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四川省 > 雅安市 > 漢源縣旅游

漢源縣旅游景區

九襄石牌坊
   九襄石牌坊位于緊靠九襄老街的古代南方絲綢之路的官馬大道上,古時有成都出南門第一坊美稱。在漢源縣九襄鎮,有一座雕刻有48部戲曲故事的石牌坊,被省政府批準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的九襄“雙節孝”石牌坊。石牌坊位于緊靠九襄老街的古代南方絲綢之路的官馬大道上,古時有成都出南門第一坊美稱。牌坊高約11米,寬約10米,面南背北,呈3間門洞形,中門寬大,側門略小。支撐牌坊的4根大石柱,前后兩面有8尊威武的雄獅,每尊雄獅的身上還各跨著1尊慈善肅穆的菩薩或古佛,可惜現在除1尊完整外,其余均已殘破不全了。石牌坊有4層,稱……[詳細]
清溪古鎮
   清溪北接雅安,南連西昌,東臨峨眉,西通康藏。南方絲綢路,悠悠數千年,黎州重城,清溪風韻,因而自秦漢以來,無論郡、州、縣、所,各類建制,均設于此,更因其間數道泉水,潺潺涓涓,清揚宛兮,故名清溪。清溪古城為漢代始建,歷代擴修,唐時已具規模,清時最為完美:城外四圍,均有城河,東、南、西三面,天然成塹,城內有九街十八巷,南北走向的大街為主街,其余副之,并有小巷相連,互通互融,城南設縣衙,為知縣為公斷案場所,城東設文廟與學署,文廟為古學子修學之地,學署是督學住地,管理讀書之人;因為地理緣故,外來客商一般由……[詳細]
九襄古鎮
   九襄位于漢源縣境內,歷史悠久,古蜀國時的笮都,漢代的沈黎郡、牦?h等,都在此設治,解放初期這里曾成為是漢源縣城,后來才遷到富林鎮,但是九襄的大鎮風采依舊。九襄位于流沙河畔的在斜斜的坡上,新舊城區涇渭分明,現代與傳統兼收并蓄。在新城區,高樓林立,而走進鎮下方的老街里,映入眼簾的是典型的明清建筑,老街道長約千米,房椽當街伸,木板房擠擠挨挨,雕花廊柱與雕花窗很多,房與房之間有的地方還有風火墻。九襄不僅新城老街美,自然風光也不錯。據說在梨花開的時候,九襄是梨花的世界,那更是一個美妙無比的世界,有許多的游……[詳細]
轎頂山
   轎頂山為大相嶺山脈東段余脈,呈南北走向,周圍75km2,頂平而寬闊,四周懸巖絕壁,形如轎頂。頂上突起二峰相對峙,稱大小轎頂。主峰海拔3552米,為漢源境內群山之冠。轎頂山平均海拔在3000米以上,冬季嚴寒,夏季風景秀麗,涼爽宜人。登高俯覽,群山盡收眼底。北眺峨眉云海,白浪翻騰,一望無際;南觀貢嘎雪峰,崢嶸奪目,峰刃直插藍天。云蒸霧繞時,山腰形成云海,千山峰尖,出露云霧之中,宛如云海中小島,風吹幻化,千姿百態。環顧林間,時有獐、兔、麋鹿等野生動物出沒,置身于此,竟不知天上人間,是游人避暑勝地。轎頂……[詳細]
佛靜山
   佛靜山位于雙溪鄉境內,是政府開放的宗教活動場所。因明時由綿竹善慶里遷廟于此,取幽靜佛安之意命名。海拔2617米,屬邛崍山系,迤邐十余畝。山頂建有龍佛寺,據傳西漢甘露二年(漢宣帝公元前53年)辟支佛誕降于漢水之濱(今蘭家營)乳齒碩體,經年不語,后飛升于雞冠山,覺搖拽不安,復飛此山乃安靜,佛靜之名,是其緣起,漢晉及隋為辟支道場。佛靜山龍佛寺,元明時毀于火,殘存古跡露于荒山林箐之中。1993年,在海拔2400米處選址奠基,并建成大佛殿,占地410m2。寶殿巍峨壯觀,深得古建筑之三昧,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詳細]
茶馬古道-羊圈門古道遺址
   羊圈門古道遺址(漢源縣)保護范圍:自羊圈門(小地名)起至坡頂(新黎村4組)古道外延2米。建設控制地帶:保護范圍外延5米![詳細]
茶馬古道-二十四道拐古道遺址
   二十四道拐古道遺址位于漢源縣清溪鎮新黎村4組,西南3500米為清溪文廟。二十四道拐為旄牛古道(今作牦)史稱“邛笮古道”,地勢險要。史載:漢益州刺史王陽至九折坂而迴車;王尊至二十四盤而叱馭,即言此道之險峻難行。道路多由亂石和石板鋪成,在側面有排水溝,整個古道保存較好,對于研究古代中國西南交通變遷,文化交流,邊疆發展,經濟互通等史記有重要的歷史意義,次為重要實物證據。保護范圍:自九折坡底起至坡頂古道占地范圍外延2米。建設控制地帶:保護范圍外延5米![詳細]
茶馬古道-清代清溪故城遺址
   清代清溪故城遺址(漢源縣)清代清溪故城遺址位于漢源縣北清溪鎮政府所在地,地處高山峽谷中一臺地上,西南絲綢古道及茶馬古道交匯于此,F清溪古鎮數千居民均在遺址內生產生活。今北門城門洞尚存。城門洞為大型青磚砌就的卷拱門,高4米,寬5米,深18米,地基全部由矩形紅砂石石條砌成。殘垣長2000米,高4米,厚3米。對于研究西南古代歷史、文化、生活等提供了有力的佐證,具有多方面的歷史科學研究價值。保護范圍:城墻占地范圍外延50米。建設控制地帶:保護范圍向東外延至磨子溝、東門河,向南外延至南門坎,向西外延至西門……[詳細]
茶馬古道-唐代清溪關遺址
   唐代清溪關遺址(漢源縣)保護范圍:遺址占地范圍向南、北外延50米,向東、西外延25米。建設控制地帶:保護范圍外延50米![詳細]
漢源縣博物館
   漢源縣博物館占地5161平方米,該館重點展陳大渡河文化典型遺址、富林文化遺址和麥坪遺址出土的舊、新石器時期珍貴文物為重點,揭示蜀文化的分布和傳播范圍,為研究古蜀文明提供了重要的實物資料。漢以后的文物展陳為研究南方絲綢之路、茶馬古道及西南民族文化交流提供了重要資料。服務事項1富林鎮上的神秘居民,2麥坪地下的傳奇故事,3蜀夷交的重要窗口,4絲綢重鎮的生活畫卷,5盛世帝國的邊陲要津,6大渡河的太平景象。地址漢源縣文化大廈(漢源縣富林鎮江漢大道四段55號)(625300)聯系電話0835一4220446……[詳細]
四川大渡河峽谷國家地質公園
   四川大渡河峽谷國家地質公園簡介 被評為國家地質公園的大渡河峽谷東西寬17公里,南北長26公里,最窄處僅20余米,最深處卻有2675米,比世界第一大峽谷科羅拉多還深542米。進入峽谷的大渡河變成一條咆哮的巨龍,人在其間,頭頂的火車隆隆馳過,腳下的河水發出悶雷般的拍岸轟鳴,上下的聲響撞擊讓整個峽谷都震動了起來。兩岸絕壁千仞,宛如一部地質天書,記錄了10多億年來地殼的神秘演進。谷內還有老蒼、白熊等人跡罕至的深溝。鳥聲伴溪語,卵石疊翠峰,溝內不僅月亮灣、情人谷、臥牛潭、石鼓瀑讓人叫絕,還盛藏五彩水晶奇……[詳細]
全部漢源縣景區>>>

丰满妇女做a级毛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