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各地旅游名勝推薦--壽圣寺篇旅游

各地旅游名勝推薦--壽圣寺篇

商水壽圣寺塔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常社壽圣寺塔。該塔與古鎮逍遙隔河相望,為九級樓閣式磚塔。高41.5米,平面呈正六邊形。據一級塔門楣上的四行“明道二年------歲三月一日丙寅時,戊寅時日葬利院主僧建功德碑塔!笨套滞扑,此塔應建于宋明道二年,即1033年。塔基部每邊長4.2米。塔室內砌有盤旋的塔道,可逐級登高至塔頂。塔體從底至頂漸收勻稱,成六棱錐體形。塔頂用鑄鐵鑄成形似寶葫蘆樣的寶頂,使塔體結頂得到最完美的點綴,給人以挺拔雋秀之感。塔的層檐收放尺寸自然得體,既保護塔墻免遭雪雨浸淋,又給塔體以美的裝飾,看上去既規整肅穆又沒有呆板感。該塔的建筑年代久遠,建筑風格獨具。它的完整存在,給研究宋代佛教在中原腹地的傳…[詳細]
中牟壽圣寺雙塔
  中牟縣黃店鎮坐落著宋朝時期的建筑壽圣寺雙塔,兩塔相距10米左右,一個巍然聳立,一個好像斷了半截,一個代表道教文化,一個代表佛教文化,雙塔周圍原來有座皇封赦建寺院,雙層寨墻保護。當地流傳千年的神話傳說給雙塔增添了不少神秘色彩。寺內石雕雙塔一高一低,相距10米左右。西塔高30米,共7層。塔身呈等邊六角形,第一層邊長為4米,越向上塔身越小。塔身全部是灰色磚壘砌,每層都有券門、真窗和盲窗。每層塔身上都有佛像浮雕。塔內有塔心室和螺旋狀梯道,順著梯道盤旋能到達塔頂。東塔高18米,共4層。塔身也是等邊六角形,邊長比西塔稍長,東面有門,塔內有螺旋狀梯道,塔身有圖案紋飾和坐佛。只是東塔上半截好像倒塌了一樣,是個…[詳細]
南陽村壽圣寺塔
  壽圣寺塔位于山西省運城市萬榮縣里望鄉南陽村學校內。平面呈八邊形,占地面積約60平方米,創建年代不詳,據形制判斷為宋代建筑。塔通體十一級,樓閣式磚塔。塔身八角形,高約30米,一層邊長2.8米,直徑6.6米、高5米。一層的塔檐磚雕仿木結構斗拱,二層以上皆出疊澀磚檐。除九和十一層,其他各層正南面均有磚券拱門。各層高度由下至上逐漸收縮,塔剎已毀。塔旁遺有金代鐵鐘1口,蒲牢形紐、圓肩,金大定十二年鑄,高2.35米,直徑1.65米,厚0.05米,四周鑄有銘文,為原圣壽寺遺物。1996年1月12日山西省人民政府公布南陽壽圣寺塔為山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3年5月3日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詳細]
百良壽圣寺塔
  百良壽圣寺塔百良壽圣寺塔位于合陽縣城東北16.8公里處的百良中學校園內,俗稱百良塔。塔建于晚唐,為密檐式方型多層磚構實心塔。屬陜西省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百良塔共十三級,高31.73米。每級四邊出檐,檐仿宮殿結構,古樸典雅。除底層外,每級四角懸有風鈴,清風許來,鈴聲入耳。塔頂方形,呈朝天升天狀,取承受上天雨露之意。清康熙二年,在塔基底層加筑護墻,正南有門洞可通護墻頂端,洞額題“慈云洞天”,洞下有清順治戊戌進士王又旦所撰《重修壽圣寺浮圖記》石碑。百良壽圣寺塔型造型玲瓏秀氣,是古代建筑中的杰作![詳細]
葦則壽圣寺
  葦則壽圣寺時代:元地址:左權縣桐峪鎮葦則村小學創建年代不詳,坐北朝南,四合院布局,軸線上自南而北建有山門、正殿。山門兩側建有鐘鼓樓,院內東西兩側建配殿,現鼓樓與配殿已不存。山門面闊三間,進深四椽,單檐懸山頂。筒板瓦覆蓋,黃綠琉璃剪邊,正脊為黃綠琉璃的飛龍和牡丹,布局靈活,不求對稱,或昂首、或低俯,姿態各異,神型兼備。正脊與垂脊相交處出獸頭吞垂脊。斗拱四鋪作單抄。正殿石砌臺基,前出月臺和垂帶踏跺,面寬五間,進深六椽,單檐懸山頂,明間辟板門,筒板瓦覆蓋,黃綠琉璃剪邊,正脊為黃綠琉璃的飛龍和牡丹,脊剎兩側設獸頭吞脊,鴟尾為黑色琉璃![詳細]
芮城壽圣寺塔
  壽圣寺塔(第三批省保)時代:宋地址:芮城縣城關鎮巷口村西側寺院已毀,唯塔獨存,據民國間《芮城縣志》載:創建于宋元豐元年(1078年),后屢有修葺。塔坐北朝南,平面八角形,十三層樓閣式磚塔,高46米。塔基大部分埋入地下,原為方磚鋪墁,現部分基礎毀壞嚴重。一層南面辟門,以上各層四面設裝飾性壸門。一至三層檐部施仿木建筑磚雕額枋,上置斗栱。塔身內空,原設樓梯已毀。塔內殘存佛教人物壁畫約20平方米。塔壁有元、明游人題記。保存基本完整![詳細]
鄉寧壽圣寺
  鄉寧壽圣寺(第六批國保)時代:金至明地址:鄉寧縣城內東北部創建于宋皇祐元年(1049年),元明清均有修茸,F僅存正殿和鐘樓。正殿為宋代原構,鐘樓為元代所建。寺坐北朝南,正殿面闊三間,進深兩間,單檐懸山頂。柱頭斗拱四鋪作單昂,補間斗拱明間兩朵,次間一朵,為四鋪作單昂。鐘樓創建于元代皇慶元年(1312年),上下二層,歇山頂。下層帶圍廊,面闊、進深各三間,F存結構保留了元代風格。2006年5月,鄉寧壽圣寺作為金至明時期的古建筑,被國務院批準列入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詳細]
臥龍巖宋代壽圣寺遺址
  臥龍巖宋代壽圣寺遺址臥龍巖宋代壽圣寺遺址位于柳江縣里高街西面約2公里處櫓鍋山上。巖洞高約3米,寬約5米,深約4米。洞下一巨石上刻有“臥龍巖”三字,字高68厘米、寬67厘米。題款文字為“嘉定乙亥八月望重開巖,釋慶宗摩崖,轉運判官方信儒書”,題名者為廣南西路轉運判官方信孺,題刻時間為南宋嘉定八年(1215年)。宋代《輿地紀勝》記載此處稱為臥龍山。巖洞即為壽圣寺(原名龍泉寺)所在。此石刻為縣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高賢壽圣寺塔
  高賢壽圣寺塔 壽圣寺塔俗稱高賢塔,位于城西北23公里高賢集。系明代建筑。該塔為七級樓閣式磚塔,塔高28.3米,實心灰口,平面呈六角形,上有寶珠塔剎。第一級每面寬3.8米,南面正墻除第七級外均有真門,每層檐下均施有磚雕斗拱。塔身共飾石雕佛像211尊,石碣14塊,對研究明代繪畫,雕刻藝術有一定價值,1986年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壽圣寺級別:省級時代:明-清地址:位于桂平市麻垌鎮洞天村白石山上保護范圍:以寺四周外檐滴水范圍內為保護范圍。建控地帶:整個白石山的范圍內屬建設控制地帶。公布文件號: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桂政發[1994]63號…[詳細]

丰满妇女做a级毛片