藝術的大收集,被認為是拉美和南半球最好的藝術博物館,主要收藏了大量的畫作,但也收藏了二次世界大戰后雕刻家的作品。館內收藏了8000件收藏品,著重收藏了巴西藝術、圖片、雕刻、素描等,與此同時還有非洲和亞洲藝術、遺留古物、裝飾藝術等,館內所有的收藏……[詳細]
巴西國家博物館
   巴西國家博物館建立于1818年,是由葡萄牙國王若昂六世建立的,建立之初名字為皇家博物館,之后改為現在的名字。最初的時候,博物館里收藏了大量的動植物樣本,尤其是鳥類的樣本,因此被人們稱之為“鳥之屋”。在19世界末的時候,由于巴西國王佩德羅二世的個人偏好,博物館開始涉足新的領域,包括人類學、古生物學和考古學。王佩德羅二世本身也是一個業余科學家和科學所有分支科學的熱烈擁護者,他也收藏了古埃及藝術和植物化石,由于王佩德羅二世的努力,國家博物館開始向現代化發展,成為南美自然歷史和人類科學最重要的博物館。巴……[詳細]
潘塔奈爾保護區
   潘塔努自然保護區由四部分組成,占地面積為 187818公頃。該遺址坐落于馬托格羅索州的西南角,是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濕地生態保護系統之一。庫亞巴和巴拉圭河流是當地的兩大河流,而這兩條河流的源頭正好位于這座遺址處,遺址中含有豐富的動植物群。潘塔努自然保護區是大潘塔努地區的典型代表,這里有所有在潘塔努地區發生的生態發展生物進化形態。阿莫拉爾山的淡水濕地生態系統授予潘塔努自然保護區一種獨特的自然景觀,這里的生態環境是動態的、逐漸變化的。潘塔努自然保護區是潘塔努地區最重要的魚類資源保護帶,這里還有許多世界瀕……[詳細]
里約熱內盧:山海之間的卡里奧克景觀
   2012年7月1日,第36屆世界遺產委員會會議討論并通過將“里約熱內盧:山海之間的卡里奧克景觀”列入《世界遺產名錄》。與其說“里約熱內盧:山海之間的卡里奧克景觀”是建筑遺址,這一遺產更像是一個特殊的城市景觀設置!袄锛s熱內盧:山海之間的卡里奧克景觀”從蒂茹卡國家公園山上的最高點一路向下直到大海,擁有塑造和激發城市的發展自然要素。包括成立于1808年的植物園,科爾科瓦多山與其山上著名的基督雕像以及瓜納巴拉灣附近的山丘,包括沿著科帕卡巴納灣大規模設計的景觀,這些都為這一壯闊的城市戶外生活文化做出了貢……[詳細]
全部巴西景區>>>

丰满妇女做a级毛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