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天津市 > 河北區旅游

河北區旅游景區

天津海河意式風情區
   介紹 坐落在河北區南端,曾是天津近代史上意大利租借地的中心區,已有近百年歷史。原有街區及建筑基本保持原貌,是至今我國乃至東南亞地區最大的也是唯一的意大利文化集中地,幾乎包含了意大利各個時期不同風格的建筑。   在這個區域的周圍有諸多著名的近代和現代歷史名人故居,如梁啟超飲冰室、李叔同故居、曹禺故居和袁世凱、馮國昌宅邸等,歷史文化底蘊深厚,具有十分廣闊的開發利用價值。   區內步行道鋪有意式風格鵝卵石和花磚,路燈全部為歐式造型;路牌、電話亭、果皮箱等全部采用意大利設計。區內設有服飾街、皮具街、旅……[詳細]
意大利風情區
   意式風情街是天津市著名歷史風貌建筑保護區意奧風情區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少電影如《南京!南京!》《非常完美》也曾在此拍攝。1.意式風情街的由來:公元20世紀初的天津,曾經有8個國家在此設立了租界。洋人們在這里建造了不少歐式風格的建筑,供自己辦公和居住。100年過去了,現在,如果你來到天津,漫步在海河邊上,仍然可以看到這些風格各異的建筑。1900年,義和團運動失敗,-的清政府和11國的代表,簽訂了屈辱的《辛丑條約》,意大利借此在天津獲得了設立租界的權利。意大利的租界的地點就位于現在北安橋和天津火車站之間……[詳細]
北寧公園
   北寧公園又名寧園,位于天津市河北區東北部,正門面對北站立交橋,東門面對中山北路,地處天津北站以北。該園始建于清光緒年間,原為袁世凱的種植園。園內設閘引水,使湖水與園外的金鐘河、月牙河相通,亭臺錯落,具有典型的中國古典園林特色。園內主要景觀有九曲勝境、待月樓、疊翠山、湖心亭、怡然堂、小型動物園等。公園北部的致遠塔高九層74.4米,塔內四周墻壁上鑲嵌著以歷史題材為內容的瓷板釉彩畫或青石刻浮雕百余幅,內容以中國歷代文化遺存為主;乘雙向盤旋樓梯或電梯可達最高處第九層,津門美景盡收眼底……[詳細]
意大利風情街
   意式風情街是天津市著名歷史風貌建筑保護區意奧風情區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少電影如《南京!南京!》《非常完美》也曾在此拍攝。1.意式風情街的由來:公元20世紀初的天津,曾經有8個國家在此設立了租界。洋人們在這里建造了不少歐式風格的建筑,供自己辦公和居住。100年過去了,現在,如果你來到天津,漫步在海河邊上,仍然可以看到這些風格各異的建筑。1900年,義和團運動失敗,-的清政府和11國的代表,簽訂了屈辱的《辛丑條約》,意大利借此在天津獲得了設立租界的權利。意大利的租界的地點就位于現在北安橋和天津火車站之間……[詳細]
天津寧園
   寧園位于天津北站以北,中山北路北側,育紅路南側,占地45.65公頃,水面11.7公頃。寧園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園林景觀。公園前身系清末官立種植園。1906年(清光緒三十二年),直隸總督袁世凱為推行新政,委派周學熙以工藝總局名義在天津北站附近籌辦種植園,1907年(清光緒三十三年)正式開湖建園。出于在園內為慈禧太后建造行宮的想法,園內建筑在策劃設計上頗具匠心!俺踅▓@時,挖湖堆山,開渠理水,設閘引水,湖水與園外金鐘河相通,宣泄得宜。園內建屋三楹,曰鑒水軒!泵駠鴷r期,軍閥混戰,種植園日漸荒廢。1930……[詳細]
李叔同故居紀念館
   李叔同故居位于河北區糧店街62號。這座清代建筑距今已有150余年的歷史。由四套四合院組成,平面呈田字形,有房60余間,占地1400平方米。整個建筑沿街而建,坐西朝東。大門為“虎座”門樓,門楣上有極為精細的“百獸圖”鏤刻磚雕,墻壁磨磚對縫。迎面為刻磚影壁,門樓右側為廳房,前四合院有兩個磚砌垂花門,有南北房各3間,東西房各5間,前臉均為雕有“漁樵耕讀”的木結構裝飾。在大四合院右側,原有一個小院名“意園”,建有藤蘿架,四周用竹籬圍起。意園有一間西屋,是李叔同從日本留學回國后改建的,稱“洋房”。東屋稱“……[詳細]
曹禺故居紀念館和曹禺劇院
   曹禺故居紀念館和曹禺劇院充分展示中國現代杰出戲劇家曹禺的獨特藝術魅力、全面解讀曹禺藝術思想形成過程的絕佳平臺,是天津的重要文化資源,是宣傳天津文化的重要窗口。紀念館和劇院位于河北區民主道意式風情區內,建筑面積4613平方米、占地2400平方米,是2010年天津市文化大發展大繁榮攻堅戰首批推出的40個重點文化項目之一。按照“修舊如故”原則,進行恢復性整修、陳設后,于2010年9月24日曹禺先生百年誕辰之日正式開館,同時曹禺劇院正式揭牌運營。紀念館為磚木結構的兩座兩層獨立小洋樓,前后庭院小花園,是典……[詳細]
南普公園
   南普公園-北臨普規劃路、東臨南口路、西有鐵路線、南至古北道。占地面積3萬平方米。南普公園設計以江南園林的風格為藍本,融入北方造園技術和理念,以亭臺水榭、假山疊水、曲徑蓮池打造古樸典雅、靈秀俊逸的中國南方園林景觀。公園以歇山建筑為主,其中規模最大的一處擬命名“四當齋”(原天津著名藏書樓,位于河北區),作為園內展覽館,展出以天津與安徽的歷史淵源為主題的歷史展覽。作為開放性公園,南普公園的設計中也應充分考慮到周圍群眾的休閑娛樂需求,在園內的適當位置設置健身器材、小廣場等便于百姓開展休閑娛樂活動的設施和……[詳細]
天津梁啟超紀念館
   梁啟超故居和飲冰室書齋位于原天津意租界橫二馬路19號和21號,即今河北區民族路44號和46號。該建筑是意大利建筑風格的小洋樓,造型別致典雅。他的故居(河北區民族路44號)建成于1914年,共兩層。有地下室、頂層有0。主樓為水泥外墻,塑有花飾,異型紅色瓦頂,石砌高臺階。樓下是過廳、小書房、客廳和起居室。樓上是他的書齋飲冰室、圖書室和浴室。1924年梁啟超又在寓所左側(河北區民族路46號),建了一座專門的書齋,遂將飲冰室齋名專用于此樓。飲冰室書齋為灰色二層小洋樓,系意大利建筑師白羅尼歐設計并承造。首……[詳細]
天津覺悟社紀念館
   天津覺悟社紀念館是一座建立在革命舊址上的紅色紀念館,特色突出,主題鮮明。覺悟社是在五四運動高潮中產生的進步青年團體,二十們社員男女各半,其中周恩來、馬駿、劉清揚、鄧穎超、郭隆真等人都是當時天津-的骨干。社員們沖破封建束縛,聯合起來,共同斗爭,他們在這里研究新思潮,探討救國救民的真理,積極參加實際斗爭,成為當時天津反帝-的領導核心,在北方的革命社團中享有很高的聲望。2012年,紀念館本著“修舊如舊”的原則,對舊址文物主體進行了修繕,同時對展陳進行了提升改造,更加彰顯了紀念類博物館的自身特色。修繕后……[詳細]
曹家花園
   位于天津市河北區黃緯路與新開河交匯處254醫院大門左側的曹家花園是軍閥曹錕花園的俗稱,占地,原為清末天津大買辦孫仲英的花園,始建于光緒二十九年,即1903年,1906以重金轉售曹錕,曹錕進行了大規模重建,挖湖,堆山,廣植花草樹木。建成的花園一時成為津門園林之冠。位于民族道27、29號,是北洋軍閥直系首領曹錕的私家花園。這是一座中西合璧式的花園,既有中國傳統古建筑的小巧別致,又有西洋別墅式建筑的風格。曹錕(1862—1938),字仲珊,天津人,畢業于天津武備學堂,曾任北洋軍第三師師長、直隸督軍兼省……[詳細]
鹽坨公園
   天津鹽坨公園北至榆關道、東至鐵東路、西至現狀鐵路線、南至快速志成道輔路,占地28萬平方米。依據全市的統一部署,河北區按照“一橋一景、因橋制宜”的要求,高標準對志成橋、民權門橋等14座城市橋梁橋下空間進行綜合治理。該項目就是橋下空間綜合治理的代表項目。該公園有三個特點:一是突出文化主題特色。將“文化河北”定位融入其中,以“鹽業史”在城市發展過程中形成的“鹽文化”為主題,在原有橋柱體表面設置鹽文化浮雕,在橋下區域設置袖珍而別致的中式園林景觀,融合具有區域文化價值的理念和特色,通過園林建筑的展示,延續……[詳細]
天津中山公園
   天津中山公園與孫中山先生有著深厚的淵源,因為在中華民國建國元年(1912年)孫中山先生在該公園發表重要演說而知名,8月24日,孫中山先生應袁世凱之邀北上共商國事,并到公園官紳歡迎會,即席發表演講。孫中山先生曾經兩次在這個公園巡視演講。公園的名稱也是為紀念他而改的。這個清末時期建成的公園可以說成是由袁世凱促成的。由于清朝末年,天津的愛國實業界人士積極倡導以國家民族工業來拯救清朝疲弱的國力,為顯示天津工業發展狀況,他們在建造一個叫做“勸工陳列廳”的同時,亦籌建了一個向外開放的公家園林,稱為“勸工會場……[詳細]
耳閘公園
   耳閘公園位于天津市河北區新開河與子牙河交界處,是海河上游重要景觀之一,整個園區遍植喬木、花冠木,成為天津北部城區供市民休閑的又一城市“綠肺”。耳閘公園由呈船形的新閘與老耳閘共同組成。老耳閘樞紐工程始建于1919年,是天津第一座水利工程。新閘建成后,老耳閘不拆除,作為古建筑保留下來。耳閘公園還建造有一艘仿明代石舫,石舫長約50米、高約20米、寬約16米,比北京頤和園石舫規模還要大,全部由漢白玉石材精雕細刻而成。此外,天津歷史上第一家紡織企業——恒源毛紡廠的遺址也在耳閘公園旁邊,因此,耳閘公園內不僅……[詳細]
金湯橋會師公園
   國家2a級旅游景區,是為紀念平津戰役勝利會師而興建的主題公園。金湯橋是具有文物價值和歷史紀念意義的橋梁,始建于1906年。在平津戰役中,解放軍在金湯橋上會師,故其成為象征天津解放的標志性建筑。為紀念這一歷史性時刻,在金湯橋經過整修并恢復開啟功能后,又在該橋東西兩岸興建了主題性公園,取名會師公園。門票價格:免費景區等級:AA……[詳細]
天津金家窯清真寺
   金家窯清真寺是中國天津市河北區金家窯的清真古寺之一,始建于明萬歷二年(1574年),是天津最古老的清真寺之一。目前,金家窯清真寺寺內現有3名阿旬,7名學董,70余部阿拉伯文藏經,20余部波斯文藏經,以及1927年由戴德桂撰寫《天津金家窯清真寺碑記》。金家窯清真寺位于中國天津市河北區金家窯大街海潮寺胡同19號,是重點保護等級歷史風貌建筑。初建金家窯清真寺建于明萬歷二年(1574年),明朝初年,一些在運糧船隊中安慶幫的人每年冬天都會在金家窯一帶臨時搭席棚作禮拜。之后,有一些回族陸續來這里定居并建設清……[詳細]
天津美術學院美術館
   天津美術學院座落在海河之濱、三叉河口,位于天津市中心。其前身為北洋女師范學堂,1906年6月由中國近代著名教育家傅增湘先生創辦,是我國最早的公立高等學府之一。辛亥革命與“五四”運動中,涌現出鄧穎超、郭隆真、劉清揚、許廣平等一大批先進分子,成立了“覺悟社”,并同周恩來、馬駿等男校學生一起,領導了當時天津的反帝、反封建斗爭,譜寫了中國近代史上的光輝一頁。新中國成立后,學院經過多次調整、易名,經歷了河北師范學院、河北天津師范學院、河北藝術師范學院、河北美術學院、天津藝術學院等,于1980年2月定名為天……[詳細]
望海樓教堂
   望海樓教堂所處的位置正是古代三岔河口北岸。當年這里建有清朝皇帝巡幸駐蹕的望海樓(也稱海河樓),以及皇帝經常進出拈香的津門勝跡望海寺和崇禧觀(原名香林苑)。1862年,法國帝國主義強行租用三岔河口北岸以后,拆除了原有的中國古建筑,建造起“圣母得勝堂”(取“圣母仁慈和慶賀第二次鴉片戰爭勝利”之意),作為法國天主教天津教區總堂。望海樓教堂為哥特式建筑,坐北朝南,占地3000平方米,主體建筑為石基磚木結構,平面呈長方形,南北長53.5米,寬15米,高22米。正前面有呈山字筆架形的3個平頂塔樓,兩側墻檐的……[詳細]
總參第一測繪大隊隊史館
   總參第一測繪大隊隊史館始建于1989年,坐落于中山路畔,毗鄰中山公園。史館史料取材于總參原第一測繪大隊。該隊的歷史可以追溯至1954年1月,是全軍唯一一支從事野外高精度和急難險重大地測量任務的高技術戰略保障部隊,曾被中央軍委授予“英雄測繪大隊”榮譽稱號,徐向前元帥贊譽該隊官兵是“為現代化建設測天量地的尖兵”。史館先后接待兄弟部隊、政府機關、中小學校等參觀人員上千人次。隊史館內容分“大地之印”、“創業之歌”、“攀登之路”、“榮譽之光”、“奮進之聲”、“英雄之魂”、“發展之要”等7個部分,以翔實的文……[詳細]
天津市扶輪中學校史陳列館
   天津市扶輪中學(原天津鐵路一中)始建于1918年,校史陳列館初建于1988年。為更好地發揮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作用,加強革命傳統教育,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學校在挖掘整理、補充完善展室照片、資料、實物和改變展出形式的基礎上,于2010年在學校南樓重建,2011年10月重新開館。每年9月新學期開學時,學校都會組織新生開展校史教育和青年黨校愛國主義教育活動。同時,學校經常利用校史館現有資源面向全體師生開展發揚革命傳統、弘揚“成才報國”扶輪精神的愛國主義教育活動,如紀念學校歷史各時期為國家的解放和現代化建設獻……[詳細]
全部河北區景區>>>

丰满妇女做a级毛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