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天津市 > 紅橋區旅游

紅橋區旅游景區

平津戰役紀念館
   平津戰役紀念館位于天津市紅橋區平津道8號,是一座全面介紹和紀念平津戰役的現代化展館。紀念館的主體建筑既蘊含中國傳統韻味,又富有現代審美風格,面積12800平方米。前區是用暖灰色花崗巖飾面斗拱造型的三層展館,古樸莊重;后區是金屬材料構成的巨大銀灰色球體建筑,雄偉壯觀。聶榮臻元帥親筆題寫的“平津戰役紀念館”七個金色大字,鑲嵌在展館的巨大牌樓式眉額上。紀念館分為序廳、戰役決策廳、戰役實施廳、人民支前廳、偉大勝利廳、英烈業績廳和-演示館。平津戰役紀念館是中共中央決定在天津修建的、全面展現平津戰役偉大勝利……[詳細]
估衣街
   估衣街坐落在繁華的東北角和北大關之間,與北馬路平行,全長800米,是天津一條有600余年歷史的古老的商業街,這兒曾是天津商業的搖籃。最早,估衣街只有估衣鋪,因而得名。清光緒年間,除了估衣鋪外,綢緞、棉布、皮貨、瓷器各業商店也發展起來。特別是20世紀30年代初期,達到鼎盛時期,這里成為華北地區綢緞、布匹、毛皮、服裝、筆墨文具、中藥材及日用小商品的集散地。一些老字號如謙祥益、瑞蚨祥、瑞生祥、元隆、老胡開文、老茂生等都集中在這條街上,這里的攤販遍地皆是,異常繁華。當時,估衣街還是民俗活動的中心,每逢元……[詳細]
西沽公園
   西沽公園1958年建園。它坐落在天津市區西北部,南眺子牙河,北連桃花堤,東傍北運河,西南可達現代化的鐵路交通樞紐天津西站?傉嫉孛娣e32萬平方米(約480畝),是天津中心城區西北部唯一的大型公園,以“歷史文化”、“自然生態”雙特色領全市各大公園之冠。公園的所在地西沽,是天津最早的村落之一,歷史文脈源遠流長,文化底蘊非常深厚。這里曾有天津通往北京最早的官道——西沽疊道,最早的渡口——西沽渡口,最早的浮橋——西沽浮橋,還有天津三宗寶之一的明代炮臺——西沽炮臺。更有西沽公園的前身——西沽武庫。武庫被八……[詳細]
天津義和團紀念館
   義和團呂祖堂壇口遺址位于天津市紅橋區如意庵大街何家胡同18號。遺址的建筑建于1719年,原為供奉八仙之一呂洞賓的道教寺觀,后來經多次重修,主要有山門、前殿、后殿、五仙堂等。1900年義和團反帝-爆發,5月義和團首領曹福田率領數千人進入天津,選擇呂祖堂作為義和團的活動基地,建立總壇口,抗擊八國聯軍。之后,劉呈祥、林黑兒義和團首領和獨流鎮“天下第一團”首領張德成等人,經常到此處拜壇、聚會,商議抗擊八國聯軍,指揮義和團作戰。在義和團和帝國主義侵略軍奮戰的數月期間,呂祖堂壇口成為當時天津義和團活動的中心……[詳細]
福聚興機器廠舊址景區
   福聚興機器廠位于天津市紅橋區三條石大街塘子胡同中段。1926年7月開業。該廠為四合院磚木結構建筑。由前、后柜房、機器車間、倉庫、鍛工棚、廚房、院落組成。是天津市唯一保留完整的舊工廠遺址。福聚興機器廠占地370平方米。場內的建筑采用我國北方傳統的民宅建筑風格。機器車間是福聚興機器廠的核心建筑,110平方米。車間內天軸皮帶懸掛,各種機器密布交錯,整個機器車間的設備體現了二十世紀三、四十年代民族機器業的概貌。前柜房,其特點是四面開窗,每面窗戶各有其用途,體現了具有濃厚封建思想的獨特的生產管理方式。福聚……[詳細]
津酒文化園
   天津津酒集團有限公司是天津最大的白酒釀造企業,是我國釀酒骨干企業之一。公司前身天津釀酒廠,1951年由國家投資,1953年投產,當時占地面積為96150平方米,成為當時華北地區唯一列入國家重點項目的釀酒企業,是一個工藝全能,設備完善,釀酒、灌裝、倉儲、經營、管理能力綜合發展的規范性企業。由于經營規模不斷擴大,于1999年經天津市政府批準以天津釀酒廠為母體,組建津酒集團。建廠初期,企業主要生產65°燒酒和直沽高粱酒,并為“外食”提供基酒,配制五加皮、玫瑰露酒等,滿足出口需要![詳細]
桃柳堤
   桃柳堤位于天津中環線勤儉橋頭、北運河畔,是一處久負盛名的景區。每當桃花開放的季節,這里游人如云,絡繹不絕。有的青春結伴,有的扶老攜幼,踏青賞花,更有詩人雅集,吟詠抒情,樂在其中。 桃花園占地13000平方米,依北運河堤建成,沿堤植桃,循坡栽柳。元代已是煙樹蔥蘢,明清續成沽上勝景。清朝皇帝南巡路過這里,因羨桃花美景,乃停舟登臨觀賞,填同賦詩。 清康熙皇帝有《點絳唇》詞詠唱桃花堤:“前過浙江,桃花已放。今回鑾至津門,復見桃花盛開。調寄《點絳唇》詞:‘再見桃花,津門紅映依然好;罔幉诺,疑是兩春報。錦……[詳細]
北洋大學堂舊址
   北洋大學堂舊址位于天津市紅橋區光榮道2號。北洋大學堂是中國近代史上的第一所大學,初名“天津北洋西學堂”,后改名北洋大學校、國立北洋大學(1913年),源于創建于 1895年10月2日的天津北洋西學學堂,是中國近代第一所綜合大學。北洋大學堂的創辦,不僅推動了我國第一個近代學制的產生,為我國高等學校初創時期體系的建立起到了示范作用,更重要意義在于:它結束了中國延續長達一千多年傳統意義上的封建-主義教育的歷史,開啟了中國近代教育的航程。盛宣懷這位鼎力協助李鴻章在天津發展洋務運動的實業派,是北洋大學堂的……[詳細]
意庫創意產業園
   天津意庫創意產業園坐落在紅橋區湘潭道11號,占地面積30000平米,有20世紀50—90年代不同風格建筑16幢,建筑面積25000平米,園區東臨天津西站交通商貿區,具有發展創意產業濃厚的商業氛圍和巨大的市場需求;西隔天津長途汽車站,與光榮道科技產業園相望,具有方便創意產業與科技產業對接的地緣優勢,有著巨大的空間張力;南接城市快速路、城市軌道站、鐵路樞紐區,具有極其便利的物流交通條件,有效延展了輻射能力;北靠子牙河休閑經濟帶,與平津戰役紀念館、復建中的水西莊歷史文化名園,隔河而立,藍天碧水,綠樹成……[詳細]
天津創意街
   天津創意街是天津市不斷深化文化體制改革、大力發展文化產業的背景下逐漸發展起來的。天津創意街作為天津市規劃建設的40條特色商業街區之一,位于紅橋區湘潭道,占地面積12000㎡,全部建成后將有近100個大小不同的商業店鋪,是以創意產品展示、展賣、創意休閑、創意消費為主導業態的創意特色街區。從2009年改造至今,街區通過創意性、國際性、聯想性與圖騰性的設計,展現了街區氛圍的不斷提升。同時繽紛的創意商鋪也隨之融入街區,成為我們創意生活化&生活創意化的實體感知。創意街緊鄰新西站商務區,集車站文化、工業文化……[詳細]
謙祥益綢緞莊舊址
   謙祥益的歷史要追溯到中國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孟子的第五十五代孟子倫支,于明朝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自直隸棗強遷入山東章丘舊軍鎮。孟子倫兄弟初遷舊軍鎮,也不過-初定之家,孟家在此傳了七代,至六十一代孟宏謙時,已發展成能以耕讀付二弟,寇至則以約眾戒守,差賦則典質與之的一般耕讀之家。清康熙 年間,至孟宏謙之子孟聞助時,孟家不但在財富上有所積累,在科舉上也較有收獲,孟家開始發跡,發跡后大量購置土地并大力經商(孟家經商的確切時間因無文字 記載而無從考證,據傳孟家從明朝就開始經商)。當時,……[詳細]
天津西站主樓
   天津西站主樓是原天津西站的候車室。位于天津市紅橋區西站前街1號。始建于1909年8月,1910年12月14日投入運營,建筑風格為德式新古典主義。2009年9月至2010年5月,天津西站主樓采用滑動摩擦平移方法平移至現址,并整體抬升3.6米。今后將作為鐵路博物館永久保留。2013年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天津西站主樓為磚混結構的三層樓房,帶半地下室,建筑面積1900平方米。該建筑坐北朝南,正立面中部前突,呈凸字形。入口門廊立面間置四根圓形立柱,兩側階梯走道及瓶式護欄,均為青石構筑。在京滬高鐵的……[詳細]
天津大胡同商業區
   原估衣街,全長700余米,位于原天津九門外的估衣街,是天津較早的商業街市,很多估衣行業都聚到這一帶,如成泰估衣鋪、文盛估衣鋪等。同時,聚集了眾多的以裁剪衣服的大小成衣店,所以,一些外地人來津,都專門到此購買新舊衣服。到20年代,估衣街的發展達到鼎盛時期,成了“銀子窩”錦紗、昵絨、綢緞、皮毛業,先后進入估衣街,并很快成了主流。那時,天津有名的大綢緞莊l2家,僅在估衣街就有8家!疤旖蛐l,有商家,估衣街上好繁華”,說的就是當時情景,F在由原來的估衣街,漸漸發展成大胡同商業街區,形成了北方最重要的商品……[詳細]
天津清真大寺
   天津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于天津市紅橋區西北角小伙巷。距市中心2公里。是天津市著名的清真古寺。始建于清順治元年(1664),嘉慶六年(1801)重修,翌年冬竣工。已有360余年歷史。集中國宮殿式建筑和伊斯蘭教建筑為一體,風格獨特,其中禮拜殿建筑面積約有1000平方米,可同時容納千人進行禮拜。歷代“阿林”(學者)和“回儒”留下豐厚的宗教文化歷史遺存。寺藏典籍中有兩本袖珍本《古蘭經》,一本8.5平方厘米,一本僅4平方厘米,精巧絕倫。寺內懸掛有阿拉伯文和漢文-匾額、-抱柱楹聯、-望板、-石刻匾額、-轉……[詳細]
紅橋區烈士陵園
   介紹 位于紅橋區西青道陵園路5號。原稱“天津縣北辛莊烈士陵園”。建于1949年3月15日,1958年10月1日重建。占地3.33公頃。這里安葬著在天津戰役中犧牲的中國人民解放軍第39軍營以下指戰員500人。園內有紀念碑一座,烈士墓并墓碑一座,裝飾碑一座,陳列室三處。紀念碑正面碑文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39軍,解放戰爭英雄紀念碑,公元1949年3月15日建”,背面碑文為“永垂不朽”,“公元1958年10月1日重建!奔o念碑碑文為原天津市市長李耕濤題寫! 天津紅橋區……[詳細]
三條石歷史博物館
   三條石歷史博物館于1959年10月1日正式對外開放,館名由周恩來總理親自題寫。初址建于聶公祠,1976年因地震損壞被拆除,1979年新館建成。1994年,當年的福聚興機器廠經過復原也成為該館陳列的一部分。2003年,三條石地區重新規劃,將館址列為拆遷范圍。經重新布展,2012年5月9口,三條石歷史博物館使用福聚興機器廠舊址作為博物館館舍,正式對外開放。博物館目前基本陳列是“三條石地區鑄鐵機器制造業變遷史”陳列和“福聚興機器廠舊址”復原陳列!叭龡l石地區鑄鐵機器制造業變遷史”陳列展覽共分為三條石地……[詳細]
桃花堤公園
   桃花堤公園不是很大,但整個北運河河畔全是桃樹,是天津比較著名的一個賞桃花的景點。每當三、四月桃花盛開之時,這里會舉辦桃花節,桃花的種類較多,顏色不一,遠遠望去頗為壯觀;ㄆ诘木吧m好,但花期比較短(大約1~2周)。適合與親朋好友一起欣賞、游玩。桃花園位于紅橋區丁字沽地區,與中環線毗連。據記載,清朝初期,北運河堤丁字沽一帶,有桃柳數千株。每逢春日,桃花盛開,綠柳如茵,文人學士紛紛在此賦詩,“欲和春淺深,但看花開來”、“丁字沽邊柳萬條,青青一帶鎖紅橋”等,便是其中的佳句。傳說,當年乾隆皇帝下江南,路……[詳細]
鈴鐺閣
   鈴鐺閣是天津三宗寶之一,原為稽古書院中的藏經樓,代表了天津人重文重教的傳統。天津是新政時期北方廢除科舉制,提倡新式教育的推動中心。天津最早的“官立中學堂”建于此,這里曾是傳播新文化和天津歷次革命運動的陣地。著名的“五四”運動領導人馬千里曾任該校校長;0天津地委創始人之一、革命烈士于方舟和安興生等畢業于此校。鈴鐺閣遺址現為鈴鐺閣中學,擬整體搬遷,原地擬辟為文化旅游區![詳細]
水西莊
   水西莊位于紅橋區南部偏西、南運河南岸,現芥園大堤至芥園水廠一帶,約建于清雍正元年(1723),因位于衛河(南運河)以西而得名。水西莊的自然環境與景觀十分幽雅精致,憑河造景,巧奪天工。其構思布局,體現出高超的造園藝術水平。園內樓臺亭榭命名頗富詩意,如攬翠軒、藕香榭、枕溪廊、花影庵、數帆臺、泊月舫等,昭示出濃郁的文化底蘊。聽其名,觀其景,如詩如畫,“頓開塵外想,擬入畫中行!庇性娰澰唬骸敖蜷T好,詩酒興飛揚。風雅吟成沽上集,煙波人訪水西莊;ㄔ伦砬!彼髑f為清代天津鹽商巨富查日乾(1667~174……[詳細]
天津自來水博物館
   天津是中國最早開辦自來水的城市之一。自來水博物館坐落于紅橋區“水趣園”內,是我市唯一一座建在生產車間構筑物上的專業博物館。博物館由天津市自來水集團自行建設,2010年建成。展廳面積1100平方米,擁有各時期的工具、設備和文獻資料等實物202件套,掛圖300多幅,開館至今已先后多次舉辦天津城市供水企業發展史、供水新技術科普展等各類活動。館內展覽分創業初始、供水新生、引水發展、惠澤民生和科技興水5個部分,通過展現天津自來水的歷史沿革和科技發展,讓廣大市民了解我市自來水的歷史脈絡,感知當今自來水生產過……[詳細]
天津市紅橋區少年宮
   天津市紅橋區少年宮建于1985年,宮內建有天象廳100平方米,擁有500平方米觀測平臺,是國家級科普教育基地。天象廳設有國產S—10型天象儀、立體音響,周圍布置了天文圖片展覽,設有一臺能夠跟蹤觀測拍照的120型天文望遠鏡和四臺寶胡蘆望遠鏡以及“米德”望遠鏡、天狼望遠鏡、投影機、手提電腦、幻燈機、掃描儀等。近年來,少年宮在原有基礎上又添置了日本進口“高橋”望遠鏡、投影機等,使天象演出和戶外觀測取得了更好的效果。多年來,少年宮以天文觀測為特色,輻射全區中小學生,開展公益性科普活動,開展科普講座,放映……[詳細]
全部紅橋區景區>>>

丰满妇女做a级毛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