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多倫路文化名人街AAAA 多倫路(原名竇樂安路)是虹口四川北路北端一條僅550米的小街。當初魯迅等作家的文學活動鑄就了多倫路“現代文學重鎮”的歷史地位,而如今街上星羅棋布的博物館、藝術館、展覽館、書屋文苑、茶室吧廊及古玩字畫店等卻又成為國內外賓客懷舊休閑、旅游觀光、文化消費的好去處。•參觀魯迅、茅盾、郭沫若等名人故居,在復古的洋樓老街散步拍照。景點介紹多倫路鄰近魯迅公園,是一條長五百多米的L型小路。沿路隨處可見紅磚或青磚的復古小洋樓和人物雕塑,很適合拍照散步。魯迅、茅盾、郭沫若等眾多文豪曾在此居住,現今有不少……[詳細] |
![]() | 上海上港郵輪城AAAA 上海上港郵輪城AAAA級上港郵輪城,這里曾經是擁有160年歷史的上海碼頭門戶,是上海開埠以后的經濟貿易中心,如今是坐擁上海天際線的北外灘濱水綜合體,1200米璀璨濱江岸線,浦江全景盡收眼底。在這里有一面文化長廊玻璃墻,在上面用圖片和二維碼展示了“碼頭衍變”、“西學東漸”和“名人蹤跡”的故事,這里不僅可以領略到浦江兩岸的風景,也能了解浦江沿岸的百年歷史。北外灘濱江綠地,擁有一滴水、彩虹橋、音樂之門三大特色景觀,被稱為“最美江景步道”。向對岸望去,是燈光璀璨的陸家嘴天際線,初秋的清晨來這里晨跑散步,……[詳細] |
![]() | 上海魯迅公園AAA 魯迅公園位于四川北路北端,總面積22公頃。園內分為紀念瞻仰區、文娛活動區、風景游覽區三大功能區域。建有魯迅墓園、魯迅紀念館、紀念亭等紀念性主題景點。還有櫻花園、友好鐘座、松竹梅、百鳥青山、湖光島影、柳堤姿色等自然景點以及涉外旅游景點梅亭、梅園。二十世紀初,這里是由英國園藝師設計的體育運動場所,初期稱“虹口娛樂場”,1922年稱“虹口公園”。1956年遷建了魯迅墓園,1988年始稱“魯迅公園”。經過半個世紀的改造和建設,不僅保留了英國自然風景園的布局形式,而且揉合了中國造園藝術。形成了上海城市公園……[詳細] |
![]() | 上海郵政博物館AAA ![]() ![]() ![]() 上海郵政博物館1922年由協澄洋行設計,辛豐記營造廠施工,在原集美里地塊(今四川北路1716號)上建造,1924年11月竣工。曾列為當時上海十大建筑之一。位于四川路橋北堍北蘇州路276號,原名上海郵政總局。上海市中國近代郵政的發祥地之一,歷經了海關郵政、大清郵政的幾度滄桑。新中國誕生后,人們郵政的發展日新月異。1999年郵電分營后,獨立運行的上海郵政繼往開來、與時俱進、奮發有為,開辟了發展新天地。上海郵政博物館設在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上海市優秀建筑——上海郵政大樓內,以翔實的史料和實物,運用現……[詳細] |
![]() | 上海和平公園AAA 上海和平公園始建于1958年,由上海園林設計前輩陳麗芳高級工程師主持設計。它占地264畝,其中水面積為50畝,公園有三個大門,大連路為一號門,新港路為二號門,天寶路為三號門,游客出入方便。和平公園內有體現中國古典建筑特色的百花館、水榭、石舫,可供游客傍湖品茗,賞心悅目。公園山、水、建筑、植物,配置相得益彰,風光怡人,景色秀美。公園共分三個景區,即風景游覽區、動物觀賞區、兒童娛樂區。風景游覽區植物群落豐富,茂林竹修,環境優美。生態動物島四面環水而居,占地面積約10畝。公園的動物展覽區有獅、虎、熊、……[詳細] |
![]() | 1933老場坊AAA •電影《小時代》的取景地,漫步廊橋、牛道,走上旋梯,拍照留影。景點介紹1933老場坊是由宰牲場改造的一座別具特色的創意園區,不少特色小店、餐館、工作室入駐其中,并經常舉辦一些話劇表演、時裝秀、會展等,成為了一片藝術聚集地。這里還是熱門電影《小時代》的取景地,非常適合拍照留影。老場坊地理位置優越,緊鄰四川路商業街,整個建筑融匯了東西方特色,大樓空間布局奇特,東南西北4棟建筑圍成的四方形廠區與中間一座24邊形的主樓通過樓梯相連。外方內圓的建筑結構、縱橫交錯的廊橋,與螺旋梯、傘形花柱一起,……[詳細] |
![]() | 中國共產黨早期領導人、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卓越的無產階級革命家、理論家和宣傳家瞿秋白1899年1月29日生于常州,1935年6月18日在福建長汀縣羅漢嶺下被國民黨殺害。他短暫而又光輝的一生同上海這座城市有著緊密的聯系。1923年1月瞿秋白從蘇俄回國,6月參加在廣州召開的中國共產黨第三次全國代表大會后,以候補中央執委的名義到了上海,由李大釗介紹參加了上海大學的教學工作,被委任為教務長兼社會學系主任。1923年下半年,瞿秋白十分忙碌、十分幸福,工作上有繁重的校務及教學,加上黨務和組織工作;生活上與王……[詳細] |
![]() | 上海魯迅故居AA ![]() 魯迅1927年10月從廣州來到上海,到1936年10月19日逝世,在上海整整生活了9年,曾先后住在虬江路景云里和山陰路大陸新村9號,并經常去內山書店,也多次去過虹口公園,甚至在魯迅逝世時就有人想過,要把虹口公園改名為魯迅公園。因此,后來將魯迅的墓從萬國公墓遷到了虹口公園內,1956年10月,魯迅逝世二十周年時,園內一座江南民房風格的魯迅紀念館建成,并于1988年,正式改名為“魯迅公園”。 魯迅故居是一幢紅磚紅瓦的3層樓房,為一代文化巨匠1933年至1936年逝世前居住和工作的寓所。在這里,魯……[詳細] |
![]() | “中國左翼作家聯盟成立大會”舊址:地址在今多倫路201弄2號,原中華藝術大學舊址。系一撞左北朝南、磚木結構三層樓洋房。屋前有花園,外有圍墻。1930年3月2日,在中國0領導下,中國左翼作家聯盟成立大會在此召開,出席會議有50余人,潘漢年代表黨在會上講話,魯迅作了《對于左翼作家聯盟的意見》講演。大會推舉魯迅、沈端先、錢杏村、田漢、鄭伯奇、洪靈菲為常務委員,周全平、蔣光慈2人為候補委員。 大會通過了左聯理論綱領和行動綱領。組成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研究會、漫畫研究會、國際文化研究會、文藝大眾研究會。左聯……[詳細] |
![]() | 坐落在上海市多倫路145號。在上世紀三十年代在國民-圍剿的-下,革命的文學工作者組織了中國左翼作家聯盟。1930年3月2日借竇樂安路233號中華藝術大學召開成立大會。(今多倫路201弄2號)。1989年年初,“左聯”會址舊址查實后,由于舊址已由居民使用,決定在舊址附近145號建立紀念館。經過半年修繕,于10月19日舉行了左聯紀念館落成典禮,現已對外開放。該館隸屬虹口區文化局領導。中國左翼作家聯盟成立大在上海舉行成立大會1930年3月2日,中國左翼作家聯盟在上海竇樂安路中華藝術大學的一個教室里舉行……[詳細] |
![]() | •上海最浪漫的馬路,在愛心郵筒給你的TA寄出蓋有愛心郵戳的信函。景點介紹甜愛路被譽為是上海最浪漫的愛情馬路,馬路兩側每隔兩米有個木框,共刻有28首中外著名的愛情詩篇,組成了一道“愛情墻”。路口還有個愛心郵筒,不少年輕人都特意來此投遞蓋上愛心郵戳的明信片,向TA郵寄浪漫與真情。甜愛路是虹口區的一條小馬路,它南起四川北路,北鄰魯迅公園,僅約600米長。因為這里流傳著的一段牛郎織女般的愛情故事,造就了它的浪漫,而老一輩的人則相信,牽手走過這條小路的情侶可以收獲永恒美滿的愛情。甜愛路路口立著……[詳細] |
![]() | 內山書店舊址,為坐北朝南西式結構、假三層樓房。其位于四川北路2050號,靠近甜愛路的南口,東邊則比鄰山陰路。該書店,以日本友人內山完造先生的名字命名。這位生于1885年日本崗山人,于1913年3月,被大阪眼藥會社參天堂派到上海推銷藥品,并于1917年,與妻子一起在此創辦了這家書店。 據資料介紹,內山書店其時主要經售日文書籍,20年代后期則大量發售日本改造社出版的《現代日本文學全集》、《經濟學全集》、《馬克思恩格斯全集》、《世界文學全集》、《大眾文學全集》等。店中書籍都敞開陳列,讀者可以隨手翻閱,……[詳細] |
![]() | 上海益民食品一廠歷史展示館位于上海益民食品一廠原址。展示館占地面積2904平方米,建筑面積2320平方米,由廠史展覽館、復原西班牙式小洋樓、復原木質冷卻水塔等景觀組成。展示館不僅詳細記載了我國現代食品工業的發展軌跡,而且生動反映了老一輩革命家保家護廠和支持新中國社會主義建設的光輝業績。展示館內部主要分為“老廠新生迎光明”、“一心一意謀發展”、“與時俱進創輝煌”、“丹心一片鑄廠魂”四大篇章,充分運用聲、光、電等現代方法,真實、形象、生動地還原了中國現代食品工業發祥地之一、“光明”品牌誕生地的上海益……[詳細] |
![]() | 李白烈士故居是李白烈士生前在上海進行革命斗爭的工作和居住場所之一,李白(1910-1949年)湖南瀏陽人,1937年奉0中央指示在滬從事地下電臺工作,1947年上半年遷入該址三樓,秘密電臺也移設此處,1948年底,李白被捕,-特務對他施以種種酷刑,他堅貞不屈,1949年5月7日夜,被害于浦東戚家廟,故居1987年對外開放,2003年1月,被上海市人民政府命名為“上海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李白烈士故居共有三層,建筑面積400平方米。一、二樓為李白生平事跡陳列室,序廳放置著玻璃鋼制李白塑像,陳列圖片……[詳細] |
![]() | [甜愛路200號魯迅公園內]上海魯迅紀念館是新中國建立后第一個人物性紀念館,1950年春由華東軍政委員會文化部籌備,1951年1月7日正式開放,-總理題寫了館名。上海魯迅紀念館以魯迅故居、魯迅墓、魯迅紀念館的生平陳列三位一體,1994年由上海市政府命名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2001年6月,由0中央宣傳部公布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上海魯迅紀念館原與山陰路上海魯迅故居毗鄰,1956年9月遷入虹口公園(今魯迅公園)。1998年8月開始改擴建,于1999年9月25日建成開放。魯迅紀念館新館建筑風格![詳細] |
![]() | 中共“四大”紀念館位于上海市虹口區四川北路綠地公園內,建筑面積為3180平方米,展覽面積約1500平方米,由序廳、主展廳、影視廳和副展廳等組成。中共“四大”原址在虹口區東寶興路254弄28支弄8號,當年的房屋已于一二八事變中毀于戰火。2006年,虹口區在多倫路215號建立了186平方米的中共“四大”史料陳列館。而異地重建的中共“四大”紀念館,一方面將彌補中共“四大”史料陳列館規模較小的遺憾,另一方面還將彌補建國前在國內召開的6次代表大會唯有“四大”沒有建立正式紀念館的遺憾。2014年3月成為本市……[詳細] |
![]() | 曲陽公園位于上海市東體育會路980號,是以體育活動為特色的綜合性公園,在政府的關心支持下,歷經一年建設,投入資金8000萬元,于1997年12月底對外開放。曲陽公園共分四個區域:一、模紋花壇區,入口處為歐式毛毯模紋花壇,西式柱廊為襯景,中央噴泉為點綴,體育塑像兼富力度與美感。二、卡丁賽車區,引進日本賽車,刺激、驚險,是一項風靡世界經久不衰的競技運動。三、健身活動區,設有國際標準網球場、游船、兒童娛樂城、桌球、乒乓等健身娛樂項目,動靜結合,老少皆宜。四、安靜休閑區,以黃石假山與長堤湖面為中心,有船……[詳細] |
![]() | 1925年1月11日至22日,中國共產黨第四次全國代表大會在上海東寶興路254弄28支弄8號處召開。出席大會代表有陳獨秀、蔡和森、瞿秋白、周恩來等20人,代表全國各地黨員994人。共產國際的代表維經斯基參加了大會。陳獨秀代表中共中央第三屆執行委員會作工作報告。會議通過了14個文件,修改了黨章,選舉了中央執行委員和候補委員,陳獨秀為總書記。這次大會對中國革命的一些基本問題進行了比較系統的探討,在黨的歷史上第一次明確提出無產階級在民主革命中的領導權和工農聯盟問題。中共“四大”會址原為坐西朝東的磚木結……[詳細] |
![]() | 下海廟位于虹口區昆明路73號,據記載始創于清代乾隆年間,當時僅有房屋九間,是當地漁民、居民為祈佑平安、奉祀海神的民間神廟,嘉慶中間荒塌,由心意師太重修,此后作為一所臨濟宗的比丘尼道場,咸豐四年又購地八畝一分七厘多,逐步擴建,相傳心意師太至98歲高齡時,交法成師太繼任主持,陸續增建前殿等二十余間房屋殿舍,光緒二十一年,由法成的徒弟福星師太繼任,光緒二十五年,又增建后殿等十余間房屋,至宣統三年,法成年87歲時尚在世,此后先后由福根、覺蓮繼任,抗日戰爭初期下海廟房屋被日軍炮火全部焚毀,1941年起,由……[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