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廣安鄧小平故居AAAAA ![]() ![]() ![]() 廣安鄧小平故居簡介鄧小平故居座落在廣安區協興鎮牌坊村的鄧家老院子,為普通農家三合院,占地800余平方米,有大小房屋17間,穿抖木質結構,青瓦粉壁,古樸典雅,庭院綠樹成蔭,翠竹掩映。故居正房大門上方懸掛著主席題寫的“鄧小平同志故居”金字橫匾,大門兩側為四川著名作家馬識途撰寫的對聯:“扶大廈之將傾,此處地靈生人杰,解危濟困,安邦救國,萬民額手壽巨擘;挽狂瀾于既倒,斯郡天寶蘊物華,治水秀山,興工扶農,千載接踵頌廣安!惫示雨惲兄罅空滟F的圖片,分“革命年代”、“建國時期”、“-歲月”、“開創新時期”、……[詳細] |
![]() | 神龍山巴人石頭城AAAA 神龍山巴人石頭城,史稱“蛇龍山-巴人石頭城”位于廣安市新城南郊,充分體現了廣安、川東渝北的歷巴人石頭城史,展現了巴人文化與宗教珠聯璧合,演繹戰爭與和平的千古絕唱,乃舉世無雙之歷史文化遺產。神龍山巴人石頭城占地200余頃,高81米,為城區最高點,距市中心僅1.5公里。因其山勢突兀險要,蜿蜒欲飛呈騰龍之狀而得名,曾為古巴國要塞。神龍山為古巴國通往秦蜀之間的要徑,東指荊楚,南衛虎都,西連蜀漢,北望三秦,是巴國重要的門戶之一。廣安史稱賨城,是巴人板凳蔓的棲息地。地處城南“化龍鄉”“蛇龍村”賨城的至高點神……[詳細] |
![]() | 廣安大云山AAA 大云山位于龍安鄉勇敢村,與岳池縣石埡鎮大邑山村接壤。這里猶如世外桃源,山上山下,布滿綠蔭,一條黑化的柏油路直通山頂,道路兩旁則是成片的柚園。大云山最早應叫大營山,相傳三國時期,姜維還在這里扎過營,“所以大營山就是這么來的。而在與大云山相鄰的岳池縣境內,還有姜山寺、造甲埡等地名,傳說都與姜維有關!贝笤粕绞欠癫刂龂幕,姜維是否在此扎營,這一切都無證查考,也缺乏具體傳說。但歷史上的大云山的確扎過營,地方史料有記載,不過,這已是發生在清朝的事情了。成書于清宣統年間的《廣安州新志》如此記載:“大云寨……[詳細] |
![]() | 沖相寺摩崖造像,又稱“定光崖石刻”,在廣安縣肖溪鎮。崖刻四層,有大小佛像百余尊,上層正中為定光佛,又稱“太陽菩薩”。定光佛高四米,北飾日月佛光,太陽普照時,會發出一種光芒來,當地人稱之為“吉芒!蔽母飼r,石刻除定光佛外其余小佛像都遭到破壞。摩巖造像還有一處景觀,“七級浮屠”石刻。這里都流傳著多種傳說。溪鎮被廣安縣人民政府命名為“石刻之鄉”,大小石刻貫穿全鎮,堪稱一道獨特景觀,而沖相寺石刻更是讓人稱道。沖相寺摩崖造像,俗稱“定光崖石刻”,崖長100余米,最高處達22米,離地17米巖孔中,有石刻四層……[詳細] |
![]() | 天印山位于四川省廣安市嘉陵江畔,與印山公園隔江相對。天印山是因山上有天印而著名,是印文化的發源地。相傳,人類之初,天下混亂,殺戮、搶劫等層出不窮,玉帝看到受苦受難的蕓蕓眾生,攜天印到此地,尋找智慧之人,以管理天下大事,從此天下太平。天印山是這里的主峰,海拔410米,俗話說山不在高,有仙則靈,水不在深,有龍則名。天印山是風水寶地,酈道元,梅堯臣,黃庭堅,元好問,元結等文人雅士都來訪過,酈道元在北魏時任魯陽太守,酷愛山水。劉秀曾來拜印后成就了大業,天印山雖不高,卻以山雄、壑幽、水秀而著稱。天印山總面……[詳細] |
![]() | 廣安肖溪古鎮簡介 肖溪鎮原名肖家場。據《廣安州新志》載,古謂龍鳳州。傳說有龍鳳飛翔而得名。當年“湖廣填四川”時,有肖姓移民在此建房落戶,設店經商。因這里系渠江水運碼頭,又是渠縣通往廣安的必經之道,過往行人,販夫商賈多在此憩息,故生意興隆,店鋪逐漸增多,街就自然延長,至清末時,形成了一條長三百余米的石板路。后因戰火紛飛,土匪肆虐,原街房大部分被毀。民國十年,當地紳士林功亭、楊乾山率先在廢墟上重建街房,經二十余年,形成規模。新建街面較過去寬一倍以上,全部是青石板鋪成。所有街房都沿街面各伸出檐廊4……[詳細] |
![]() | 廣安涼灘位于廣安的東北部,距市區約74公里,與達州市渠縣交界,始建于明末清初,由于建筑時代各異,故形成了紛繁、錯雜。廣安涼灘保存完整的主要有老街、新街、半邊街,也最為有建筑特色之美。老街是其主要街道,始建于明末清初年,古稱“龍鳳州”,人稱“肖家溪場”。位于響水溪西岸,面臨響水溪,全長450余米,以前陸路交通不發達,主要的貿易市場便是街口的水碼頭。這街用板石鋪砌而成,街道中間較為寬闊。最寬處可達8米,窄處只有2米,讓人稱奇的是街沿幾乎和街道一樣寬,小販們就在街沿上擺滿了各種各樣的小攤,有配鑰匙的,……[詳細] |
![]() | 廣安石林位于高登山西南的廣安區、鄰水縣、華鎣市交界處,面積約10平方公里。它雄之藏奇,奇之蘊秀,秀含珍,其雄其奇其珍,乃華夏其它石林風景不可比擬,不愧大自然的珍品,大自然的杰作。廣安石林有無數奇形怪狀的石柱、石峰,石林位于海拔1600余米的高山上,緊接石林處有高登古剎。神話紛紜的老龍油暫且不表,只觀斜鋪在西南山腰的茫茫石林,便令人心馳神往,如附仙境。有詩贊:“一峰獨攬天下峻,穿山鎖霧華云絕;懷中藏林孕千秋,灌木叢中顯秀色!笔稚綆p“高登古剎”遺址尚存,上中下三殿殘垣可辨。山門上古楹聯:佛證諸天……[詳細] |
![]() | 廣安白塔又名舍利寶塔,南宋淳熙至嘉定(公元1174年~1224年)年間建。位于廣安城南2公里渠江聾子灘側,四方形,通高36.7米。俯瞰渠江一線收。雅倩人工扶地脈,巍巍文筆壯千秋。白塔凌云名列廣安舊志十六景之首,明代吳中龍贊道:浮圖高聳接天幽,素影層層映碧流。竹徑斜穿通古寺,柳絲輕曳拂漁舟。遙瞻雉堞重云合.塔身為磚石結構,仿木樓閣式建筑,共9層。1層~5層為石結構,6層~9層為方磚結構,彩裱3層。塔中空,層與層之間有階梯,可登至塔頂。無塔剎,頂部四方相通。1層~4層塔門兩側掛有石雕佛像88尊(今無……[詳細] |
![]() | 廣安白云湖水利風景區位于廣安市,依托全民水庫而建,景區面積42.88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積7.33平方公里,屬于水庫型水利風景區。 全民水庫始建于1959年,總庫容9052萬立方米,是一座以防洪,灌溉為主的中型水庫。近年來,景區管理單位持續開展流域生態治理工作,通過全面取締網箱養魚、控制面源污染、關停小水電、增殖放流凈水魚類等措施,有效改善了庫區及西溪河流域生態環境,景區水質由劣五類提高到Ⅲ類標準。景區毗鄰鄧小平故居,偉人文化特色鮮明,區內有西溪河、亞洲第一寬瀑——湟龍峽大瀑布、廣安紅色影視基地……[詳細] |
![]() | 思源廣場背靠渠江,面向思源大道廣場中軸,正對思源大道中軸線,是向-同志百年誕辰的獻禮工程之一,由入口廣場、中心廣場、水景廣場、寶鼎廣場和四季花海五部分組成,四周環繞生態停車場、圖書館、游人中心、觀景樓閣和休閑娛樂設施,是集紀念、-、文化交流、娛樂、休閑、觀景等功能于一體的綜合性入口廣場。廣場內有世界上最大的青銅寶鼎——“實事求是”寶鼎,寶鼎總高度10米(代表紀念-同志誕辰100周年之意),重41.8噸,鼎高8米,直徑7.04米。它三足鼎立(暗含-同志三落三起,永遠不倒之意),雙耳高聳(代表-理論……[詳細] |
![]() | 協興老街距-故居約1.5公里,協興之名已有一百多年歷史。協興古為望溪鄉,原來僅在靠北方設有場鎮,稱為舊市,約有一百余家店戶。隨著經濟的發展,舊市已遠遠不能滿足人們趕場交易的需要,清同治(公元1862年~1874年)后在南面增設新市,增開了店戶80余家,它與舊市相距僅數十步,取同心協力,發達興旺之意,故名協興。歷史上沿襲俗稱協興場。協興場自古都是交通要道,從廣安城出發,古時官道的北干路必經協興。如今的川鄂公路也從中穿越而過。協興鎮是四川省百個小集鎮建設試點鎮之一,基礎設施建設日新月異,舊貌正在換新……[詳細] |
![]() | 佛手山位于廣安區協興鎮果山村、距-故居約3公路。這里山巒起伏,溝谷縱橫,瓜果飄香,風景宜人。從-故居到佛手山原是一條十分狹小、坎坷不平的鄉村小道。目前,一條柏油路已經修成,雖然彎彎曲曲,但路面平坦光滑。從故居乘車前往,穿過協興鎮街道至佛手山,大約需要6分鐘。佛手山一直被當地人視為風水寶地。奇特的山勢,恰似一個巍的巨人端坐于環列的群山之前,有人說它象蓮臺打坐的佛祖,左手拈訣,右手撫膝,神態肅穆;遠處層層淺丘,逶迤蜿蜒,恰似朝圣的信徒,虔誠地拱伏于地,真有千人拱首,萬山來朝之勢。腳下山巒間,渭水河如……[詳細] |
![]() | 金城日出是金城山森林公園秀麗景觀之一,夏天晴朗的早晨,天剛拂曉,從寶蓮寺下坡登上觀日臺。這臺高近百米,獨路登峰,上頂后,舉目眺望,東方天空藍得透明,一會兒橙紅色的彩云一道道展現,再過一會兒,不射眼的旭日,在地平面上的彩云中展露眉梢,有薄霧飄游勝似天女拋紗。如你要攝影的話,切莫錯過良機。兩分鐘內,太陽由眉形到半月形再到圓形,由不射眼到不敢正視她。那層疊的峰巒,黑黑的森林大山,由朦朧轉向清晰,由沉睡轉向生機![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