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貞山位于四會市城區的西南面3公里處,山高649米,風景區內林木蔥蘢,山清谷幽;清泉瀑布,云蒸霧蔚,有如人間仙景。唐朝年間,貞山原名廣正山,因有“文氏貞女在此升仙”之說而改名貞山。貞山能聞名嶺南,除了具有得天獨厚的自然景觀之外,還與文氏貞仙之傳說有很大的關系。據傳說,貞山下姚沙鄉的一個小村,有一對年過半百的恩愛老夫妻,唯獨膝下無兒女,未免有點美中不足。一天晚上,夫妻倆剛入夢鄉便隱約看見一朵雪白的荷花飄然而至,頓覺滿屋異香。不久,妻子懷孕,十月懷胎,生下女嬰,夫妻甚是高興。女孩滿月時,鄰村一個老朋友……[詳細] |
![]() | 肇慶星湖風景名勝區AAAA ![]() 星湖在肇慶市北郊。原是北嶺山前沼澤地,1955年冬始辟成湖。面積約6平方公里。湖中修有20余公里的長堤,將湖分為波海湖、中心湖、東湖、湖光湖、青蓮湖和里湖等六部分。湖濱有7座石灰巖山,稱七星巖。以湖巖石洞取勝,在山崖湖堤間建有亭臺樓閣40余座,各湖之間有堤橋相連。銀湖黛峰,林蔭覆道,碧水波光,垂虹弄影,景色優美,有“桂林之山,杭州之水”的美譽。為全國重點風景名勝區。湖區錯落散布著七座徒立峻峭的石飛巖山峰,形如天空中的七斗星,因此稱為七星巖,其名稱是:閩風巖,玉屏巖,石室巖,天柱巖,蟾蜍巖,石掌巖……[詳細] |
![]() | 悅城龍母祖廟 (龍母廟)AAAA ![]() 悅城龍母祖廟座落在廣東省德慶縣悅城鎮水口,是供奉龍母娘娘的廟宇。龍母姓溫,秦時人,自小能預知禍福,且樂善好助,人稱神女。傳說一天,溫氏在西江邊濯洗時偶拾到一大卵,孵出五只小動物,能為溫氏捕魚。長大后五物竟變成頭角崢嶸、身皆鱗甲的五條真龍。溫氏讓他們施云播雨,保境安民。人們便稱溫氏為龍母。后來龍母仙逝,五龍悲痛欲絕,化作五秀才,將龍母葬于北岸的珠山下。后人感于五龍的孝心,就此建廟,名曰“孝通廟”,后改為“龍母祖廟”。龍母祖廟始建于秦漢,歷代有封賜修葺,F存的龍母祖廟重建于清光緒晚年,為磚、木、石結……[詳細] |
![]() | 鼎湖山AAAA 鼎湖山是嶺南四大名山之首,距肇慶城區東北18公里,位于北緯23°10’,東經112°31’。因地球上北回歸線穿過的地方大都是沙漠或干草原,所以鼎湖山又被中外學者譽為“北回歸線上的綠寶石”。1956年,鼎湖山成為我國第一個自然保護區。1979年又成為我國第一批加-合國科教文組織“人與生物圈”計劃的保護區,建立了“人與生物圈”研究中心,成為國際性的學術交流和研究基地。鼎湖山面積1133公頃,最高處的雞籠山頂高1000.3米,從山麓到山頂依次分布著溝谷雨林、常綠闊林、亞熱帶季風常綠闊葉林等森林類型。而……[詳細] |
![]() | 德慶學宮AAAA ![]() 學宮是用于供奉圣賢孔子和小孩讀書的地方,大成殿是學官的主體建筑,面寬、進深各五開間,殿頂為重檐歇灰瓦頂,四柱不到殿頂,其建筑藝術國內首創。整座建筑融宋元時代風格與嶺南地方特色于一體,為我國宋元木構建筑珍品,是廣東省唯一現存的宋元木結構建筑。德慶學宮,座落在廣東省西江之濱的德慶縣城。始建于宋朝大中祥符四年(公元1011年),元朝大德元年(公元1297年)重建。由石欄、欞星門、泮池、大成門、杏壇、東西廡、大成殿、名宦鄉賢祠、崇圣殿、尊經閣和尊圣義祠等組成,是一組莊嚴、雄偉的古代建筑群,是全國重點文物……[詳細] |
![]() | 肇慶七星巖AAAA 肇慶七星巖位于肇慶市區北約4公里處,景區由五湖、六崗、七巖、八洞組成,面積8.23平方公里,湖中有山,山中有洞,洞中有河,景在城中不見城,美如人間仙景。七星巖以喀斯特溶巖地貌的巖峰、湖泊景觀為主要特色,七座排列如北斗七星的石灰巖巖峰巧布在面積達6.3平方公里的湖面上,20余公里長的湖堤把湖面分割成五大湖,風光旖旎。被譽為人間仙境、嶺南第一奇觀。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七星巖摩崖石刻是南中國保存得最多最集中的摩崖石刻群,所以取名為七星巖。七星巖原是由西江古河道形成的瀝湖,主體由閬風巖、玉屏巖、石室巖、天……[詳細] |
![]() | 盤龍峽原始生態旅游區內峽谷漫長,罕見的瀑布群共有大大小小100多個,是首個得到廣東省旅游局認可有10級以上瀑布群的旅游區,被譽為“亞洲罕見、廣東第一”瀑布群。2005年獲中國最高權威旅游雜志《中國國家地理》評為“廣東最美麗的地方”。盤龍峽景區是一個原始自然生態旅游區和中國龍文化與傳說的圣境。景區內古木蔥蘢,國家一級保護植物“植物活化石”黑桫欏遍布其間,是廣東省攝影家協會拍攝基地。峽谷空氣負離子含量達每立方米12.5億個,是南中國最大的天然大氧庫。有“中國勇士第一漂”之稱的盤龍峽漂流,于2002年……[詳細] |
![]() | 坐落在封開縣羅董鎮,距縣城江口鎮28公里。是一個明清文化遺產地,被稱為“嶺南第一村”。楊池古村里的居民全部姓葉,就像一個葉氏族落。在葉氏祠堂前面有一眼池水,常年碧綠,清澈見底;池邊上有纖細楊柳,和風依依。池上的柳樹,柳影倒印池中。故此稱為“楊池村”。楊池古村坐落在封開縣羅董鎮,距縣城江口鎮28公里。是一個明清文化遺產地,被稱為“嶺南第一村”。楊池古村里的居民全部姓葉,就像一個葉氏族落。在葉氏祠堂前面有一眼池水,常年碧綠,清澈見底;池邊上有纖細楊柳,和風依依。池上的柳樹,柳影倒印池中。故此稱為“楊……[詳細] |
![]() | 肇慶地處南亞熱帶,廣東的中西部,北回歸線橫貫全境。此處湖泊密布,溫度適宜,雨量充沛,森林植被覆蓋率60%以上,大面積的茂密原始森林,到處飛瀑流泉,鳥語花香,空氣清新,是國際侯鳥遷徙的重要停歇地、繁殖地和越冬地。肇慶星湖風景名勝區是我國第一個國家自然保護區和中國第一批世界生物圈保護區。環境的地形地貌具有多樣性,既有一萬多畝的湖泊,又有茫茫的原始森林;既有寬闊的灘涂濕地,又有亞熱帶叢林,形成了動植物多樣性的生態系統。依托良好的自然生態環境和豐富的濕地資源,從2003年起,經過兩年多的規劃、開發、建設……[詳細] |
![]() | 千層峰位于封開縣漁澇鎮東南八公里的黃崗河畔,屬省級風景名勝區之一。景區面積280.2公頃。千層峰景區自1984年龍山溶巖景區的開發而相繼開發,開辟了一段自山腳至玉璽峰頂及一線天,石階天泉的登山石級小道,建造了一座涼亭;開發成戲水區,建有停車場、觀景平臺,觀瀑亭。在上游河邊建有占地約一畝的十二生肖園。目前千層峰景區開發的僅是一小部分,還要建牌坊,賓館,商場,服務設施,將匯集封開悠久的民俗文化,建民俗度假村,逐步完善景區的配套設施,接待更多游客的到來。踏入千層峰景區,會看到一座座山峰傍河屹立,峰高二……[詳細] |
![]() | 九龍湖景區位于肇慶市鼎湖區鳳凰鎮內,景區內自然生態系統類型多樣,有森林生態系統、湖泊生態系統、濕地生態系統、農業生態系統等,可謂自然生態大觀園!耙缓趟,十溪匯流,百鳥爭嗚,千頃森林,萬畝水面”正是對九龍湖景區的全面寫照。九龍湖景區分為兩大部分:中心景區,鳳凰濕地森林公園。九龍湖景區是一個綜合型景區,在景區內除可游覽溝谷雨林、湖泊、客家生態自然村、濕地森林公園等景點、景觀外,還提供餐飲、住宿會議、戶外拓展培訓等服務,是您觀光、度假、會議、培訓、郊游的好地方。中心景區內設有:戶外攀巖、天神溪降、……[詳細] |
![]() | 西江風景區 西江由西往東流經肇慶全境,然后從新會市的崖門流入南海。西江流經肇慶的這一段,風光秀麗,勝跡眾多,如若乘船游覽西江景色,別有風味。若乘船從東往西而來,遠遠映入眼簾的便是浮于西江中央的狀如端硯的硯洲島。傳說,在宋仁宗慶歷二年(1042年),被譽為包青天的包拯任端州知郡事三年期滿離肇慶時,船出羚羊峽,突然波浪翻騰,狂風驟起。包公事感蹺蹊,立即查問手下人。原來是端州硯工為了表達他們對包公體恤民情的敬仰,托人送來了一方用黃布裹著的端硯。手下人見是一方石硯,并非金銀珠寶,于是便收下了。包公立即取……[詳細] |
![]() | 燕巖:因有金絲燕群居而得名,是我國南方唯一的金絲燕棲地和燕窩產地。槽谷和山地中九條溪水匯合此洞向西而流,貫穿其中,洞長660米,最高處66米,最寬處95米,洞頂呈拱形,游程2000多米。洞內石鐘乳、石柱、石筍、石幔等如玉樹,若冰花,玲瓏如雕,詭譎奇特。每年農歷六月初六,是當地農民約定俗成耍巖節,現稱燕子節,這期間,有數以萬計的海內外游客前來游覽觀光。千燕出穴、萬燕歸巢、掏燕窩人飛崖走壁,石塔薈萃等壯觀、驚險場面,以及貴兒戲等民間藝術表演,令游人嘆為觀止。燕巖風景區位于懷集縣西南面的橋頭鎮,距縣城……[詳細] |
![]() | 肇慶鼎湖山慶云寺,位于鼎湖山中部偏東的山谷中,座西面東,具有濃重的東方建筑藝術特色,是廣東四大名剎之一,因為山頂霧靄常繞,故稱慶云寺。慶云寺始建于明崇幀九年(1636年),與韶關南華寺、潮州開光寺、廣州光孝寺并稱為嶺南四大名剎。光緒十九年(1893年),慈禧太后六十壽辰時敕賜“萬壽慶云寺”匾和“龍藏經”,并對寺進行修葺。寺院頗具規模,占地面積1700O平方米,有殿堂房舍100多間,建筑面積達9000平方米。寺廟建在山上,依山勢分成七級,l-2級為花園,寺院建筑群則分布于3-7級。寺內現存舍利子、……[詳細] |
![]() | 黃巖洞遺址陳列館位于河兒口鎮河兒口管理區獅子巖西南山麓。是一座屹立于巖溶谷地之中的三疊紀石灰巖孤峰,洞穴前為坡地,背后山岳亙橫,峰叢起伏。洞口向西南,相對高程為15米,洞內可分上下兩層,洞廳的西、南面各有支洞。1980年,廣東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961年8月,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廣東省博物館對粵西地區巖溶洞穴進行考察,發現了黃巖洞遺址。在洞廳出土了80多件打制石器和一件刃部經磨制的殘石器;1964年4月,廣東省博物館會同封開文化館,再次對黃巖洞進行復查和發掘,在洞……[詳細] |
![]() | “懷集三岳”自然保護區位于懷集縣藍鐘鎮境內,北部與清遠連山、廣西交界,東、南、西與藍鐘鎮的吉成、太平、雙興為鄰,區內因有頭岳、二岳、三岳等三座山峰而得名。區內山嶺連綿,山峰奇秀,林種繁多,空氣負離子濃度高,成為肇慶新近發現的旅游好地方。該區最近申報省級自然保護區。三岳自然保護區成土母巖以花崗巖和砂頁巖為主,地貌類型屬中、低山山地。以二岳頂為中心,以山脊為主線沿南北方向延伸,從而在區內形成山嶺連綿、地勢高峻的大小山峰多座。最高峰二岳頂海拔1290.5米,峽谷地帶最低海拔僅為240米,相對坡度高差在……[詳細] |
![]() | 廣新農業生態園始建于1999 年4 月,占地面積5000 多畝,離肇慶七星巖、鼎湖山18公里,生態園積極打造土地開發整理、環境教育、農業觀光、科普教育等基地品牌。 相繼被評為“廣東省生態示范場”稱號;“廣東省環境教育基地”;“補充耕地易地開發示范基地”;“廣東省農業現代化示范區”; “廣東省科普教育基地”;“廣東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全省大禹杯優勝獎”;“廣東省旅游新亮點”;“全國首批農業旅游示范點”、2005年成為“2005年亞洲小姐競選(中國賽區)指定外景拍攝基地”也是廣東省最大的農林果……[詳細] |
![]() | 見龍居位于風景秀麗,奇峰峻秀的古懷陽十六景之一的梁村花石洞天一公里處,在丹山巖西北面。傳說很早以前,一年孟春二月甲子日早晨,一位漁夫老人看到天空中兩條青龍戲珠,后來村里喜事連綿,村民都說是龍降下的福星,為了謝龍恩情,把漁夫老人見青龍戲珠的地方叫“見龍居”,故而得名。見龍居是清朝懷集舉人梁氏十四世、十五世祖梁騉、梁殿柏后人梁景彪所建的豪華住宅,建于清末民初,至今保存完好。說起梁氏十四世、十五世祖梁騉、梁殿柏這兩位舉人,他們之間是叔侄關系,叔侄倆同年上考,兩人同時中舉,一科兩舉成為梁氏家族的大喜事![詳細] |
![]() | 封開黑石頂自然保護區總面積4200公頃,位于粵西封開縣境內,在北回歸線上,被譽為“北回歸線上的綠洲”。位于熱帶與亞熱帶間的過渡帶,屬南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主要保護對象為南亞熱帶季風常綠闊葉林及珍稀動植物。八十年代中期,在國家教委的支持下,封開黑石頂熱帶亞熱帶森林生態實驗站建成并投入服務。保護區內有高等植物1685種,已知藍藻植物126種,真菌138種,脊椎動物200多種,鳥類110多種,昆蟲988種。其中列入國家重點保護的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有35種,如云豹、蟒蛇、穿山甲、白鷴、蘇門羚、福建柏、伯……[詳細] |
![]() | 鼎湖山蝴蝶谷原始雨林位于亞熱帶雨林地帶。這里的蝴蝶數以十萬計,品種繁雜,令人眼花繚亂。據專家考察,有幾十萬個蝴蝶蛹將在國慶黃金周前后羽化成蝶,屆時蝴蝶谷將更加熱鬧。蝴蝶谷位于亞龍灣小龍潭湖后部,兩面環山,中間谷底貫穿一條溪流。由亞龍灣開發股份有限公司投資1000萬元人民幣興建,建設面積達1.5公頃,是我國第一個設施完善的自然與人工巧妙結合的蝴蝶文化公園。蝴蝶谷處于熱帶半落葉季雨林,植被豐富,生長著眾多珍貴的龍血樹(不老松)和眼鏡豆、黑格、水翁等360多種植物,其中許多是天然的蝴蝶寄主,如龍珠果藤……[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