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中國十大自然博物館旅游

中國十大自然博物館

中國科學技術館
  中國科學技術館是我國唯一的國家級綜合性科技館,是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和人才強國戰略、提高全民科學素質的大型科普基礎設施。一期工程于1988年9月22日建成開放,二期工程于2000年4月29日建成開放,新館于2009年9月16日建成開放。中國科學技術館的主要教育形式為展覽教育,通過科學性、知識性、趣味性相結合的展覽內容和參與互動的形式,反映科學原理及技術應用,鼓勵公眾動手探索實踐,不僅普及科學知識,而且注重培養觀眾的科學思想、科學方法和科學精神。在開展展覽教育的同時,中國科學技術館還組織各種科普實踐和培訓實驗活動,讓觀眾通過親身參與,加深對科學的理解和感悟,在潛移默化中提高自身科學素質。始建于200…[詳細]
重慶自然博物館
  重慶自然博物館是中國綜合性自然歷史博物館,位于重慶市枇杷山。前身是中國西部科學院,1944年成立中國西部博物館,1949年以后,先后改建為西南人民科學館、西南博物院自然博物館、重慶市博物館自然部。1981年改為現名。館藏地質礦產、古生物、動物、植物、土壤和舊石器等標本近7萬件,模式標本和其他珍稀標本100余件。四川地區不同門類、不同時代的代表性恐龍化石標本都有收藏,已裝架展出的骨架標本有8具,同時還收藏有100余件恐龍足印化石標本。此外,館藏維氏中國古鱉(晚侏羅世)是世界最早發現的鱉類化石之一;蛇頸龜標本是除歐洲之外少有發現的珍品;成渝龜是中國已知最早龜類的代表,在同類的世界記錄中也屬罕見,其…[詳細]
自貢恐龍博物館
  自貢恐龍博物館簡介自貢恐龍博物館位于自貢市東北郊大山鋪恐龍化石發掘現場,距自貢市中區11公里。是我國繼半坡遺址和秦始皇兵馬俑坑之后,又一大型現場博物館。博物館第一期工程占地面積為25000平方米,建筑面積6000平方米,分館舍、綠化地帶和附屬建筑3部分。主體館舍內設有化石埋藏館、中央大廳、化石裝架陳列館、報告廳和恐龍生態環境廳?铸埪癫剡z址有1900平方米,可見到多種恐龍的骨骼錯落交織,分布在近水平狀延伸的砂巖層中,是巨大恐龍墓地的縮影。在裝架館內,有近10米高的“天府峨眉龍”和多具恐龍的復原骨架組合,以及古脊椎動物化石標本。館舍外形用天然砂巖石塊堆壘而成,使整個建筑與恐龍發掘現場相協調,立意…[詳細]
中國地質博物館
  目的地介紹中國地質博物館在西城區西四羊肉胡同15號。前身是建立于1916年的北京地質調查所地質礦產陳列館。是我國規模最大、成立最早的全國性地學博物館,也是亞洲最大的綜合性地學館。1959年10月正式開館。其固定陳列室有“礦產資源室”,展出農用化工礦產、鋼鐵金屬礦產、有色金屬礦產等;“地球史室”介紹了地球46億年以來從荒無沉寂的星體到生機勃勃現代世界的歷史;“地層古生物室”展示了不同地層中的各類生物化石,揭示了從元古代至第四紀以來生物的演化過程;“礦物巖室”使人們更好地認識礦物巖石世界;“寶石室”分為寶石、玉石、彩石、硯石四個單元展。該館主要研究地質科學技術和博物館學。地質科學技術研究的主要內容…[詳細]
北京自然博物館
  北京自然博物館位于首都南城中軸線上的天橋地區,背靠世界文化遺產天壇公園,面對現代化的天橋劇場,具有特殊的文化環境。她的前身是成立于1951年4月的中央自然博物館籌備處,1962年正式命名為北京自然博物館。北京自然博物館是新中國依靠自己的力量籌建的第一座大型自然歷史博物館,主要從事古生物、動物、植物和人類學等領域的標本收藏、科學研究和科學普及工作。本館曾先后被中央宣傳部和北京市政府命名為“全國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和“北京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中國組委會命名為“科學與和平教育基地”,2009年被國家文物局評定為國家一級博物館。北京自然博物館北京自然博物館占地面積12,000平方米…[詳細]
臺灣昆蟲科學博物館
  昆蟲科學博物館:是亞洲最大的昆蟲博物館之一。在中國臺灣省臺北市成功中學內。面積約600多平方米。1968年籌建,1971年建成。該館收藏世界各地昆蟲標本,包括許多模式標本,約5萬余件。另有臺灣的昆蟲生態影片和幻燈片,昆蟲鳴叫的錄音帶以及有關昆蟲的民俗工藝品等。陳列廳的昆蟲展品約1萬種3萬件,分別放在600個標本盒內。該館收藏世界各地昆蟲標本,包括許多模式標本,約5萬余件。另有臺灣的昆蟲生態影片和幻燈片,昆蟲鳴叫的錄音帶以及有關昆蟲的民俗工藝品等。陳列廳的昆蟲展品約1萬種3萬件,分別放在600個標本盒內。其中有世界聞名的珍貴蝴蝶標本──雌雄合為一體的陰陽蝶。該館還有臺灣的“蝴蝶谷”地區的立體模型…[詳細]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位于臺中市北區館前路、臺中市中心,歷經15年的努力,“民國”82年“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全館落成對外開放,是臺灣地區首座將自然科學生活化、也是島內第一座擁有最現代化設備的大型博物館,規?膳c先進國家媲美!皣ⅰ弊匀豢茖W博物館更為讓國人認識、了解臺灣本土的植物生態,于“民國”88年開幕一座植栽756種臺灣原生種植物并劃分八大生態區熱帶雨林溫室的植物園。發展歷史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位于臺中市北區館前路、臺中市中心,歷經15年的努力,“民國”82年“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全館落成對外開放,是臺灣地區首座將自然科學生活化、也是島內第一座擁有最現代化設備的大型博物館,規?膳c先進國家…[詳細]
柳州白蓮洞洞穴科學博物館
  白蓮洞位于柳州市南郊蓮花山上,是舊石器時代的文化遺址。白蓮洞高二十米,主洞面積774平方米,洞側有地下河,長年流水潺潺,洞前有湖泊遺跡。周圍群山環繞,景色秀麗。白蓮洞有中國第一座洞穴科學博物館,博物館的陳列室內陳列了大量的古人類和哺乳動物的化石。這些化石說明了在距今5萬年以前,白蓮洞人已經會縫制衣服、用火和煮熟食物了。華南古人類的洞天福地-柳州白蓮洞洞穴科學博物館,位于柳州市郊東南12公里,是著名人類學家裴文中教授提議籌辦的我國第一座洞穴科學研究的綜合性博物館。白蓮洞自然環境奇特,迂回曲折的洞中狹道全長1870多米。溶洞面積約7000多平方米,洞穴低層,全長370多米的地下河道流水清幽,終年不…[詳細]
浙江自然博物館
  浙江自然博物館,前身是西湖博物館,始建于1929年,1984年獨立建制,該館面積近8000平方米。是中國自己創辦的歷史最悠久的博物館之一,也是浙江省唯一以生命科學、地球科學標本收藏、研究、展示為主要業務活動的省級博物館,F址位于杭州市下城區西湖文化廣場,歷經幾代自博人艱辛努力地傳承、積累和探索,業已發展成為一個理念先進、國內一流、富有浙江特色的自然博物館。主要是一座標本庫房,建筑面積3000余平方米。新建的陳列館于1998年1月對外開放,建筑面積2000余平方米。館內收藏著植物標本、礦物標本、水生生物標本、動物標本和兩棲類標本等近10萬件,其中不乏珍貴標本,如浙江臨海出土的翼龍化石,是全國僅有…[詳細]
天津自然博物館
  天津自然博物館面積開闊,共有三層,包括常設陳列區、臨展區、體驗娛樂區、科普教育區。館內展品眾多,如初入展區就能先看到一幅生命進化長卷,大廳中央一對“母與子”巨型山東龍骨架立刻將你帶入自然傳奇的情境之中;而在大廳的左側是國內首家博物館內的活體蝴蝶園,你不僅觀賞到色彩斑斕、漫天飛舞的活體蝴蝶,還可觀察從毛蟲到美麗蝴蝶的蛻變過程,真正體驗“羽化成蝶”。最不可錯過的是三樓展廳,陳列展示了300件珍貴的世界野生動物標本,如珍藏的、被譽為“秦嶺四寶”的朱鹮、大熊貓、金絲猴和羚牛等珍貴的中國動物標本。天津自然博物館新館位于天津文化中心,天津自然博物館前身是北疆博物院,始建于1914年,1957年更名為天津自…[詳細]

丰满妇女做a级毛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