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廣東省 > 潮州市旅游

潮州市旅游景區

韓文公祠(韓愈紀念館)
   潮州韓文公祠是潮州八景之一“韓祠橡木”的所在地。也是目前國內保存最完整、歷史最悠久的紀念唐宋八大家之一韓愈的祠宇。距今已有八百多年的歷史。韓愈,字退之,因自稱郡望昌黎,又名韓昌黎。他是我國唐代著名的文學家、哲學家,也是一位對后世頗有影響的教育家。作為唐代古文運動的倡導者,韓愈以自己杰出的創作實踐,一掃六朝以來蘼麗的文風,開創了中國散文史上一個輝煌燦爛的時代,并且對后代產生巨大和深遠的影響,故世人贊頌其是“文起八代之衰”。韓愈公元768年出生在河南省孟縣一個有著濃厚的儒家正統思想和文學氣氛的小官吏……[詳細]
潮州市紫蓮森林度假景區
   潮州紫蓮森林度假村位于廣東省潮州市的東北部,鳳凰山東南方,距離潮州市區約16公里。這里依山就勢,觀仁者之山,傍智者之水,得天獨厚,是一處恬靜、秀美的自然生態旅游區。潮州紫蓮山是畬民族祖地、中國烏龍茶民茶之鄉潮州鳳凰山的重要一脈。紫蓮山巒疊峰峙,形若紫蓮綻放。清晨百鳥迎瑞氣,傍晚-納祥光,春夏漫游,如處云端,秋冬登高,步移景換,儼若世外桃源,神仙境界。潮州紫蓮森林度假村面積十余平方公里。首期項目于2009年9月動工,2011年8月竣工試業,向海內外賓客提供休閑度假、商務公務等服務,以及宗教朝圣、旅……[詳細]
淡浮院(潮州淡浮文物收藏院)
   淡浮文物院是近年新興的景點之一,院內收藏著歷代書法大家的真跡墨寶石刻。加上景色迷人,很多游客慕名前往。淡浮院位于潮州磷溪鎮的硯峰山夏湖風景區,由泰國著名潮藉僑領郭豐源先生倡議,眾多海內外俊彥熱烈響應捐資建設的一座開放式收藏院。入口是一座聳立的大石牌坊,三門歇山頂建筑,高16米,氣勢恢宏磅礴,正中題“東粵菁華”,兩側分別書有“金聲”“玉振”,皆是國學大師饒宗頤先生的手跡。牌坊到正殿是三進石階,院內花圃簇擁著石雕的麒麟、青獅、盤龍及鐵牛等吉祥物。巍峨瑰麗的正殿建筑,重檐出閣,琉璃飛瓦,四要玫瑰紅的花……[詳細]
潮州廣濟橋
   在潮州城東門外,全長518米,橫臥在滾滾的韓江之上,東臨筆架山,西接東門鬧市,南眺鳳凰洲,北仰金山,景色壯麗迷人。湘子橋是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也是世界上第一座啟閉式橋梁,與趙州橋、洛陽橋、蘆溝橋并稱中國四大古橋。該橋始建于宋乾道七年(1171),初筑石墩1座,置大船86只,架舟為梁,拴以大繩,成為一座浮橋。至明正德八年(1513)始建橋墩24座,其中,東段13座,西段11座。橋墩、橋梁均以巨石砌成,石梁長13米至15米,寬近1米,橋中間以18只梭船連成浮橋。正德八年(1513)形成“十八梭船廿……[詳細]
潮州綠島旅游山莊
   綠島旅游山莊是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潮州新八景之一、全國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示范點、廣東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廈門市民周末自駕游十大目的地。山莊位于錢東鎮萬山紅農場,占地面積3000多畝。保留了原始自然生態地貌,林地覆蓋率高達95%。山莊山環水繞,風景如畫,猶如一顆鑲嵌在粵東大地上的綠色明珠,F已建成民俗文化體驗區、別墅酒店度假區、千竹湖畔游樂區、濕地湖景休閑區和特色農業體驗區等五大主題園區。是一處集地質科普、文物民俗、休閑度假、商務會議、游樂購物于一體的大型綜合性生態旅游度假勝地。山莊按四星級……[詳細]
饒平云峯寺
   南粵邊陲的饒平縣所城鎮高埕村北面,有座高峰,名叫“云峯寺”。山腰有座古剎,因山而名,稱“云峯寺”。這里山高石奇,雄偉壯觀,遠望寺后主峰,峰頂端有幾塊巨石,巧合在一起,如同一朵含苞待放的沖天蓮花,真是天造地設,人間奇景。 云峯寺始建于宋末,幾度興廢,至明嘉靖年間,兩廣提學使進行,“毀淫詞,興社學”,此寺也被夷為平地,只剩斷墻殘壁。明崇禎六年(1633年)寺宇重建,寺址遷于舊址西側,“云峯寺”三字的山門石匾額依然是原寺匾額,原因是在當年在清理舊址過程中,從地下掘得出門匾額及木雕佛一尊。自明代……[詳細]
鳳凰洲公園
   歷代官紳于洲上辟建多處亭臺樓榭!傍P凰時雨”為潮州八景之翹楚。鳳凰洲公園位于潮州城南郊韓江大橋下沙洲頭。園中的鳳凰臺由臺體和亭閣兩部分組成,是個古式臺榭建筑。四柱,單檐結構的亭閣端立在高大的石砌臺基上,檐牙高筑,峻凌飄逸,其上“鳳臺時雨”、“中流砥柱”、“有鳳來儀”等牌匾與木質結構,明式拱斗和屋面的傳統青瓦相映襯,文氣斐然。自明朝建臺之后,明清兩代歷代官吏和地方紳士,先后在此倡建了“十相祠”、“鳳臺書院”、“文昌祠”、“龍神廟”、“天后宮”、“鎮洪寺”、“魯公祠”、“周公祠”及“奎閣”等十多處景……[詳細]
海山隆福寺
   饒平縣海山鎮石頭村之東、上港村之西南,海山鎮(島)煙樓山麓的隆福寺,創自1千多年前的晉朝(265—420),為志書所載潮汕最早創建之寺庵。歷經多次興廢。已于1986年至1994年由釋光輝法師主持重修,規模宏偉,莊嚴壯觀,1988年10月21日被列為縣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同年被登記開放。它處于古稱“蓬萊”之海山,又是在宋代由僧把香火傳至附近隔海(現已陸路相通)的古稱“瀛州”之汫洲鎮永福寺,故兩寺被稱為“瀛蓬雙福寺”。隆福寺,在信寧都汫洲堡黃芒山,晉時建,宋時廢圮,近有耆民陳萃吾同住持僧開一募緣重建,……[詳細]
石壁山風景區
   石壁山風景區位于縣城北側,景區林木蒼郁、風景秀麗、名勝古跡星羅棋布,是休閑健身、登高攬勝、科普教育、善信朝圣的重要場所,有縣城“后花園”之稱。景區總體規劃區3.2平方公里,設置核心保護區、游樂度假區、文化與綜合服務區和森林探險區等4個功能區。有納海樓、“粵東一璧”大牌坊、涑玉泉、雷音寺、摩崖石刻、麗澤湖以及饒平縣革命烈士紀念碑等主要景點。納海樓位于石壁山頂巔,該樓由著名書畫家關山月題寫樓名,登上樓頂層,憑欄放眼眺望,鳳江就象一條玉帶橫亙縣城,南海和黃岡美景盡收眼底!盎洊|一璧”大牌坊由趙樸初分別……[詳細]
開元鎮國寺
   開元鎮國寺位於廣東省潮州市區中心。前身為荔峰寺,唐代開元二十六年(738年)敕建開元寺,元代改為“開元萬壽禪寺”,明代稱:“開元鎮國禪寺”,又稱”鎮國開元禪寺”,加額“萬壽宮”,俗稱開元寺一直沿用至今。向為歷朝祝福君主、宣講官府律令之所。以地方寬敞、殿閣壯觀、圣像莊嚴、文物眾多、香火鼎盛而名聞遐邇,為粵東地區第一古剎,有“百萬人家福地,三千世界叢林”之美譽。始建時占地百畝,歷代滄桑,隆替不常;迄今尚存不足四十畝。經宋元明清及今,先後十次大規模修建,其建筑格局大致分為三部:中軸為照墻、山門、天王殿……[詳細]
饒宗頤學術館
   潮州饒宗頤學術館,又名頤園,是展示潮籍著名國際漢學大師饒宗頤先生生平事跡、學術成就、藝術造詣,以及對外學術交流的重要基地。頤園位于潮州古城下水門內,是潮州城里一座引人注目的文化殿堂。饒宗頤學術館在潮州古城區的下水門城腳,有一座被譽為“翰墨書香”的饒宗頤學術館。該館始建于1993年11月,是第一個潮籍名人學術館。該館占地面積450多平方米,建筑面積700平方米。學術館坐北朝南,大門上有啟功題字的“饒宗頤學術館”橫匾,文氣斐然。樓內第一層展廳以“譽傳寰宇耀名邦”為題,介紹饒先生歷年行跡及主要學術貢獻……[詳細]
饒平土樓
   饒平土樓道韻樓道韻樓位于饒平縣三饒鎮南聯村,始建于明萬歷15年(1587年),該樓呈八卦形,三進三環圍共構成“八卦”的爻畫,座南朝北,面積1萬平方米,外圍周長328米,直徑101米、墻高11.6米,三層半,皆以黃泥土夯成,中間設有廣場,全樓有正房56間,角房16間,水井32口,樓外周設有槍眼、炮眼,樓門頂還沒有注水暗涵,很有特色。該樓雖在公社化時期小部分受到破壞,但目前保存較為完好,是饒平縣境內655幢土樓寨中年代久遠、規模宏大,風格獨特的一處。潤豐樓饒平縣境內土樓寨總數達655幢之多,潤豐樓是……[詳細]
雙流寺
   饒平縣古城三饒鎮雙流寺,是“饒平八景”之首,為粵東名剎,創于宋(960—1279)之前,已于1996年10月23日被批準重建,1999年八月正式動工,大雄寶殿于2001年建成。千年古剎將更加宏偉壯觀重放光彩。寺位于古城南郊河門山(也稱“塔山”)北麓,上饒溪與新塘溪在寺前合流而得其名。雙流寺建于宋代前,歷史悠久。據清《韓江聞見錄》、《饒平縣志》等有關史料記載,宋代狀元、龍圖閣學士王十朋(號梅溪),在泉州刺史期間,來潮州訪問了曾任梅州刺史的邱君與,同游雙流寺,見周圍山川秀麗,形勢險要,遂卜異域日必有……[詳細]
北閣佛燈
   北閣景區與北閣佛燈北閣是金山東面的一組樓閣的總稱。這里地理位置獨特,古城墻在此攬繞金山,亭臺樓閣高低錯落,曲徑幽深,東臨急轉直下的韓江流水,高覽低俯均是別致的景色,堪稱嶺南一絕。凳臨北閣,北堤上“鱷渡秋風”,隔江相望的“韓詞橡木”,韓江下游的“湘橋春漲”,“鳳凰時雨”諸多勝景歷歷在目,俯覽韓江,江流滔滔,白帆點點。北閣景區,辟建于宋,形成于明,歷代均有興廢。迎瀾亭為景區人門第一景,圓攢尖式亭體,亭頂輔以黃琉璃瓦,亭內安環形石凳,可供游客小憩。原廣東省省長劉田夫題匾:“回瀾亭”,并重書請人姚竹園對……[詳細]
青嵐地質公園
   距離饒平縣綠島旅游山莊5公里的青嵐地質公園,是省級地質公園,經專家考察研究,驚天發現此間方圓百里2億年前曾經是一片0大海,由于火山運動形成現在的地質奇觀,大自然巧奪天工雕刻出青嵐地區由巖洞、石林、群峰、峽谷、石臼群等奇特瑰麗的典型花崗巖地貌,而罕見的花崗巖洞,被譽為驚天發現,別處難覓,堪稱國內一絕。走進巖洞,清澈泉水叮咚吟唱,有石皆勝跡,無洞不傳奇,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了地質公園“雄、奇、險、秀”的天然壯觀景象,“象形石”形態萬千、栩栩如生,意喻深刻;數千個大小不一千姿百態的石臼在河谷中隨處可……[詳細]
叩齒庵(南昌起義軍三師政治部舊址)
   叩齒庵在潮州市區下西平路道后巷。原名濟生庵(又名大隱庵),始建于唐代。清咸豐林大川《韓江記》載:“叩齒庵在城南書院左,即韓昌黎大顛至郡所住處也”。庵內大顛堂額寫:“聰明宏博”四字。中為大雄寶殿,階前有兩古榕,不假泥土,騎階前石而生,呈黑鐵色,極其古致,據說已有數百年歷史。宋廣東轉運判官周敦頤留堂壁云:“退之自謂如夫子,原道低排佛老非,不識大顛何似者,數書珍重更留衣!边谍X庵的傳說相傳唐元和十四年(819年)正月,韓愈因諫迎佛骨觸怒了憲宗皇帝,被貶到潮州任刺使。到達州治那天,下屬官吏、全城百姓夾道……[詳細]
廣濟門城樓
   潮州古城現存的東城墻上的一座具有600多年歷史的城樓,宮殿式三層歇山頂0?傻浅菢琼斢^韓江水、湘子橋。廣濟門城樓修繕按照宮殿式三層歇山頂設計,恢復明代石木結構,保留東門樓原有防守、防洪和觀景的功能。建筑總高度為24.43米,比原城樓約高出2.4米。二樓的原水泥承重柱恢復為石柱,三、四樓仍用木柱,取消原水泥結構;梁架、門窗、欄桿、瓦脊等均恢復明代形式,拆卸構件經甄別后盡量利用,以保存更多歷史痕跡;瓦面、墻體、地面、石質、臺階等表露部分不直接使用水泥;修繕后的城樓面闊五間,進深三間,四面環窗改為格扇……[詳細]
韓山師范學院
   韓山師范學院是一所歷史悠久、特色鮮明的廣東省屬本科師范院校,位于享有“中國瓷都”美譽的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潮州市,校園占地面積86萬平方米,建筑面積49萬平方米。學校創立于清光緒廿九年(1903年)的“惠潮嘉師范學堂”,其前身可追溯到宋元祐五年(公元1090年)潮人為紀念唐代大文學家韓愈而建立的“韓山書院”,是我國第一批、廣東第一所專門培養師資的學校,1921年更名為省立第二師范學校,1935年更名為省立韓山師范學校,1949年更名為韓山師范學校,1958年升格為高等師范?茖W校,1993年升格為本……[詳細]
富麗公園
   富麗公園位于潮州大道北端富麗廣場,背靠大旦龍脈,左依象山拱衛,右傍獅屏懷抱,中有綠水環繞,前望桑浦山大尖峰,遙看南海疊嶂,環淑三山一水,四面靈氣匯集,八方精華集結。占地面積達500多畝,其誘人的魁力何在呢?我們不妨游覽諸多景點,即可領略個中滋味.游人踏進朱紅色的公園大門,直抵觀音山麓?邕^草地,拾級而上的便是觀音山幸運臺階,這是游客登高“迎幸運”的最好去處。在大型臺階的平臺上,屹立一尊漢白三千手觀音像,一石成型,身高6.8米,重達8噸是目前全國罕見的漢白玉觀音塑像,堪稱中華雕刻藝術瑰寶.在千手觀……[詳細]
道韻樓
   是中國最大的城堡式族居八角土樓,是迄今被發現的我國最大的客家土樓,布局為八卦圖。目前道韻樓保存完好,是一個攝影愛好者不能錯過的佳處。道韻樓位于饒平縣三饒鎮南聯村,建于明末清初,是迄今被發現的我國最大的客家土樓,有著400多年的歷史。在正中門樓,-“道韻樓”3個大字。道韻樓俗稱大樓,呈八角形,座南朝北,周長328米,高11.5米,墻厚1.6米,總面積約1萬平方米。樓屋一色瓦頂,固桶用竹釘不用鐵釘,至今沒有一梁或一棉被蛀壞。墻基在地面上僅墊兩層青磚,墻體為黃土夯筑,至今仍完好無損,其黃土的粘性和耐久……[詳細]
全部潮州市景區>>>

丰满妇女做a级毛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